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们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立场是一贯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相统一的,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这个“集中体现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这个“主要来源和根基”主要表现在“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上。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以党性引领方向。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文摘     
《视听界》1989,(5)
“人民性”同党性相对立的错误所在 9月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余自牧文章——“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政治方向”。文章谈到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应该是统一的,党性与人民性也应该是统一的。把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对立起来,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以为人民可以离开党,可以单纯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和李瑞环同志于1989年11月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深刻地批判了“人民性高于党性”、将人民性和党性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新闻的党性同新闻的人民性,两者是一致的”。应该说这两个讲话已为近十多年来我国新闻界关于党性和人民性问题的争论作出了正确的结论。然而,真正从理论上弄清楚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相一致的观点,并求得共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些同志在批判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点之后,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否认新闻的人民性,从另一个角度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这也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工作的党性、"人民性"问题,是一个曾经激烈争论,中央对此有明确意见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新闻理论文章,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教材,仍在使用"人民性"  相似文献   

5.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但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特别是那种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不仅曲解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相互关系,而且对党的性质和使命造成了混淆甚至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6,(19):23-24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1.5万字的讲话.他的讲话阐述了七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标题是:“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再次提出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问题.习近平论述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1947年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7.
正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者才能明确方向、站稳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申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为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主流媒体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普遍认识到,坚定信心,从自身做起,发挥主流媒体正能量的重要性。在宣传工作上要真正实现党性  相似文献   

9.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党性相呼应,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党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直接从马列原典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概念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作为一组概念,从宏观上多呈现于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则从微观层面上对这组概念进行了具实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丁柏铨 《现代传播》2017,(11):56-60
从党性与人民性、党性与新闻传播规律、党性与特定主体创造性等三组关系切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观。习总书记在对以上三组关系的论述中都有精辟见解。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党性与新闻传播规律之间的关系,涉及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也还涉及党性与新闻内在规律的关系,强调党性但不能忽视新闻自身的规律性;党性对于特定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不是束缚而是动力,穆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和楷模。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社会科学界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新闻学组的讨论,于十月六日至十三日举行。参加讨论的有首都各新闻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代表,以及新闻界的一些老前辈、老报人,共五十多人。与会同志就三十年来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如何一致?有的同志在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问题的专题发言中,回顾了建国以来党报所经历的四个发展时期,即一九四九年到五六年,一九五七到六五年,一九六六到七六年,一九七六年到现在,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发言阐明了党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文摘     
《视听界》1989,(1)
展望中国新闻界莫如在《中国记者》发表的评论中对中国新闻界的前程作了展望。文章说: 改革中的中国新闻界还将继续喧闹下去。党性和人民性的论争,还会继续,但是改革的实践和深入,又向人们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一) 我们讨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时,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党性?什么是人民性?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人民性,大家意见比较一致。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马克思曾经指出: “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坚持新闻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一致性,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对于这项原则,我们的新闻传播者在理论认识上似乎并无异议,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新闻党性与人民性置于矛盾对立的位置上。比如,新闻界流传的顺口溜“大报抓导向,小报抓市场”,便隐含着对新闻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一致性的某种否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同志的认识与其实践并不一致呢?为了准确回答这一问题,就有必要对因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而引起的信息传播的深刻变化作一番考察。 我国的社会正处于双重转型时期,即由农业社会向…  相似文献   

16.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是澄清“喉舌论”已经过时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功能,牢固树立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观念,激发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澄清“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新闻工作的原则性。三是要澄清“新闻商品化”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产品不能商品化”的观念,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四是要澄清对西方“新闻自由”存在的糊涂思想,认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树立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7.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申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为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的心声指明了方向。广播电视从业者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宣传理念,用改革创新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广电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是1979年3月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新闻战线同全国其他战线一样,正在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着手清理“文化大革命”及其前后的经验教训。正如当时有的同志所说的那样:多年来的事实表明,党是犯过严重错误的,新闻工作本身也犯过严重错误,今后如何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然而,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个别同志在认识方法上仍然带有显见的片面性,在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  相似文献   

19.
夺得“金牌”的《新闻改革反思随笔》,用杂文笔法写理论文章,这个新的尝试是成功的。全文分五个小标题,各自论述了新闻理论论争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是五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带理论色彩的杂文。行文尖锐泼辣,思辨性、批判性、可读性兼而有之,全篇虽长达15,000字,一气读完而不觉其长。“党性人民性谁高大”一节,是新闻界论争的一个大问题,也仅以3000字了之,透辟地剖析了“党性包括人民性,又高于人民性”的道理,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又如“透明度的再透明”一节,多角  相似文献   

20.
本期发表的郑保卫同志的文章《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与党报思想》,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早期的人民报刊思想与他后来的党报思想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还谈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我们认为,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寻求真理是没有止境的。对这个问题还可深入地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