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化缺省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的存在造成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真空",难以建立理解所必需的连贯结构。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再次进行重构,以协助译文读者重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内涵,了解异域文化。因此,译者处理文化个性时,采用各种补偿手段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英汉成语中文化缺省的存在妨碍了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根据文化缺省产生原因及其补偿原则,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该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文读者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内涵,了解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情景缺省的存在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翻译者作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语接受者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理解源语内涵,消除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的存在妨碍了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文读者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的理解原语作品的内涵,了解异域文化.本文以《红楼梦》为例,归纳和说明杨宪益、戴乃迭两位译者针对文本中的文化缺省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对此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5.
文化缺省及其在翻译中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缺省指的是同一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化背景知识。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译作为化的使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读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的理解原语作品的内涵,了解异域化。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释义和归化的翻译手段可以起到重构化缺省中的作用,但它们各自又都有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本文以《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交际中的文化缺省是指在同一文化机制里交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文化缺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文化铁省很可能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导致误读或理解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译语中采取必要的连贯策略,使读者对语篇作出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8.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46):15-16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与其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而文化缺省往往会给译者带来许多困难。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再次进行重构,以协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涵。本文以李白的《将进酒》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为例,分析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并就此提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缺省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共用相同语言的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翻译中我们在尽可能传达原文内涵的原则下,审慎对待原文的文化信息,采取适当的补偿方法,以期消除目的语读者理解上存在的语义真空,建立语篇连贯,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语言信息及所隐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联络口译包含了会议口译之外的所有口译形式.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交流中必然存在文化缺省现象.联络译员应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在传译中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删减等策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口译交际是在不同语言文化的交际者之间清除语言障碍、实现思想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与其它交际方式相比较,口译交际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即:语言的简洁性;译员素质的综合性;内容的被动性;环境的现实性和效果的即时性。  相似文献   

15.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省略。进一步探讨文化缺省在翻译中补偿的必要性以及方法,以消除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存在的语义真空,达到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和对语篇的连贯理解。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5,(5):110-11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对于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理解与加工的要求极高。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否成功关乎沟通效果、影响信息交换质量。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对口译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口译训练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即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提升中西文化理解领悟能力、夯实知识储备与实践锻炼,口译员应当培养跨文化交流中介者的意识,不应当满足于被动的对语言符号进行转述,更要培养独立的思辨的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者与沟通者。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概述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了如下描述:"作者对于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且无需赘言的文化信息,往往会在文中略去"。"文化缺省"现象在各类文本中普遍存在,因为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他们往往  相似文献   

18.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的区域性和特异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原文中文化缺省成分理解上的困难和差距,这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的,但如采取恰当的策略很好地处理文化缺省,则可以有效地促进世界各文化的交流,从而丰富人类文化瑰宝。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化缺省,对翻译进行动态的阐释,让译者充分认识到建构原文和译文读者最佳关联的重要性,进而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达到交际的终极目的,完成所肩负的文化交流这一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9.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