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创新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将"隐性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方面,实现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顺利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以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讨论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索机械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当前思政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不是要取代以前通过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而是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也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缺乏协同合作机制、专业课教师无法有效找到"融入点"、理工科"课程思政"更为复杂困难与"课程思政"形式化、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据此,需要从高校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学生思政的自我提升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逐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从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这三方面厘清"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准确认识"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能够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合作、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已成为每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以"大学物理"课程中"动能定理"的教学为例,采用PBL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哲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为"大学物理"课程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青松 《文教资料》2020,(9):159-160
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应当借助现代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了打破一些高校以往思政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局面,激发高校思政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显得很必要。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紧密衔接;坚持"内容为王",以大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坚持考核多元化,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7.
微信的出现打开了即时通讯软件的新篇章,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板块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一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也顺应潮流,纷纷开通课程公众平台以创新教育方式。本文以影响力较大的"木铎思享"微信公众号作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空间、教学艺术方面的传播特色,并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呈现形式、加强特色建设、强化用户反馈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以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水文学”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教学实施方面入手,探讨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课程思政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双向促进的教学效果,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更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的新举措。"城市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城市生态学"课程也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融合的路径,致力于培养懂知识、有素质的人才。通过从课程思政融入"城市生态学"教学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对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学"课程思政的意义与目标,在分析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从学校层面创建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深挖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维度提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教育的教学"现象。推进高校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高校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遵循与发展方向。新时代让专业教育守好立德树人的阵地、种好责任田,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题中之义。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思政育人的时间、空间,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重构课程特质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显性教育与思政隐性教育相支撑的教学体系;强化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系统改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挑战。材料导论双语课程涵盖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多方面知识,蕴涵丰富思政元素。该文从课程思政建设思想、课程设计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讨,针对课程章节内容,挖掘、提炼了相关典型思政内容,设计了多种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创新实践了不同思政教学方式,使思政与知识讲授相互助力,提升了教学温度和效果。希望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和实践能为材料类工科课程开展有效"课程思政"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党中央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目前国内高校陆续展开"思政课程"的建设,而思政教育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不足、专业课教师缺乏灵活运用思政教育的手段、思政教育的形式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系统化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水平、树立先进典范传播先进经验、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策略。只有保障思政教育的实施及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保障高校人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道德标准,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涵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教育目标,体现高校"三全育人"的最终价值指向,聚焦"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真学真懂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最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音乐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使得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课程思政是音乐院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强音乐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生长点。音乐院校应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授课教师的行为自觉、思政课程的中流砥柱、打造课程思政的良好生态和运行系统等方面入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思政"是近年来各高校逐渐认同的一种全员育人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体系。高校如何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从构建"大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大思政"工作体系两个方面入手,对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该文作者在"制药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这一宗旨,从课程引入、课程讲授、再到课下实践,牢牢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教师课程思政素质的培养、教学示范包的建设以及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如何调动师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它是"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实践的总结。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经验,文章作者深刻分析了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思政素质及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爱国之情、思政之能、融合之技融合为"三位一体",以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此外,文章还就优质课程思政示范包的建设和学校课程思政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石油地质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主干和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引领课程思政,不仅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活力,也让思政教育增加了"亲和力"。"石油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在把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油气勘探历史、油气勘探实例和石油地质基本原理的讲解,有机地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学石油、爱石油、奉献石油"的专业教育、"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教育、"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把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向而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