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想想,中国人的日子过得难不难?难!可是我问你,为什么这么难?到底是怎么啦?说到这个我就不写不快。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说白了就是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等。我特别罗列了11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我认为,这些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就是因为有些官员不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而只是简单地根据表面现象作决策。1.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的经济到底出什么问题了?2.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我们才几  相似文献   

2.
爱孩子和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也是家长所关心的话题,更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话题。然而我们在如何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总存在一些差异和一些无可奈何。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茁壮的成长,我希望家长们能用高级的爱来搞好家庭教育,因为高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关于如何爱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太平盛世,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家庭与家教》迎来了她一周岁的生日。或许由于她的缘故,这一年我较多地听到了关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的故事。“我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了!”这似乎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教子有方”的父母谈起子女“争气”来,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别讲孩子,提到他我就生气,最近我又被老师喊去训了一顿”,他的家庭教育似平不怎么成功。我被这些话题感动着,同时思考着:我们的杂志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消费大扫描如今,孩子的消费水平高于大人,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水平,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儿童消费的畸形?我们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本期话题将带给你更深的思孝与答案。  相似文献   

5.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冷暴力是近年来开始被教育者关注的一个话题。究竟什么是冷暴力?它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有多大?如何避免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为此我刊采访了相关教育专家宗春山。  相似文献   

6.
近来,教育专家和媒体对教育问题提得最多的可能算是“家庭教育缺失”这个话题了。什么是家庭教育缺失?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些偏差呢?下面就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物价上涨,特别是吃的上涨,成了百姓热议的话题。这是什么闹的?物价还会一直往前跑吗?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我们请有关专家,为同学们答疑释惑。  相似文献   

8.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律师,我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以案释法,跟大家聊一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法律问题.让大家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这部法律引导我们做些什么,禁止我们做些什么?一旦我们实施了违反这部法律的行为时,将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眼下却成了问题,也成了众多媒体以及语文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是什么?一个经典性的话题,为什么永远扯不清语文是什么?语文界长期关注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涉及语文哲学课程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令做家长的挠头,往往付出的心血与教育结果不成正比,甚至成反比。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教育误区出现在哪里?有的家长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的家长望子成龙逼字当头,有的家长把孩子泡在蜜罐里,有的家长放马南山,任其疯跑。学校教育千篇一律,家庭教育五花八门,两者一旦错位,无疑会造成“教育无方毁后人”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话题边缘指什么? 面对以上的文字,原本清晰的思考此时也有些迷离。擦着边缘?我们不是要求论述的深刻、分析的透彻吗?尤其是针对话题作文的时候。仰望星空,看流星划过,你是惊叹于它瞬间的光芒,还是心系它最终飞向何方?想想天幕下如我们一样虔诚的目光,结果自不待言。话题作文也是这样。想要在万千佳作中崭露头角,你切入的点,即你选择的角度就必须与所给话题碰出火花,而这意念中的火花,只有擦着话题的边缘,才惹人注目。这其实与思维定式有关。乍见到一个话题,我们总是想着鞭辟入里,想着上升高度,殊不知,正有数万如我…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通过对5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并结合国内外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整理归纳出以下六条。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什么?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者可能其本身就充满悖论。因为许多人,包括我,可能都没有想清楚或者至少没有完全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可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活、生命乃至理想的永恒话题。数年以前,当大家怀着同样喜悦的心情、各自不同的打算来到清华,可曾想到今天我们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文章写什么样的主题,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考生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思想,一般不受限制,这就使不少学生在理解材料上出了差错,或思路闭塞,中心不突出;或脱离话题,东拉西扯.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如何确定话题作文的主题?以下结合学生常见话题简要分析.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呢?其判别标准应该是:准确、深刻、新颖、集中、有时代感、格调高雅等.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凡当过家长的人挂在嘴上较多的字眼就是“尊重孩子”。在家庭教育不断引起人们重视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什么?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时时萦绕在你我耳边。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在现阶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又应该为此而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大家所关注、思考或探索的问题。最近记者就有关问题和一位老师(以下称T)有过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19.
一、淡化话题的审辨有人认为,话题作文限制少,不会像命题作文那样给人以离题之虞。这种观点实际上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的功能不能弱化———它可以测试出考生是否具备起码的语文思维能力。“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张伟明),辨析一下这句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需有多少进入话题范围?何况,考生围绕话题自由拟题后,话题作文也就转化成了命题作文。在2002年高考中,有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话题中的限定语“心灵的”这三个字的内涵,在作文中未能予以凸现。这里,…  相似文献   

20.
吴再柱 《教育》2022,(1):10-12
家庭教育"教"什么?这是家长们既想重视又爱忽视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其第十六条就家庭教育的内容列出了六点意见.这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很有借鉴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条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