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秀 《学周刊C版》2019,(1):177-178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特点,从美术活动入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借助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幼儿成为想玩美、乐玩美、会玩美的"玩美"儿童。  相似文献   

2.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2012年1月,我们乘航幼儿园申请并立项了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两年来我园主要研究了游戏化的水粉画教学,尝试将游戏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组合,从游戏化的绘画工具的巧利用、活动内容的巧选择、教学方法的巧运用、作品评价的巧开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爱"玩"、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这样让枯燥乏味、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技能型美术活动成为过去,让美术活动的灵感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插上翅膀,真正地"飞"起来,使美术课堂回归孩子游戏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正>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塑造,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我将这类活动称为"玩泥活动"。我认为:泥塑是一种有趣的美术游戏活动,孩子们应该从中享受乐趣,沉浸在玩泥的欢乐之中。而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都以无意注意力为主,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性较低,一般只有三五分钟,所以我必须根据幼儿们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技能水平、兴趣、需求,以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时间。  相似文献   

5.
王区区 《考试周刊》2013,(47):190-191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存在大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让幼儿在"玩中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多种角色,即游戏内容的确定与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与维护者,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提供者,游戏过程的引导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6.
对幼儿入区活动的讲评,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讲评: 1.围绕幼儿的行为表现 在入区活动时,幼儿大多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但在玩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自控力而做出不合要求的事来。因此,老师有必要针对游戏中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讲评,如:美术区的满地纸屑,图书区的吵闹,玩具区里的争抢等等。老帅应组织幼儿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老师应当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切忌指名道姓针对某一个或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我们乘航幼儿园申请并立项了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两年来我园主要研究了游戏化的水粉画教学,尝试将游戏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组合,从游戏化的绘画工具的巧利用、活动内容的巧选择、教学方法的巧运用、作品评价的巧开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爱"玩"、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这样让枯燥乏味、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技能型美术活动成为过去,让美术活动的灵感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插上翅膀,真正地"飞"起来,使美术课堂回归孩子游戏的本真.  相似文献   

8.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幼儿美术活动兴趣和美术技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游戏活动和美术活动的作用互补,实现美术活动游戏化,使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达到全面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意图对小班幼儿而言,玩色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认识很多美丽的颜色,他们常常在自主性游戏中选择玩色。在其中,各种鲜艳的颜料深深吸引着幼儿去操作和探索,尤其当颜色混合发生新的变化时,他们非常兴奋,对参与美术活动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混合变化后的三间色,愿意自己去探索运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创作,是我班近期的教育目标。从幼儿喜爱的玩色游戏出发,我设计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小白兔玩颜色"美术活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重复、类同、枯燥的数学知识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让游戏与教学结合,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一、"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1.培养思维,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也就成了组织教学的一抹重彩。组织得法,学生学有趣味;组织不当,教学失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发游戏区,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玩的时间和材料等,这有助于幼儿按照自身的意愿开展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划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不提供材料,不规定玩法,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呈现具体形象的特点,自发的游戏也必须借助一定的材料,所以案例中"好玩区"的幼儿"傻"了。可见,自发游戏区即使不提供材料,教师也应该给予启发或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水墨画教学以模仿为主,重技能训练,很多孩子不感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才能让孩子们产生参与水墨画活动的积极性。以课程游戏化为背景,在大班美术水墨画教学中,我们从"玩"字出发,以"兴趣"为先导,融入儿童趣味的元素,探寻游戏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用流淌法开展水墨游戏,采用"玩中学"的游戏化教学策略,让孩子们爱上了水墨画。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一道亮丽色彩。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构筑童趣式课堂,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美术。教师要通过游戏唤醒幼儿的生活智慧,提高美术参与兴趣;在游戏中顺应幼儿的自由生长,让幼儿掌握美术技巧;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组织幼儿在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升华多元情感。这样的教学能让幼儿在童趣式课堂中感受游戏精神,提高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美术活动很难开展。往往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大通,结果孩子们两三分钟就画好了,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如何在小班开展好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的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惊险紧张的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完善,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用油画棒、水彩笔涂色、临摹,不仅会让小班幼儿觉得枯燥,而且会觉得很累,他们会逐渐对美术活动产生厌倦感。结合小班幼儿爱玩的天性,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我们以"玩色游戏"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式美术教学尝试和探索。色彩是小班幼儿表现情感的途径之一,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玩色,让他们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单一的美术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小班美术活动在目标的制定上应该强调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表明,将"玩""美"教育理念渗透于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中,能够让游戏成为幼儿特殊的审美活动,能让幼儿在"玩"一样的环境中接受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感知,提高审美能力,是实施幼儿美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依托于单词教学,而游戏则是幼儿教育中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将游戏活动应用于幼儿英语单词教学,使幼儿在"玩"中轻松有效地学会英语单词。本文通过对游戏教学在幼儿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提出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主要通过具体操作、探索来掌握技能、获得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行为习惯、促进幼儿活动能力提高的作用。小班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那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呢?  相似文献   

20.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