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汤玉琼 《大观周刊》2012,(28):115-115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金融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通过对动机的分析总结了防范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飞昊 《大观周刊》2012,(42):66-67,46
新会计准则已经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将以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前提,详细阐述新会计准则中的的一些变化与创新,以及由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列示。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对我国所得税会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的趋同。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也屡见不鲜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利用收入与费用的变动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收益等手段,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2002年1月,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财  相似文献   

4.
龚鹏 《大观周刊》2012,(49):89-89
管理者报酬激励被认为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综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作述评。  相似文献   

5.
李涛 《大观周刊》2011,(18):19-20
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是投资者、债权人、审计师、供应商、金融分析师等各利害关系人对该公司制定包括投融资在内的一系列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盈余是一种最重要、最综合、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同时盈余也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本文就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为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客观展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汤静 《大观周刊》2011,(23):76-77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已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汤静 《大观周刊》2011,(35):2-3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巳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一鸣 《大观周刊》2011,(49):170-171,165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中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也开始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解决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计量等问题是开展这一领域研究之前的首要任务。本文整理了现阶段盈余管理的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有兴趣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影响,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回顾和评述,给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启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梁欢 《大观周刊》2012,(15):69-6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深层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制造业截面数据,运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 在我国的税法中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就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的所得应纳的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的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按应纳税的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三十.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百分之十的地方所得税."目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还是两张面孔:对内一套,对外一套.中国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都是33%,但是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多,甚至有的外资企业事实上是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是属于超国民待遇的.虽然引进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等于把它们置于不同的起跑线,这样也难怪会引起国内企业的不满,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梁春燕 《大观周刊》2012,(10):120-120
企业的盈余质量较好是指其获利能力具有持续性,其取得的收益不是暂时性的;盈利质量较差是指其财务报表上显示的盈利只是短暂的,是管理阶层通过若干手段操纵利润的结果。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来评述上市企业的真实盈利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与竞争力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与竞争力的关系,认为信息化通过促进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制度创新,对企业的竞争力有提升作用,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来予以说明。文章最后还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俊英 《大观周刊》2012,(25):141-141,25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前提下,对工程项司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技术保障措施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的一组成本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圈队在工程进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工程费用支出、实现项目目标利润。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项目团队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林永友 《新闻记者》2001,(12):74-74
近 一时期来 ,国内许多媒体报道民众对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高低的看法。这些报道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几乎都用“起征点”一词来表达。尽管“起征点”的说法比较简短 ,但“起征点”和“费用扣除额”是有根本区别的。大家知道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 ,根据纳税人所得的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 ,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涉及的个人生计费用 ,采取“定额扣除”的办法 ,也就是说 ,目前工薪所得税前扣除的800元属于减除费用 ,而非“起征点”。所谓“起征点” ,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  相似文献   

17.
一、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的每小题倒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所得税支出在损益表上列示,递延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应记入“其  相似文献   

18.
钱晓东  王蕾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0):135-138
指出以6个论题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优化决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商务管理、营销模式管理、网站维护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确认目标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其次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Web挖掘技术的论述,具体分析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Web访问挖掘对于电子商务的作用,并对具体技术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介绍国内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化技术也突飞猛进并逐渐渗透到企业管理之中,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内涵,来对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研究。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为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提供保障,从而促进现代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双向结合,实现信息化发展和企业进步的"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图书发行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与商品流通企业有着许多共同点。图书商品经营成本是指图书商品从购进到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合理、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总额。它区别于会计核算中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划分,按图书商品经营的过程和环节来确定图书商品经营成本总额。具体包括图书商品进价成本、采购费用、储存费用、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及附加。在图书商品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图书商品经营成本越低,图书商品销售利润就越大。反之,销售利润则降低。所以,强化图书商品经营成本管理,降低图书商品经营费用的支出,对提高图书发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