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物理教师》2007年第4期刊登了陈立其老师的文章“厘米是国际单位吗”,读后受益匪浅.的确,由于中学和大学教材上的缺失,多数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很模糊,我们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物理必修1在"误差和有效数字"部分指出,相对误差η=绝对误差/测量值.这令一些教师很困惑,因为此前的中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材以及大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都与之不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和大学物理教材是按照物质运动形态从低要有到高级的逻辑顺序展开,即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顺序排列。大学物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高一级循环。中学物理绝大部分概念、定律、定理、公式、法则在大学生物中都会再现,所以两者可比性强。  相似文献   

4.
1993年高考物理试题27题是一道透过凸透镜观看方格的问题,原题如下: 某人透过焦距为10厘米、直径为4.0厘米的薄凸透镜观看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0.30厘米。他使透镜的主轴与方格纸垂直,透镜与纸面相距10厘米,眼睛位于透镜主轴上离透镜5.0厘米处,向他至多能看到同行上几个完整的方格? 不少考生对此题束手无策,甚至认为问题是无解的,因为放在焦点处的物体并不能通过凸透镜成象,物体发出的光通过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也有的中学教师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透过凸透镜观看焦点处物体的象的问题已超出了中学物理范围,该题是超纲的。那么,究竟能否观看到方格?问题是否超纲?该题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的单位制的学习中,出现了很多让我们困惑的地方,比如有的资料上认为“厘米”“克”等单位不是国际单位,有的资料上认为是国际单位,各种资料的解析不是特别明确,现将在高中涉及到的“基本量”“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等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教材改革的日益深入,中学物理创新教育已初露端倪。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材、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与特点、中学物理教师的素养与职后培训诸方面,作了积极的、有成效的探索,总结并提炼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他们已深刻地体会到: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涵盖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程  相似文献   

7.
李林 《成才之路》2012,(29):94-94
正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在教材的使用上一直都有点困惑,和其他同行交流,发现他们也有同感。困惑的原因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之间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交流过程中,包括在一些同行的示范课中都能发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为是交流课或示范课,每位教师都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来制  相似文献   

8.
金逊 《物理教师》2007,28(9):15-16
中学物理教材在回旋加速器这一节,提到了电子感应加速器,但是电子感应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基本结构如何?教材对此只字未提.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甚至一些大学物理专业的电磁学教材也是这样处理的.因此许多师生对此存有疑问.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如下,供同行教学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力学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学物理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学物理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克劳修斯是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是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先后任柏林炮兵工程学院、苏黎世工业大学、维尔茨堡大学、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克劳修斯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声望,被法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院士或会员,他在热学理论上的众多贡献如今都是大学和中学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及大学普通物理教程中,均没有讨论过负绝对温度,因而许多教师认为,绝对零度既然是低温的极限而无法达到,那么负绝对温度肯定是不存在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差错,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科学实验中已出现了负绝对温度,本文将简单介绍负绝对温度及其特性,供同行在教学过程中参考。 我们知道,在普通物理教程中,分子运动论给出了温度的亚微观定义式为:  相似文献   

12.
谈教学优化,教材优化是重要的一方面。谈教材优化,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应该是重要的一点。因为教学优化,无非是用最少的时间使每一个学生向他们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迈进。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想对“小数乘、除法”中的几个例题提出以下改进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中学物理备课的具体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备习题等。其中备教材尤为重要。统编中学物理教材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依据。物理教师为了能搞好各课堂的教学,就必须对各节物理教材作深入钻研,反复推敲,沤心沥血地下一番苦功夫。教师只有搞清楚了每节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在单元、全  相似文献   

14.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学物理教学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将物理教材当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伴着科技的进步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手段得到愈来愈多人的认可,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拓了新的视野,也为提升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简要分析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睿 《考试周刊》2011,(12):159-160
中学物理教材和大学物理教材按照物质运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展开,即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顺序排列。大学物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高一级循环。中学物理绝大部分概念、定律、定理、公式、法则在大学物理中都会再现。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指出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吕朝阳 《物理教师》2010,31(10):29-30
人教版《物理》必修1在“误差和有效数字”部分指出,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这令一些教师很困惑,因为此前的中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材以及大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都与之不同.比如《高中物理实验分析与思考》中就明确指出η=绝对误差/准确值×100%,笔者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误差与不确定度、相对误差与相对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学物理教材研究的文献资料做简要综述.一是对早期史料中的物理教材研究情况进行基本梳理;二是对教育著作中涉及教材研究情况做简要整理;三是对早期出版史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文章提供了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研究的早期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中学物理教材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该文指出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课不是物理课程 ,而是“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等课程 ,论述了加强“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介绍了在三年制师专进行“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大古代文学教师谢孟的远距离教育研究论文“中国远距离教材总体设计的构想”(该文发表在《中国电大教育》1986年第7期),被国外远距离教育研究六大期刊之一的澳大利亚《开放大学》(Open Campus)总第13期转载后,引起国外同行的高度重视。他们称该文“破除了他们‘亚洲人不懂教材设计的研究’的歧视想法。”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基础教育改革形势下,物理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分析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的适应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培养能胜任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物理教师,在高师教育中开设"中学物理教材分析"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