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形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核心问题.该课程设置在艺术设计院校里相对完善和成熟,而对于刚升本的,特别是理工科类的综合性院校,其教学不够重视实践环节,需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下,创意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研究属等同地位,本文着力阐述基于实践的《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2.
林岩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08-110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文化创意背景下,努力推进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进行设计类课程探索,对多元现代性背景下设计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以适应时代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梳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程,从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以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多个角度出发,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图形创意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内容,是艺术设计的教学思想核心。在立求创新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图形创意设计是承接基础造型到设计制图的过渡、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图形创意设计实践的推广。文章着重探讨图形创意设计在视觉化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中的教学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汉字不仅具有记录信息、传承文化等功能,而且展现出了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与形态之美。将汉字图形元素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对于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审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汉字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从教学实践角度对汉字图形在标志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图形创意和设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艺术设计与图形创意的本质联系.论述图形创意在设计中的应用。图形创意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重要课程.创意性思维是进行图形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图形设计中解构与同构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图形符号将成为全世界人们更加广泛应用的传达媒介之一。我们应在广泛发挥联想的基础上,利用解构和同构不同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图形设计,发挥图形设计的优越性,使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变得更强,传达出的信息和观念能更通畅,能被更广泛的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求标准在不断提升,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注重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员及相关的从业人员。高职学生只有通过教学环节中的技术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才能获取从事上述职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构建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调整现有实践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教学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图形创意课是艺术设计学科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还存在相关理论讲解的全面性与条理性不足,实践环节的全面性、有效性与规范性不够等问题。图形创意规则设计实训环节应安排大量与规则相对应的同步作业训练,提倡学生选择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表现其创意,让学生全面领悟与把握图形的创意规则,进而提高其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图形作为视觉形象的语言形式,广泛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它的时代性、功能性、审美性已渗透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在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念,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测井储层参数研究中,需要将测井原始数据、中间成果数据、最终结果数据图形化,以指导用户进行测井储层参数研究的全过程·对这些图形结果进行了抽象和分类,论述了图形底层的设计,描述了该底层的逻辑结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意象"源于心理学,指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和大小的信息所做的加工和描述。意象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被沿用,增加了信息传递感染力和意味性。图形设计中使用"意象"性的表述方式,使图形设计中符号通过置换,转换成一种带有意味的信号,更加能激发受众对图形传递信息的深入理解,从而打破常规图形的强硬化,为图形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algebraic functions on performance of tasks involving expressions' transformations. Twenty eight teachers, who received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using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software, were tested on their ability to debug faulty transformed expressions, either with or without graphic feedback. Two main strategies were used while debugging — Syntactic Manipulation (SYM)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SEI). It was found that subjects who used the SEI strategy, improved their performance while using graphs, as compared to no use of graphs. Som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graphic feedback was also manifested for those using the SYM strategy, who were assisted by the graphs but continued to syntactically manipulate the expressions. All subjects improved their performance after the treatment, as measured by paper-and-pencil traditional tasks.  相似文献   

14.
平面设计作为创作性的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它并不仅仅是对课堂实践量的相加,在保证实践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相关的设计文化、设计素养等课程进行学习。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中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极为重要,将社会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实现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职平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是很强的。为了培养出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加强平面设计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此,要加强高职平面设计课教师师德建设,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引进人才,建立并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图形和文字一直是视觉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都具有形和义,如果将两者游离,就会造成一种损坏,应该模糊图文,使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模糊图文更是一个时代文化革命的趋向之一。通过阐述文字的本源、图文异同关系以及图像时代这一时代背景,提出模糊图文的主张,阐明模糊图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偶然图形作为造型艺术中特别的形式语言,在其传达上显现出的意趣与活力、张力与冲击、独特性与时尚感,为图形设计的应用实践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符号是平面设计的思维主体,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符号研究与分析成为目前设计领域的热点,但对于视觉语言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还鲜有研究。文章通过分析视觉元素符号、视觉语言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视觉语言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e ability to transfer knowledge between design projects has been linked to developing expertise and, as such, is an important skill for designers. However, externalising and analysing the knowledge from the design project in ways that support transfer can be a challenge.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reflective practice can foster the conditions for knowledge transfer and links these outcomes with design expertise characteristics. A structured and critical approach to reflection was introduced alongside a graphic design project with the aim to foster the conditions for transfer to other projects. A case study strategy of inquiry was employed, drawing on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and framed by theorie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graphic design students readily reach an ability to describe, analyse and make judgements from their design experience. However, the types of reflection that supports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one design experience to another – generalisation and abstraction – are not as apparent. This outcome aligns with the behaviour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ertise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ice designer.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选取平面设计类课程“矢量图形设计制作”为具体课程对象,在2016-2019年进行了改善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的教学改革行动研究。通过前后三轮的确认问题、修正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结果评价与优化的教改实践和理论反思,层层深入不断改善,形成了学生、教师、行业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手段信息化的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