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研究区内构造演化和断层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复杂,即发育顺向断层控制的构造油藏以及构造-岩性油藏,又发育反向屋脊构造油藏,是多种油藏类型的聚集区,是下步勘探开发重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古城-毕店地区经多年勘探开发,已处高成熟开发阶段,明显的构造类油藏已基本被发现,隐蔽油藏的识别逐渐成为该区增储的重点。构造类隐蔽油藏是断陷盆地油藏挖潜的重点,因此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开发动、静态资料,以此为基础开展模型正演、地震资料处理、蚂蚁体等方法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构造类隐蔽油藏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3.
陆西地区已发现的油藏种类较多,其中,岩性油藏勘探程度较低,通过对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经历的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对该区的成藏条件、成藏规律进行系统认识,运用地质综合分析、地球物理预测等技术手段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岩性油藏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实现了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于民凤 《内江科技》2014,(3):117+103-117,103
随着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惠民凹陷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现状越来越复杂,浅层高产的构造油藏已经开发,滩坝砂油气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增长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惠民凹陷江家店油田沙四上亚段的构造、储层、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沙四上段油藏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的薄互层滩坝砂中,具有多砂组含油、含油井段集中、含油高度大等特点,油藏类型为受砂体展布规模控制的岩性油藏。新钻井证实了该区沙四上亚段油气已聚集成藏,对惠民凹陷沙四上岩性油藏的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确立了新的储量接替阵地。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6,(10):66-67
文405断块区属于复杂断块气藏,该类气藏主要特点是构造复杂,断块多而小,气水关系复杂。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断裂发育,构造认识程度较低;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平面变化快,对天然气分布影响大;气井井况复杂,气藏采出程度低,严重制约了该区的进一步评价。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构造解释、沉积相研究和含气性检测,落实优质储层分布,明确下步有利开发目标区,为该区天然气储量经济有效动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梨树凹鼻状构造位于富油凹陷——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东段,该区油层迭合性差,舍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仍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本文从构造特征、储层沉积特征、纵向上油层分布特征、平面上含油分布、油藏控制因素、油藏类型等几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于宁 《内江科技》2011,32(3):140+145-140,145
针对梁家楼油田中部梁38块油田地质特征,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油藏、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油藏特征,结合该区水平井钻井及开发状况,对水平井开发在该类边底水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邢静 《内江科技》2012,(3):51+60
东辛浅层勘探范围包括东营穹窿背斜构造和辛镇长轴背斜构造以及二者接合部。东营构造在平面上表现为放射状和环状断裂体系,辛镇构造是被两条二级断层切割,近东西向长条状的地堑。该区断层活动时间长,在油气大规模运移的馆陶-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深部油气通过断层、不整合面、储集层运移到浅层,聚集成藏。该区浅层成藏受宏观构造背景控制,大的油源断层附近油气易于富集,尤以反向屋脊断块最为有利,局部受岩性控制。断裂组合制约油气富集程度。实践证明,东辛浅层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吕静 《内江科技》2014,(6):50-50,66
<正>全文通过实例龙618块验证老区扩展找新带实现滚动增储的重要意义。文中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龙618块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寻找适合该块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构造油藏及油藏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而落实构造、预测储层分布,确定有利构造圈闭,最终通过井位部署实现该块的滚动勘探增储。  相似文献   

10.
陈世清 《内江科技》2013,34(1):139+204
郝现地区是胜利油区沙三中岩性、构造-岩性油藏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其储量大,产能高,新区产能建设效果好。本文通过对该区构造特征综合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构造样式以及断层与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明确了该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控制了砂岩发育范围,断裂输导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俊杰 《内江科技》2013,(11):65-65,75
<正>本文通过实例茨32块验证老区新带找发现实现滚动增储的重要意义。文中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茨32块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寻找适合该块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成藏模式及油藏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而落实构造、预测储层分布,确定有利构造圈闭,最终通过井位部署实现该块的滚动勘探增储。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孔店组红层勘探程度较低,对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清。本文通过对该区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区孔一段储层有四个厚度中心,最大储层厚度160 m。油源主要为沙四下烃源岩,该区有两种成藏模式:一是与油源对接,二是通过断层输导,形成两种类型的油气藏: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老区稳产难度不断加大,但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_,加之地质认识不断深入,老区滚动评价工作已成为油田稳产上产的主要战场。王龙庄油田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但是受地震资料品质差、断裂系统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该区滚动开发工作的开展。加强地质规律认识,在合理地质模型指导下,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加强落实该区构造,为进一步挖掘该区滚动开发潜力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田圣风 《内江科技》2011,32(10):140-141
东部凹陷北部地区茨榆坨油田中段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为了进一步落实区域构造,搞清储层发育状况,寻找油气资源接替区,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技术在该区重新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沉积相研究、储层反演及综合油气评价,搞清该区构造、储层配置关系和油气分布规律通过综合评价,优选有利圈闭进行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15.
<正>狮子构造中深层油藏主要油气储层为裂缝型泥灰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灰质泥岩和云质泥岩,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的特征分析,明确了该区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两种类型,储层的发育受岩性、层厚、构造三种因素控制。1储层发育背景狮子沟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坳陷,毗邻阿尔金斜坡,属于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走向北北西—北西西。该区主要发育第三系地层,沉积格局受古凸  相似文献   

16.
秦东风 《内江科技》2010,31(11):128-128,42
裂缝性油藏在胜利油区所占比例在近几年有所提升,开发投产的油田与裂缝也息息相关,因此裂缝性油藏的研究也引起地质人员的高度重视,胜利桩海地区裂缝储层发育,本文通过对其研究了解构造裂缝性油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ETM多光谱数据,对东昆南构造带进行了遥感地质调查。本文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对该区金矿的找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得出如下结论:东昆南构造带中有万保沟群、闹仓坚沟组等赋矿地层发育,断裂构造条件有利,且有遥感异常显示的部位,是寻找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田芳芳  陈恭洋 《内江科技》2009,30(10):96-96,52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T7北块为研究对象,在精确地质建摸的基础上,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拟合了油田的生产动态,总结了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几种方案并进行了预测,对油藏实际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岩 《内江科技》2004,25(4):48-48,60
本文根据勘探开发生产实践,论述了微幅度构造油藏的判别方法及其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