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0—2013年咸阳地区12县(区)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4 a咸阳市汛期(5—10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 a来咸阳市汛期降水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前汛期、主汛期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秋汛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54 a咸阳市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25 a,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主要周期是7 a,70年代后期至2010年8 a周期显著。6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主要周期为准4a。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4,(4):10-14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气温、降水量、径流量数据和NCAR-CCM3、CSIRO_MK3和ECHAM5/MPIOM三个气候模式数据对该流域气候变化和淮河干流径流量进行预估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上,春秋两季气温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暖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1958-2007年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预估表明,淮河流域未来气温增幅明显,2011-2060年间三模式平均增温相对1961-1990年距平达2.61℃,降水相对1961-1990年距平变幅达-84.6至168.0mm之间波动,相对1958-2007年观测期淮河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2011-2060年淮河径流量可能存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安徽省15个气象站点1955—2019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ArcGIS克里金插值、Mann-Kendal(M-K)检验、气候倾向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降水量、蒸散量和干湿指数H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65a干湿指数HI和降水量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而蒸散量呈下降趋势;从年内变化来看:降水量和蒸散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在6-7月份处于峰值且为单峰型,而干湿指数HI则表现为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冬季,而秋季最小;从年代际变化来看,研究区降水量和蒸散量呈上升趋势,而干湿指数HI呈缓慢上升趋势;研究区内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北部干燥、南部湿润的格局,其中南部呈以黄山为湿润中心向四周逐渐干燥的格局.相对湿度与干湿指数HI为正相关且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平均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成都市1981-2010年降水资料,对成都市近30年降水时间变化量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降水量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十年下降速率加快;降水时间序列存在三个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6a、12a和19.5a,其中振荡能量最强大的主周期是19.5a.  相似文献   

6.
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龙川江流域1960—2008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周期性分析,通过小波方差确定径流序列的主要周期,并根据径流主周期对未来径流量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径流量变化的时间尺度为6a、20a和12a,其中12a的周期振荡最强,为径流量变化主周期;依据主周期的变化趋势,预测2009年前后龙川江流域年径流量将偏多,大约在2010—2020年径流量将偏少。因此,小波分析可以用来进行水资源量的趋势分析,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未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原经济区24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Theil指数、Cv系数、Nich指数、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率、GIS空间分析方法、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序变化特征与空间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区内各市的土地经济密度变化差异明显,土地密度变化率呈现波动起伏,略有下降的趋势;(2)区域内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格局呈现中心—外围模式,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出现集聚效应,豫南、豫东和外围区发展速度较慢;(3)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随城市化率的提高、科技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交通区位的改善,土地的经济效益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利用达坂城气象站1981-2010年逐年气温、降水和大风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气温、降水及大风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3℃/10a,年1内气温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秋季增温明显,春夏季次之;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44mm/10a,气候变湿显著,降水年际变率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气温在1991年发生一次突变,变暖趋势显著,降水在1986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过程;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呈现波动下降过程,大风日数线性趋向率为-30.5d/10a,平均风速递减率为-0.76(m/s)/10a,春季大风发生频率最高,为33%,静风频率为10.32%;主导风向以偏西风(WNW)和东南风(SE)为主。  相似文献   

