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进行研究,同时融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本我、超我等心理学理论,对高加林的人生悲剧进行透视,挖掘特定年代人们心理的复杂性,从而得出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是由他复杂的社会心理造成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路遥的《人生》主要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年群体普遍遭遇到的奋斗悲剧。路遥先生虽然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现实,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倾向的为这些青年设置了人生目标、追求的途径以及遭遇挫折后的何去何从,文章试图将巧珍放到与高加林同样的社会青年位置去谈这个人物在作者的男性话语下所受的局限,即走不出去的"围城"。  相似文献   

3.
张永洁 《华章》2007,(4):125-125
本文从人生的视角解读电影《人生》,从"内我"与"外我"的困惑,人生的两难选择,人生的荒诞性等三方面分析电影《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从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的一部名篇。自从《人生》发表以来,分析高加林人物形象、阐释城乡二元对立等的学术类的文章已俯拾皆是,笔者以大马河桥来分析高加林的几起几伏。大马河桥在小说《人生》中多次出现,作者重点描写的有四次:巧珍在桥上等高加林卖馍返回、高加林在桥上等巧珍"卖馍"回来,高加林送巧珍红头巾,高加林与巧珍分手,高加林工作被查回村时路过此桥时感慨颇多。笔者以为,大马河桥不但见证了高加林的起起伏伏,同时桥也隐含了更深层的含义,诸如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对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倩 《上海教育》2013,(15):24-28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铺天盖地的招生信息、五花八门的高校专业,让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眼花缭乱、无从着手。大学该怎么选?专业又该怎么选?如何跨出自己"职业梦想"的关键一步?很多孩子迷失在这人生抉择的岔路口。临时去听关于填报  相似文献   

6.
路遥《人生》叙述了处于特殊社会结构"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青年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包括事业悲剧和爱情悲剧两个方面。通过高加林社会角色的错位即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矛盾冲突来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可以看到在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他的人生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7.
在《人生》所描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里,巧珍以火般的热情和水般的温柔包容高加林.可她的爱情最终是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原因在于她和高加林之间爱情基础的薄弱、阶层差距,也在于她自身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8.
《人生》在八十年代初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读者的态度从对高加林离乡的批判到对作者"恋土情节"的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本文试通过对高加林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处境的分析,探讨当今农村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生》是路遥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在社会转型期,从农村走向县城,并与刘巧珍、黄亚萍情感纠葛之间的人生故事。本文将着眼于主人公高加林人生悲剧背后的时代因素、爱情因素以及性格因素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红煤》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农村知识青年进城受挫,最终回归乡土的故事。但由于创作年代不同,两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迥然不同。在乡村中,《人生》中的高加林显得"格格不入",而《红煤》中的宋长玉却"大有作为"。在与乡村女性的恋爱关系中,高加林出于感情的原因是一个背叛者,而宋长玉却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将爱情当做获得利益的筹码。在对待乡土的情感方面,高加林将乡土视为精神家园,而宋长玉则将其视为财富乐园。  相似文献   

11.
人生,作为青年个体的人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事业和爱情。《人生》中的高加林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以悲剧而告终。《人生》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深入挖掘了造成高加林  相似文献   

12.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使他的这些追求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认真分析小说,可以发现造成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他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路遥的创作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陕北特有的黄土地文化既影响了路遥的文化性格也影响了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出,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深深影响了高加林形象的塑造。陕北特有的文化环境,使高加林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黄土"情结。  相似文献   

14.
似乎还没有结束痛苦的孕育过程,他便满头大开地从人生的沟沟坎坎里走出来,疲惫不堪地站到人们面前。他叫高加林,是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对于高加林的人生悲剧的性质,评论界众说纷法,有人说高加林是狂热的人个主义者,咎由自取;有人说高加林的悲剧是社会内部的邪恶势力造成的;也有人说他的悲剧是社会复杂矛盾的必然结果—…·,这似乎成了文艺理论界一个颇富争议而又难有定论的论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些粗浅的探索。让我们来看看高加林颇富戏剧性(自然这出戏是悲剧)的人生历程。作品是从大队书记为安插自己的儿子而下掉…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生>中黄亚萍对高加林既像保尔、又像于连这一评价,研究者更多地看到加林与于连的相似性,而几乎没有注意到在加林和保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保尔作为路遥所特别喜欢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自然会影响到路遥笔下人物的塑造,使加林带有了和保尔相似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交叉地带”既是一个矛盾地带,也是一个流动地带。这里的青年较早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渴望到城市发展,但是由于受社会限制,他们无法离开农村。《人生》展现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命运起伏,反映社会制度的局限性,肯定了高加林的自我奋斗精神。反观现今,青年亟需高加林式的奋斗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使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小说《人生》的爱情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小说《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与刘巧珍和黄亚萍的爱情,从结果来看都是悲剧。高加林与刘巧珍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文化上的差异和环境的变化。高加林与黄亚萍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人生》是一部在社会上引起过广泛影响的优秀中篇小说。文章从剖析高加林形象的人生轨迹入手,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正确挟择人生道路的问题,探讨了社会应该如何善待和引导像高加林这样有理想抱负、有才华、肯吃苦却还不够完美的青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臧宗福 《现代语文》2009,(10):130-131
路遥的小说《人生》当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是一出悲剧。悲剧的发生与其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选择有主要关系,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高加林和刘巧珍爱情悲剧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进一步思索。  相似文献   

20.
在《人生》所描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里,巧珍以火般的热情和水般的温柔包容高加林。可她的爱情最终是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原因在于她和高加林之间爱情基础的薄弱、阶层差距,也在于她自身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