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排球课教学中,往往以技术教学为主,教师把技术由简单到复杂,分步骤教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对排球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一些学生对排球运动不感兴趣,从而使排球的教学质量下降。本研究希望在排球教学中通过运用动态教学赛模式的实验研究,获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依据,为高职院校更好地进行排球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排球课教学中,采取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有利于排球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文军 《教师》2012,(11):55-56
本文把排球运动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对高职排球教学中游戏方法的价值和运用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是更好地进行排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本技术,促进排球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排球课教学,以往主要以技术传授和练习为主,现在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改革排球教学方法,将比赛教学法引进排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蒲咏秋 《考试周刊》2015,(4):103-104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排球选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层教学法对促进学生掌握排球技术、增强身体素质及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已经逐渐被高职院校教师所接受,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被高职学生所接受。文章以高职院校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为起点,剖析微课在高职教学应用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微课制作始终遵循设计大于技术的原则、微课制作必须从教师中来到学生中去、探索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完美对接三个建议,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微课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意念、空间表象训练是心理训练的研究内容,在和肢体运动相关的很多领域被广泛采用,贯穿于体育运动和训练整个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分组教学实验,在高职院校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中运用意念、空间表象训练的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意识、空间表象训练法能激发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排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中国女排取得的优异成绩下,国内正逐步形成排球热,排球项目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排球运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选择排球作为主修科目。然而,随着学生学习排球人数逐渐增加,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较大改进,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枯燥重复的学习过程产生反感,致使排球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能够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得到一定改进和发展,使枯燥烦闷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不仅对学生体育兴趣良好的培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在某种意义上更让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株洲市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发现虽然多数高职院校认识到了排球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其教学状况却不尽人意。本文对株洲市排球专业教师、排球场地器材、排球课程的开设、经费、领导重视程度等进行分析,旨在为高职排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对针目前高职排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分组教学法,旨在改善目前高职排球课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分组教学对于高职排球课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职工科实训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职工科实训课教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研究结果编制"高职工科实训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在广西四所高职院校共857名学生中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证明该评价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客观反映了高职工科实训课教师教学效果,真实显示工科实训课教学各环节的工作状态或工作效果,为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可有效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对学生的技能和要求都相应提高了,排球课作为体育课的项目之一,由于便于开展,对场地的要求较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常以老师示范为主。但学生的身体体质不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不符合目前高职学生的要求。所以在高职排球课中,分组教学成为必要的教学手段,也成为教学研究的典范。笔者采取理论分析和分组教学实践以及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分组教学在高职排球课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杰 《考试周刊》2014,(4):10-10
排球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集体性的竞技体育项目,排球运动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排球运动越来越大众化,逐步从竞技性向现在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发挥娱乐健身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这项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教师通过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构建特色体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近十年的蓬勃发展,体育选项课教学也作为体育教学的新形式出现在民办高职院校当中。排球选项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为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场地器材不足、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够等种种限制条件,导致排球项目选项课在民办高职院校的顺利开展及健康发展遇到了困难。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高职排球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达标分组教学法,旨在改善目前高职选项课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达标分组教学法对于高职排球选项课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排球教学就像排球技术一样,看似平淡,易教易学,但真正教好很难,几节课过去后,学生似乎并没有掌握什么,更重要的是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要想把排球技术教好,首先要在众多的排球技术中寻找好突破口,一旦找到突破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双手下手垫球的教学.教师对教学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有量化标准,这可以成为学生课上课下努力的目标.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有施之可行的教法,使课上课下、教学与课外活动,教学与校内比赛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个个的环节编织成了排球教学的良性循环.本文笔者谈谈编织这些环节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慕课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慕课教学模式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规模大、可参与人数多、资源范围广,适合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然而,具有如此多优点的慕课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运用好慕课教学技术,将其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到教学资源,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是当前我们在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重心,也是当前英语教学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排球运动深受我国人民的欢迎,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作为高职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技术传授和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现在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比赛教学法作为新的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高职排球课堂,为高职排球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通过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比赛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当中的作用,为高职排球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晓星 《辽宁教育》2014,(10):32-34
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而学校构建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制度中,并没有把思政课教师明确纳入到其中。这是对思政课教师资源优势的浪费。如果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师的资源优势,使之积极参与到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重新界定思政课教师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角色内涵,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改进和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既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党支部这个特殊的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排球选修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高职院校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整体水平仍较为落后,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泉州高职院校学生排球课外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泉州高职院校学生排球课外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泉州高职院校对课余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低,排球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相对应提出一些建议和制定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排球运动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