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金瓶梅>在写政治人物时涉及到了一个天水籍官员狄斯彬,历史上真有其人.和史实比较,小说中的人物既有艺术真实,也有历史真实.但小说作者对史实改造过多,容易形成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误解,需要辨明.同时,由塑造这个人物可以体察<金瓶梅>写官员时所用的史实"我化"手法.还可以由作者对狄斯彬的熟悉程度推测小说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谈谈《诗经》语言的"三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伟大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章法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精湛的语言艺术上.本文从解读<诗经>作品入手,进一步探究<诗经>的语言艺术规律,以证明<诗经>语言具有鲜明的音韵美、形式美和风格美,即"三美"特征.这"三美"特征,充分体现于<诗经>各篇作品之中,成为展示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从而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语言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文人的笔下,小说与八股文呈现出奇特的关系一方面是小说对八股文的批判.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由小说来执行批判八股文的使命,已在明末清初.在这一方面,与<儒林外史>相比,<聊斋志异><红楼梦>各有为人们所忽视的特色;而其它"人情小说"则是"三大名著"批判八股文的先声.另一方面,文人从各个层面将小说攀比八股文,淡化小说与八股文的界限.这一策略大大扭转了人们重八股而轻小说的传统观念,有力地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小说作家和评家则从这种攀比中获得某种心理补偿.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出场使全书结构依照生活的复杂性组成了一个周密的艺术之网,刘姥姥在书中起着特定的网结和对比作用.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提纲挈领,揭示了贾家的豪华奢侈,细致地展示了大观园这一特殊的"女儿国"的环境氛围.作家以刘姥姥这个乡村老妪作为贾府的对照人物,把封建社会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的人物风貌和内心世界,作了鲜明对比和深刻描绘,从而达到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取得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理论来观照<陌上桑>,很容易发现创作者对故事母题的改造颇有艺术功力情节改造显出诗歌主题的丰富内涵;人物身份的模糊化处理使其超越了传统的道德形象而成为一个审美形象,这是自觉的独创意识与不自觉的审美意识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加图<农业志>、瓦罗<论农业>和科路美拉<论农业>是古罗马留给后世的完整的农业著作.作为研究古代西方农业经济的第一手资料,这三部农书弥足珍贵.但这三部农书所记述的内容有限,尤其加图<农业志>只是农事指南性质的书,近现代学者研究古代经济摘引该书的频率极高,不乏对其史料价值的拔高.至于瓦罗和科路美拉的著作,无疑是体现了古代西方农学的成就,其史料价值不容低估.科路美拉的作品超出瓦罗的作品,不仅在农学本身,更重要的在于社会经济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东方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傣族民间文学是一颗璀灿夺目的珍珠,爱情叙事长诗<召树屯>更是傣族民间文学中的瑰宝.它用神话手法刻划英雄,用爱情为主线反映社会生活,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比中塑造人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造就了作品的不朽.  相似文献   

8.
克洛德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以往的评论大都把他当作残酷、伪善的反面人物而予以否定.克洛德尽管是一个副主教,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爱斯密拉达萌发的爱情是真挚专一、无可厚非的.他既是"蜘蛛"又是"苍蝇"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克洛德所显示出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所不能企及的,他是一个具有悲剧价值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9.
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改变了<说文>的分部,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他还从文字实际出发,探讨传统"六书"理论,创立了新说.戴侗的<说文>研究对<说文>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橘子红了>在内容上从人生、人性、个性、礼教、道义等方面阐释女性爱情,有别于政治说教;在形式上运用独特的影视手段对女性爱情进行艺术的阐释,有别于其它艺术,也有别于其它影视.<橘子红了>对女性爱情的阐释是别样的--好样的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