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体育历史和现状,研究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以期对两校和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两校不同的校风和传统体现出迥异的体育文化特点:北京大学体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浓厚,不严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没有形成一脉相承的体育传统和明确的精神传承;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强制性要求较多,学生在被迫接受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的益处。建议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坚持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加强高校校长对体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3.
面向21世纪的清华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在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如何与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相适应?如何在继承传统大学体育功能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优秀学生运动员,发展体育科学研究?要完成历史赋予的这些重要职责与任务,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就成为一项首要任务。清华大学体育部在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指导下,抓住新老交替的时机,利用10年时间进行了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整,完成了体育学科的建设,重新确立了体育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体育部积极探索适合广大学生特点和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于2001年提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并于同年9月在北京大学正式实施,经过5年多的实践,出现全校学生抢上体育课甚至抢不上的可喜现象,体育课成为学校热门课程之一。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以期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北京大学与时俱进,正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北京大学体育工作也在努力的探索之中,力求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校体育.北京大学是一所有着良好体育传统的百年高校,它曾经开创了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先河.富有创新精神的北大人考察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把握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对培养人才提出的要求,洞察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研究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再结合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北大的教育精神,从而探索出北京大学体育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体育传统,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比较高。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执教时曾经提出:“要达到竞争生存这种高尚生存的目的,必须有三个方面作基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思想。”清华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比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北京大学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发生了两次变化,分为3个阶段,呈现从专业性到群众性,尖端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趋势。山鹰社文化驱动力发展的3个阶段分别为:自我价值实现阶段、回归理性探索转型阶段、多元发展文化传承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濮阳城乡中学体育发展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濮阳市中学体育课的开课率、体育教师人数及学历达标状况良好,但体育条件总体状况不是太好,主要与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的欠缺及领导重视不够有关.针对这种状况,必须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师资培训、体育课时等几方面着手.促进濮阳市中学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班,清华附中马约翰体育特长班的简称。2007年,马班走过了20年的发展路程。20年的马班记录了金牌的荣耀,记录了学校体育的成长,也成为一个标志,更成为一种激励,成就体教结合的现实与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马班培养出的刘天佑等优秀运动员也出现在了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优秀选手之列。在奥运年,马班演绎着学校体育的精彩,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学校体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探索--以清华大学跳水队为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于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64-69
研究认为:科研辅助支持系统包括:生理、生化监控,健康和运动损伤监控。营养和体重监控,心理咨询与监控,技术训练辅助系统,训练质量管理系统,体能训练辅助系统,运动员训练数据库。跳水运动训练的深层次研究重点定位于:(1)跳水技术训练的检测与评定;(2)跳水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3)女子运动员的营养与体重的监控;(4)优秀跳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文精神理念的诠释,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运用理论思维,并提出相应对策,倡导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须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5.
对建国以来我国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内容及特点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并将中外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认真地对过去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以期有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意识及其培养途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大学体育意识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应成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改的重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若干途径与方法,以寻觅深化高校体育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利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276
为使一线体育教师进一步明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在反思中不断深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评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关系、体育课程编制主体与体育教学主体的关系等进行区分,并对这几个关系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关系的对策,即体育课程编制者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建立体育课程咨询机构,使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同质性;通过体育课程论的普及,使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互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确的体育理论可能有益于体育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体育理论必然有损于体育实践的发展。但正确的体育理论对实践作用也绝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对应的关系,而是多层次的。体育实践工作者对体育理论的掌握不应是技术性的、道德上的,而应是精神上的融合和价值上的统一。只有这样,实践主体才能自觉地对自己隐蔽在行为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与批判,在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视野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体育理论才能变成实践者自觉的行动。要提升体育教学的理论品质,提高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就有必要对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指导实践的功能及制约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不同体育教学理论在对极其丰富、复杂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便进一步促使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等,对福建农林大学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学生时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馆)的种类和数量较为满意,但是体育场地(馆)的通风性、建筑质量及布局差强人意;学生对体育理论不重视,且学校馆藏体育书籍有限,影响学生对体育信息的涉入;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质量不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是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以及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竞争的提高,又对学生体育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