9.
选取四川盆地1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和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对近40年来四川盆地气温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从年平均气温来看,三种气温的年平均值,四川盆地都以增温的趋势为主,增幅分别是0.027℃/10a、0.007℃/10a和0.036℃/10a,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2)在20世纪60、70年代气温逐渐降低,80年代是气温的低值区,80年代后期气温逐渐升高,90年代升温明显;而降水60、70年代降水量较多,但已经出现了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量减少.(3)从季平均气温来看,春夏季三种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季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最大为-0.08℃/10a;秋冬季三种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大为0.15℃/10a.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兰州市2004~2021年的气温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兰州市气温的不同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气温变化的突变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2004~2021年气温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倾向率为0.442℃/10a,高于中国1951年至2021年地表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0.26℃/10a。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0.552℃/10a),其次为春季(0.46℃/10a),均超过了年平均气温倾向率。近18a,兰州市年平均气温在2012年发生突变,春季与冬季同样在2012年出现气温突变,夏季气温突变出现在2012年之后,秋季发生在2004年。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对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2006—2010年)中国16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是其波动的主要原因;2006—2010年16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都提高了,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要低于其他商业银行,其技术效率的下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保山市气象站43年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隆阳区年降水的时间序列特征。得出以下结论:自1959~2001年保山隆阳区年降水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降水变化经历了1963~1970年逐渐上升,1971~1987年下降,1988年后迅速上升3个阶段。从降水年代际变化情况来看,该降水序列表现出不稳定的5~7年周期。降水年际波动幅度在1975.1980年和1991~1996年两段时期较小,但波动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能源现状、能源发展水平、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等问题,以美国加州(CA),亚利桑那州(AZ),新墨西哥州(NM)和得克萨斯州(TX)为例,采用描述统计、模糊综合评价、时间序列预测、指数平滑预测、灰色预测等方法,运用MATLAB、LINGO软件分别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级识别模型、单项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等进行分析,发现四个州能源发展水平皆呈上升趋势,TX能源发展状况最佳; 2009年之后,各州能源发展水平都呈稳步上升趋势,到2025年,得克萨斯州(TX)和美国加州(CA)略高于新墨西哥州(NM)和亚利桑那州(AZ); 2025年到2050年,能源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美国加州(CA)能源发展水平最高,得克萨斯州(TX)次高,亚利桑那州(AZ)较低,新墨西哥州(NM)最低。  相似文献   

14.
于2015年3月至8月研究南漪湖不同湖区春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与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漪湖东西湖区叶绿素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逐月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东湖区的叶绿素a浓度与各理化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西湖区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TN)、总磷(TP)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理化因子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长期以来估值与盈利的变化存在四种组合:估值上升和盈利上升(大牛市)、估值下降和盈利下降(大熊市)、估值下降和盈利上升(平衡向下)以及估值上升和盈利下降(平衡向上)。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上估值的波动频率和幅度要远远超越盈利的波动频率和幅度,因此,中国证券市场的基本运行方向依靠估值水平的变化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岷江流域近52年(1961-2012)的径流与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变换、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岷江流域径流、气温、降水等主要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52年来岷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增加,年均降水量以20.18 mm/10 a的速率减少,区域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明显.(2)岷江流域多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0.38×108m3/10 a,流域径流量在1968年左右出现减少突变,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径流量增加,1993年左右又发生一次减少突变,径流显著减少.(3)通过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转换分析发现,岷江流域径流量主要存在69 a的年际周期、17 a和28 a的年代际周期,径流量总体特征是向干枯化趋势发展.(4)通过年径流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区域降水量是影响岷江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子,在该流域降水量减小的背景下,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小;流域径流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61—2015年贵州省中西部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插值法和小波分析法等研究了贵州省中西部地区初、终霜及霜期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贵州省中西部地区霜的变化大致呈初霜延迟、终霜提前、霜期缩短趋势。各站点初、终霜及霜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性,各站点初霜日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正相关,终霜日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负相关,霜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且部分地区相关性显著。初霜变化时间尺度存在周期震荡中心为28a,终霜变化无明显震荡周期,霜期变化时间周期震荡中心为13a。  相似文献   

18.
极端事件或极值事件脱离了自身的正常演化状态,是系统演化的极端状态或系统受到外界扰动而导致的异常状态.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法得到的指数是衡量系统在某一时间尺度内演化的长程相关性的参数,系数的长程相关性不受极端事件的影响或影响很小.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确定极端事件的阈值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将 DFA 方法及基于 DFA 方法确定极端事件的阈值引入对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黑龙江省2013—2017年统计数据,基于DPSIR模型选择15个指标构成评估系统,应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作出综合分析评估。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13—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从标准层来看,驱动力子系统波动幅度较大,压力子系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状态子系统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影响子系统呈下降趋势,响应子系统先增大后减小。从障碍度来看,影响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分为两个阶段,2013—2015年为氨氮排放强度、COD排放强度;2016—2017年为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1~1990年梅州市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梅州市气温、降水等气候指标的特征与变化。分析表明:上世纪50~80年代梅州市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31℃/10e。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夏季变暖趋势最明显。根据这40年砖暖波动情况,可将梅州市气候划分成蕊个冷期两个暖期;历年降水量则呈上升趋势,多年降水倾向率为14.635mm/10a。春、夏、秋、冬各季节降水变化亦呈上升趋势。按照年降水波动变化,可将梅州降水分为两个多雨期与两个少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