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杠杆》一课共有两个实验,实验1是师生共同做的,实验2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探究。在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杠杆的省力和费力的规律。学生总结出这样两条规律:1.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2.当支点到力点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但是第  相似文献   

2.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验、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当支点到力点距离大于 小于 等于支点到重点距离时省力 费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教学难点是认识杠杆上的三点(支点、重点、力点)。教学的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是:1.杠杆上的三点在一条直线上。2.忽视杠杆费力的作用。 前几轮教学这课,我基本上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做法,纸上谈杠杆,留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叹。  相似文献   

3.
杠杆的分类     
杠杆,按照它的支点、力点和重点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不同,一般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杠杆,它的支点在力点和重点之间。例如日常使用的剪刀,用釘锤拔釘子,称重量的杆秤,都是属于这一类。由于这一类杠杆的支点在力点和重点之间,它又可能有三种情况: (1)支点靠近重点。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时使用杠杆就能省力。例如白铁匠用来剪铁皮的剪刀、柄很长,刃口比较短,所以不费很大劲就能剪开铁皮。再如用釘锤拔钉子的时候,釘锤的柄总比较长,因此也能省力,而且我们知道,手执的一点愈是靠近柄的末端,也就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愈大,就愈能省力。 (2)支点靠近力点。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时使用杠杆非但不省力,还会费力。例如裁缝所用的剪刀,柄短而刃口比较长,就是属于这  相似文献   

4.
你在第一项研究中是否发现,矿泉水瓶很容易就掉到地上了?而在第二项研究中,当我们把手放开的时候,筷子好像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把矿泉水瓶吊在桌子的边缘。很显然,这里蕴含着一个科学道理,就是杠杆原理。在杠杆上有三点:起支撑作用的那一点叫做支点(筷子和桌子接触的那个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承受重物的那点叫做重点(筷子上挂线的点);对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它的道理就像我们用木棍能够撬动巨大的石头一样,不过作用在木棍上的力是人给它的,而作用在筷子上的力量就是筷子本身的重量。力点离支点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2006,(3)
根据支点相对于动力与阻力作用点的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请注意下列每个例子中支点的位置。第一类支点在动力与阻力作用点之间,支点与动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动力臂)大于支点与阻力作用线之闻的距离(阻力臂),这类杠杆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能增加阻力的作用距离。这类杠杆还包括:剪刀、老虎钳和跷跷板。注意:这类杠杆同时还改变作用力的方向。第二类支点在杠杆一端,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能增加阻力的作用距离,但不改变输入力的方向。这类杠杆还包括:钓鱼杆、铁锹和垒球棒。为了了解杠杆的工和原理,我们来看看开罐器。开罐器其…  相似文献   

6.
滑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滑轮,用这种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一种是动滑轮,使用它来提起重物,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没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教学中,这些都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只要注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的结的果一般是比較准确的。除了实验,还可以讲些浅显的道理。两种滑轮,实际上都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是支点在中间的一种杠杆,转軸就是支点,它的力点在滑轮的一边,离开支点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重点在滑轮的另一边,离支点的距离也等于滑轮的半径。因为力点和重点离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使用它不能省力。但是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这在許多场合下,可以使我們  相似文献   

7.
韩晓燕 《科学课》2008,(5):26-27
一、教学目标"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主要通过探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较直观地让学生感知杠杆两侧相互作用现象以及平衡条件,从中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点钩码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8.
杠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三个受力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及支点,学生常将支点与阻力作用点混淆,而画错阻力方向更是屡见不鲜.仅从三个受力点的定义出发,区分这三点并没有太高的知识要求.造成上述错误的真实原因是学生对杠杆的认识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出学生认识杠杆困难错误原  相似文献   

9.
杠杆的分类     
杠杆是生活中最简单的机械,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人类发明各种杠杆应用于生活,其目的有三:省力、省距离和改变用力的方向.因此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1.杠杆是指,能够统固定点转动的.从到的距离叫力臂.2.如图1所示是一把镊子,使用时支点在字母处,动力作用在字母处,它是杠杆(填省力、费力情况).3.人们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应选用的杠杆.为了省领高府优用的杠杆4.对于①铡刀,③夹蜂窝煤的火钳,③  相似文献   

11.
一、练习内容“机械”单元是《自然》第四册的重要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教材中的第6——9课。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1.认识杠杆能传递力,有的杠杆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时。支撑点离用力点远而离重物近的杠杆能省力,支撑离用力点近而离重物远的杠杆就费力。 2.认识轮轴有改变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作用。当  相似文献   

12.
题1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1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解析根据杠杆知识: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反之是费力杠杆;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或者,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所以,C和D两项应该首先排除掉.现在我们将手端茶杯的问题简化为杠杆模型来认识:如图2所示,前…  相似文献   

13.
在杠杆教学中,学校实验室里的杠杆的支点固定在中点.在演示杠杆省力、费力时,用的是等臂杠杆.而且生活中的杠杆的支点往往并不在正中,于是我就自制了一个支点可以任意移动的杠杆,见图1.  相似文献   

14.
15简单机械【知识要点】一、杠杆1郾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郾2郾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使杠杆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从支点到的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叫阻力臂郾3郾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郾4郾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阻力臂,写成公式是郾这个平衡条件就是发现的杠杆原理.二、杠杆的应用1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省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2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费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3郾动力臂l1阻力臂l…  相似文献   

15.
在杠杆教学中,学校实验室里的杠杆的支点固定在中点。在演示杠杆省力、费力时,用的是等臂杠杆。一而且生活中的杠杆的支点往往并不在正中。于是我就自制了一个支点可以任意移动的杠杆,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备忘清单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17.
剪刀与杠杆     
杠杆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这主要取决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对比,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省力,但费距离;如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费力,但省距离;如果两者相等,就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能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作为杠杆必须能在其上找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力各的概念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画杠杆力臂的方法及步骤:①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支点;②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具体画垂线时可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平移三角板,直到另一条直角边过支点,画出其连线即为力臂.3.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不控重物时,调节杠杆两…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黑蔗科…华叫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止止二二、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到动力的距离叫动力臂月人到阻力共一一胆 的封晰的平衡条件是乙一3动滑轮的实质是二二二上二,使用动滑轮可以力,但不能改变,并且距离4天平是测量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葺拼戈砚誉 _…,已知动为作用点和支点在杠杆的两端阻力作用在杠杆的中点澳彗该杠杆C_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肛嚣翼集碌另卒拱举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一12如约的主件,如果存在摩擦派够实际拉力卫九等于400N氏一定大于400凶C.小于邓口卜{然愁淤渊黔丫兮卿咨沙入久B.可以省力,但不能…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F的力臂.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OA这段距离.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为OA'这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误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图2中,力F的力臂是 OA',而不是OA,更不是AA'.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杠杆的支点不明确或不明显,所以在画力臂时,一般要根据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