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什么吃猪、牛、羊肉等红肉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人们通常认为罪魁祸首是红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但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肉碱的成分可能才是"主犯"。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3,(5):66-69
众所周知,海参不但是菜肴中的珍品,而且因其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相对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高血压、冠心痛、肝炎等患者及老年人可安全食用,对治病强身有好处。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谈论肉类美食时常会把“鸡鸭鱼肉”放在一起说,但这些肉中并没有兔肉。俗话说:“年三十打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也许在传统上,人们并没有将兔肉与其他肉类置于同等地位。事实上,兔肉质地细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营养低脂的“荤中之素”兔肉的蛋白质含量几乎是所有肉类中最高的,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含有较多的人体最易缺乏的赖氨酸。这种完全蛋白质是保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发育的主要营养素。猪、牛、羊等畜肉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增加发生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健     
有关国际营养专家对21世纪健康饮食提出了共同的建议: 三块大排三个蛋营养专家认为,脂肪的总摄入量,应该在摄入热量总值的25%以下,脂肪包括饱和性脂肪与胆固醇。饱和性脂肪主要存在肉类、黄油、奶油和其他动物食品中,专家们建议应把其控制在热量总值的7%以内。按此标准,85克的牛排每星期只能吃3次。食物中的胆固醇来自于鸡蛋和虾,专家建议,将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毫克以内,比一个鸡蛋黄含量稍多些,每周不要超过  相似文献   

5.
瑞典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经常吃西方食谱中经过加工的肉类与胰腺癌患病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关联。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新一期《英国癌症杂志》上报告说,与不吃加工肉的人相比,如果某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例如一根香肠或两片培根,那么其患胰腺癌的几率要高出19%。与不食用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的男性相比,每天吃120克红肉的男性患胰腺癌的几率会高出29%,但此次研究未发现红肉对女性胰腺有何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4,(4):36-36
正煲汤时间越长越有营养吗?多年来民间一直有"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的传统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煲一两个小时的有之,煲三五个小时的有之,甚至有十几、二十个小时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期望中的营养价值。是不是"煲汤时间越长,汤中的营养价值就越高"呢?营养学家在实验中模拟家庭的普通烹饪方法,以期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科学的答案。研究结果表明:煲汤的营养价值在烹饪1小时左右基本上达到极佳  相似文献   

7.
豆腐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三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齐玉梅介绍,豆腐是植物蛋白质的最好来源,有植物肉的美誉。豆腐里含的豆固醇能降低胆固醇,抑制结肠癌的发生,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豆腐中的大豆卵磷脂,还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吃洋快餐上瘾,经常吃撑肚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之所以人们会贪吃汉堡、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中所含的一种饱和脂肪可以迅速"控  相似文献   

9.
高伟 《百科知识》2004,(3):20-21
人体内的血液昼夜不停地奔流,不论你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血管里面的血液都一刻不停地在流动。然而,如果血管里面产生了血栓,就会堵住血液的流动,就会使人产生病变。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心脏,那就是致命的疾病。事实上,心血管类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那么到底血管是怎么被堵塞了的呢?人们通常知道的致病因子是胆固醇。也许人们一想到堵住血管的那种黏稠的血栓,就联想到凝固的油脂,认为富含脂肪的事物会造成血栓的形成。但是,近些年科学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要比胆固醇至少危险十倍。  相似文献   

10.
正流言:多吃猪油对人体心血管有好处,具有保健功效,猪油简直就是个宝贝。真相:猪油确实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它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还能够提供热量。从膳食中摄入的脂肪,是供应人体热量的重要来源。但猪油可不是保健品。猪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且很大一部分是饱和脂肪,对于人体健康并没有特殊的作用,更不能治病。此外,猪油能量过高,多吃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11.
植物奶油并非"一种"确定的食品,而只是"一类"食品。它的出现、争议已经很多年,只是因为最近国家电视台的批判才引发了广大公众的注意。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那个电视节目有诸多失实之处。那么,植物奶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危害真相", 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几个混淆的概念所谓的植物奶油,是相对于来自牛奶的"天然奶油"而说的。从食品化学角度,奶油就是蛋白质把脂肪分散成小颗粒的产物。在牛奶中,牛奶蛋白把脂肪微粒  相似文献   

