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出国留学的概况,结合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毕业生近年来出国留学的情况,梳理了出国留学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出国留学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与指导体系,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出国热"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形势和出国留学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出国读研一直是国内大学生毕业后一个重要选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成为职场最为稀缺的一个群体。因此,通过出国留学接受国外优质教育,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捷径。国内本科生比较热衷的出国读研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尤其北美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顶尖的,认可度更高,所以是很多留学生的首选。对于大学生来说,出国留学应该有一个详细的申请、准备过程。那么,几个主要国外留学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学生如何准备才能更好地选择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出国留学热潮的涌现,留学选择问题成为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留学选择的影响因素远未被充分揭示。通过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特征、学业参与与表现、个体价值观念对留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就读院校层次越高、学业表现越好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可能性越大。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对留学选择的影响显著。对我国政府和社会评价越低的大学生群体,出国留学的概率越高;党员群体、无宗教信仰群体,留学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事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出国留学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庞大的留学费用使许多大学生望而生畏。笔者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出国留学贷款中的征信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惠东 《文教资料》2011,(3):127-128
在经济全球全化、文化多元化与无锡建设国际化的背景下,江苏太湖高级中学积极主动融入教育国际化潮流,率先创办出国留学实验班,逐步探索出一条教育国际化之路。本文着力从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标准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探索教育国际化特色之路;拓展案例、集约、多层次的出国留学通道;求真务实,敢为人先,铸就特色品牌等方面深入阐述了该校立足城市发展,服务于无锡城市发展需要,努力使学校的教育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周满生 《教育研究》2013,(1):65-68,75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度增长现象,其利主要在于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减轻国内高考升学和就业压力;其弊主要在于若任其无序发展,会给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流失。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中的问题要主动应对、加强引导,规范对高中国际部的管理,完善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体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需要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开辟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分析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及模式。调查结果发现:心理障碍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强迫症、抑郁、人际敏感、焦虑、饮食与睡眠和敌对等障碍,不同类型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67.27%的学生仅患有1-2种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状况差异,但无生源和学历差异;个体知觉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显著影响,但学校因素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学家应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83):160-161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发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与日俱增的态势,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存在高等教育供需失衡、单一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割与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猛,出国留学生在学位和年级分布上呈现"橄榄型"分布,白人仍是出国留学生主体,但少数族裔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呈攀升趋势.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呈现出驻留海外学习时间较短、研究型大学派出绝对数量多、留学目标国家趋向多元等显著特征.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其高校学生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猛增,有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要,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是根本驱动因素,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海外经验的重视是重要现实因素.此外,通过学生国际流动来构建美国与世界他国和地区新的交流方式、增进国际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隐形推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4个层面中13种因素对我国大学生自然和社会灾难知识掌握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呈显著正向影响;社区教育对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体教育对于大学生掌握社会灾难知识的影响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不具备普遍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母亲受教育水平、城乡因素等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学校、家庭、自我、社区、媒体等5种教育有机联动的大学生灾难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家庭灾难教育意识和能力;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强化媒体在大学生灾难教育中的推动作用;深入挖掘社区灾难教育功能;针对农村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开展差异化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出国或出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解释大学生作出出国留学决定过程的综合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因素。研究样本包括来自北京、广州、武汉和西安四个地区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12所高校的4903名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出国或出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意愿强烈,并受学生自我及环境因素互动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不仅可以为国外或境外研究生教育机构更好地设计招收中国留学生的策略,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提供参考,而且可以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增强其吸引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作为国际化在高教领域的显著表现,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本文基于对一项中美大学生交换项目的长期跟踪研究,分析8名美国学生在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经历及其对参与者文化理解与包容度的影响。本文报道以每月跟踪访谈为主,其他数据搜集方式包括问卷、学生日记、各种非正式交流。研究发现,留学期间受访学生逐渐克服了原有文化定势,尊重文化"他者",形成了更"国际化"的个人意识与态度。研究也显示,个人、高校与社会因素影响了学生自我认知的改变,包括个人能动性、学校支持与校外经历。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学生质量评价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成果,大学生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检验,也是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的检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的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评价要求,因此,本文拟探析适合于市场经济的高校学生质量评价及学生质量的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出国留学是快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外语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国家,法国一直是接受中国学生最多,也是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欧洲留学目的地国家之一。为了减少学生出国留学的盲目性,使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我们对法国大学的概况,法国高校、工程师院校及公立大学商学院的教育进行了专门研究,以便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冲击。部分国家和地区收紧签证政策、国际航班数量大幅减少,在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对后疫情时代影响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术背景、国内外环境、留学体验、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对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谢勇  李珣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158-167,192
本文以南京市部分高校的毕业生为例,运用生存模型对其工作搜寻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左右。基于Cox半参数估计和威布尔参数估计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经历、求职过程中的人情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而来自于城市家庭、收入期望值较高以及文史哲、法律、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其求职时间相对较长;性别、学习成绩、毕业学校的声望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于工作搜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市场背景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与日俱增的现状,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失衡与跨境配置,单一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割与社会阶层流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归因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内在性因素是影响他们行为的主要方面,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对口生与普招生在归因上有显著差异,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这些差异,以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全国五省市调研数据,考察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中11种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发现:自我教育、社区教育、媒体教育显著促进我国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掌握程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水平增长上的应有功能未充分发挥;同时,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对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及媒体教育五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