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精神瑰宝,高校文化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工程。如何更好地通过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建构民族高校的文化景观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以审美与超越之心,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坚持校园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高校文化建设互渗共融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凯里学院为例,从诠释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地方资源与民族文化数字平台建设重大意义入手,阐述了凯里学院的地方资源与民族文化数字平台建设,进而对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地方资源与民族文化数字平台建设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将文化自信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以中国梦为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利用所在区域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的优势,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培养政治过硬的民族地区建设者,引导其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最具活力的一种文化,是高校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作为高校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文化良好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试图通过阐释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意义进行探究,并尝试为在高校中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部分高校是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区别于发达地区高校的明显特征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和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学生,这既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确立本土教学方式,研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发挥高校社会功能,开发民族民间产品,确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教学特色,以增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生存竞争力,并进一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俗旅游又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之一,它对于弘扬、保护、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发挥民族文化对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楚雄州彝族文化当中的民俗旅游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对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进行剖析,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价值,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东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4):112-114
社会成员对其自身利益的认识与反映国家整体利益的国家文化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别和矛盾.缩小这种差别和矛盾,需要从国家的意识形态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民性文化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道德教育是国民性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舆论宣传是国民性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国民性文化安全教育的广泛性,决定了文化安全教育制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时下国学正被全社会关注,大学图书馆也正参与其中。在普遍提倡国学教育的今天,图书馆做好国学导读尤为重要。试从国学的含义出发,在剖析大学图书馆国学导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实行国学导读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不仅是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科学地解读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吸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找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俄语农谚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俄罗斯民俗语言文化现象,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素,它与俄罗斯民族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国学指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但是近代以来,国学在内部挫折和外来文化的侵蚀之下,一蹶不振,所以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势在必行。中小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基础教育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其实施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政策措施,教学参与者应当行动起来,使国学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文化、文化国力与企业文化力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化三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就社会主义条件化与经济的密切联系而言,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演进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化是否发达,在综合国力中具体表现为化国力的大小,化国力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化力”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强烈地表现出来,化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化国力的增强也要从多方面进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企业化、商业化、技术化、金融化、生态经济化、节日化、化产业、化市场等经济化现象,丰富了现代经济化的内容,也推动了化国力的发展,在这些新的经济化现象中,企业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国力构成要素,对企业发展来说,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的新挑战,惟有大力开发企业化力,企业才能够救生存,图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炎帝文化与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泉,经过历代提炼、重铸,贯穿于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中。炎帝文化是时代精神形成的渊源和基础。炎帝首创农耕文化的实践,孕育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炎帝历经磨难的实绩,激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炎帝利民思想的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为民奉献精神;炎帝子孙的血脉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民族文化有雅俗之别,而礼则是传统雅文化的核心,是俗文化的升华。礼是不断演变和外向辐射的;礼与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礼不断外向辐射影响俗的变迁,俗则部分地不断上升为礼。雅与俗如果隔绝,就是民族文化衰败的前兆。在现代中国社会,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为雅文化与俗文化按照其自身固有的互动规律进行沟通创造条件,并积极促进之,从而达成民族文化的"自觉",来回应全球文化一体化带来的冲击,这是一个极其重大而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由西方社会主导和支配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其教育提出了挑战。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养成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对当前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扬、增强民族认同和借鉴、吸收外来文明有着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应从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渠道系统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推进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副刊刊载文艺作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和发展现状,生产出海外读者所需要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国家形象与民族认同的语言文化符号,进而通过传播展示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华侨华人的族群认同、归属感和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