12.
山上长有山参,海里藏有海参。海参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贵食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海参的解释为:棘皮动物的一纲,身体略呈圆柱形,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的周围有触手。种类很多,生活在海底,吃各种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我第一次吃海参还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第一次上船,刚好赶上过春节,大厨烧了好多菜,其中有一盘菜是用虫子烧的,虫子的形状跟在农村树上常见的一种虫子(乡下土名叫洋拉子)差不多。看到老船员们吃得赞不绝口,后来才知道这种虫子就是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的太阳系正处于稳定的中年时期,尽管小行星带中的成员时不时地会"潜入"太阳系深处,但是这不足以引起太阳系的混乱。那太阳系是否会一直这样稳定下去呢?2009年,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通过2000多次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在未来,这种稳定的局面会被打破,那么谁会是这场大冲撞中闪亮亮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4,(7):77-77
在物质匮乏年代,一块肥肉可以让人馋涎欲滴。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却开始对肥肉避之不及,这当然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然而,最近,脂肪的不良“名声”出现大逆转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饱和脂肪不会提高心脏病风险 《内科学年鉴》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称,完全没有证据支撑饱和脂肪会提高心脏病风险的说法。实际上,有一些证据显示,缺乏饱和脂肪反而可能有害。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啤酒肚"为何会增加患癌风险?人们早就知道肥胖会增加患癌风险,"啤酒肚"式的腹部脂肪堆积致癌风险尤甚。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其中的机理,即腹部脂肪释放的一种蛋白质会促使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腹部深处内脏脂肪的致癌作用甚于皮下脂肪。研究人员给实验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将其催肥并展开研究,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6.
顾琪 《今日科苑》2004,(10):33-3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食油的观念正在不断的变化。记得在儿时我们曾把“猪油拌饭”当成一种营养午餐,后来才知道植物油脂优于动物油脂。20世纪60—70年代,又有一个重要的医学发现: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膳食会增加人体胆固醇的含量,而胆固醇含量高又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营养学家开始研究低胆固醇膳食。当时,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大杏仁其实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的说法引起了很多关注,一些冠名为"美国大杏仁"的商品纷纷下架。大多数消费者对"扁桃仁"这个名称十分陌生,而"杏仁"变"桃仁"也让人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问题也随之而来:扁桃仁和真正的杏仁在营养价值上有什么区别?美国的大杏仁和中国新疆的巴旦木是一种东西吗?  相似文献   

18.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2,(35):34-35
<正>在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中,红肉的“名声”似乎不太好。过去有不少研究指出,红肉,特别是精加工红肉,有害健康,容易引发心血管病和癌症。但是,现在也有一些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证据,让人们重新审视红肉与健康的关系。红肉是一个营养学名词,是指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哺乳动物的肉中含有肌红蛋白,能够将氧储存于肌肉中,因此肌肉呈红色。牛、猪、羊、鹿、兔等动物的肉都是红肉,禽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不是红肉,而是白肉。  相似文献   

19.
徐传宏 《知识窗》2002,(5):48-48
释疑篇 问:能谈谈"海参"得名之缘由吗? 答:海参属于棘皮动物,呈圆柱状,口在前端,口周围有触手;肛门在后端;骨骼是各种微小的石灰质骨片.我国沿海有60多种,其中可供食用的有20多种.如胶东半岛沿海出产的刺参就十分著名,其体长20~40厘米,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有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等.出产于我国西沙群岛的"梅花参"素有"海参之王"的美称,即使晒干之后,每条都仍重达250~500克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橄榄油一直都是一种高档的油。我们习惯一种食物高档了,就一定要给它找到非凡的"营养价值"。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橄榄油确实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油。但是它的高档并不在于此——就像茅台,其高档之处就在于它是茅台。如果从进到胃里的去向和作用来说,茅台也并不比二锅头更好。作为一种植物油,橄榄油中的油酸含量在70%以上。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