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2版)的第24面“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个问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我县八年级于2005年秋季开始使用沪科版《物理》实验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改革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创造性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  相似文献   

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在温度计这部分内容中。出现了自相矛盾和不科学的地方。(详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P76演示自制温度计)现将这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科技出版社“司南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第157页作业第5题:某人分别用如图1(a)和(6)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图1(a)肩受到的压力__图1(6)中肩受到的压力;图1(a)中手施加的动力__图1(6)中手施加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似文献   

5.
在初三年级办公室曾流行过一句数学老师的名言:“得数学者得天下。”后来我们语文老师把它改动了一下:“得作文者得天下”,这充分说明了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可长久以来,在学生中也有关于学习作文的体会:“作文作文,俺不想闻!”这反映了当前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现状:老师教得累,学生写得烦。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第一节课尤如老师给学生的见面之礼,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其印象如何,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抱着一种新奇以及对授课教师有着一种期望,怎样把这种好奇转变成兴趣,把  相似文献   

7.
齐焕忠 《成才之路》2011,(6):95-I0024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上。如何搞好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物理学习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的形成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9面“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的题目是这样的: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在“熔化与凝固”一节中提出:“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与教材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苏科版物理教材突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在教学中只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就算是打破教材内容的顺序,都是积极关注学生有效学习的行为,就是值得提倡的行为。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为例。一、教材分析课本内容是通过活动观察一些常见物体的浮沉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物理知识点的学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物理题的解题技巧,对教材本身的习题缺乏深入的学习。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物理教材的内容太过简单,只是掌握教材内容不足以应对高考。然而高考物理题往往是在物理教材习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扩展,考试的知识点都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本文通过对高考物理题与教材习题的内容进行对应分析,以期可以帮助教学工作者找到更好的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物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依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节:速度.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学生一提到物理都有恐惧心理,因为它既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定量科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物理老师深切体会到,无论如何教,不懂的学生还是不懂,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往往容易形成教与学的困局,学生物理成绩提高很慢,“学生学不好,老师教不会”已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种窘态。一、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原因分析高中物理难学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初高中物理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材,它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知识内化,加深理解,搞清因果,掌握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和知识框架形成的重要过程,如果学生不会阅读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准不深,知识如一盘散沙,对物理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障碍,容易使物理教学陷入解题训练的泥潭,把学生带入无边的题海,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物理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每章后面均附有的“学到了什么”其作用:一是将每章零碎的物理知识加以系统化、深化,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物理知识。二是通过“学到了什么”的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处理好“学到了什么”的教学,是正确使用物理教科书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深化物理教学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周佳生 《广西教育》2012,(38):12+15-12,15
当前我们全省教师都在认真学习“教育新政”。“教育新政”的宗旨是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教师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现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物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时,重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要求,并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关注物理学与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前沿;关注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设置活动建议,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物理老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物理好难啊,上课经常听不懂","上课听懂了,但物理习题不会做,无从下手","上课老师讲的题目能够听得懂,但自己做的时候又不会了.","老师课堂上讲的物理都是公式和例题,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等等.学生厌学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最普遍、也是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学  相似文献   

18.
徐益勇 《教师》2015,(4):49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点和难点学科,加深对其难易度的研究和掌握,不仅有助于我们老师在授课前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其难易程度有个清楚了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将论文分为三大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是简要阐述高中物理教材的大致内容框架,第二部分是分析高中物理教材的难易点,第三部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将高中物理中的难点易化。  相似文献   

19.
物理概念的学习不能限于公式的数学表述、定义的简单记忆及其在问题解决中的生搬硬套,而是要在“物理本质”“先决条件”“情境解释”三个维度上生成物理意义,从而实现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为了探索中学生生成物理意义的情况,以“浮力”概念为例,基于三维结构模型编制测试问卷,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物理意义生成情况尚不理想,在“先决条件”维度上的生成相对较好,其次是“物理本质”维度,而“情境解释”维度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韦忠华 《广西教育》2004,(7B):90-91
一、教材的系统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分析。从普通初级中学到中等教育的过渡,哪一门课程的“飞跃”最,大?与同阶段的数学、化学课相比;从初中《物理》到《电工学》所跨越的“时空”太大了,学生在一学年的教学计划中,要接受从“力、热、声、光、电”和近代物理知识,一直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现代电工理论这一系列课程。这段课程的安排如果从跨越阶段看(而不仅仅从难度、深度看)几乎囊括了从中学一直到理工科大学一、二年级的物理知识。要在300个学时左右使学生实现这样的知识“跨越”,其难度之大可以想像!不用说,这一阶段的教学也是整个职业教育中最难的: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地“通过”,那么不仅以后的教学过程将不存在太大的障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在中专学校学习的特点和方式。所以说从《物理》到《工程力学》、《电工学》这样一个序列应是整个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