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前后,安徽省的留学教育有其宏观背景。安徽省于30年代前后制订了相关留学政策并强调留学管理。30年代前后的安徽留学教育呈现出一些特点:留学生数量不多,但在全国并不落后;自费生多于公费生;男生多于女生;留学生生源籍贯集中在合肥、桐城、歙县等少数文化和教育发达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晚清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美和留欧教育开启了留学教育之风。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留学教育是它对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局派遣的留欧学生是晚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开展及分析留美与留欧教育二者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对留学教育的评价,进而引起对当今留学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最新的统计显示,中国在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总数为46万人。出国真的是那么诱人吗?留学真的就前途无量吗?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最新的统计显示,中国在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总数为46 万人。出国真的是那么诱人吗?留学真的就前途无量吗?  相似文献   

6.
发挥留学生作用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教育,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为人瞩目的新型的留学生知识群体。这个群体在20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30年代前后大体形成,四五十年代有所进展,近20年逐步壮大,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回顾历史,面对现实,特别是和国家乃至家庭及社会对留学教育的投入相比,留学生的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一 历史的回顾 留学生的作用能否发挥,关键是两方面:一是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二是使用留学生的政策和客观环境是否合理和行之有效。特…  相似文献   

7.
提起留学,相信有不少人都会首选欧洲,那么欧洲真的是留学的胜地吗?2005年,中国留学生在欧洲的现状到底如何呢?英国:自费学习成主流在英国,中国大陆学生已逐渐成为除欧盟外的第二大留学群体。20世纪90年代初,全英的中国大陆学生不过两三千人。但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学生剧增,2003—2004年,在英高校注册的中国学生已增至4.5万人。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估计,若把  相似文献   

8.
近年,留学奥地利正日益成为中国留学生的新选择。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去奥地利留学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奥地利为何吸引如此多的中国学生?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公立大学免交学费:奥地利几乎所有的公立高等院校,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包括中国留学生都实行免学费的教育,这一点与他的邻国德国相近,但奥地利的大学的优势是无需参加德福考试。  相似文献   

9.
曹靓 《历史学习》2004,(10):5-5
《历史学习》2003年第10期刊登了雷老师《浅析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的原因》一文,文章对广大中国学生负笈东渡留学日本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分析。但留学日本和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本应是问题的主、客观两个方面,而文章对后者没有提及。为使广大读者对20世纪初负笈东渡留学日本这一历史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笔者愿就后一原因做一简要补充说明。从表面上看,20世纪初日本政府广泛吸收中国留学生,公开宣扬是为了中日睦邻,倍敦友谊。而实际上,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推行军…  相似文献   

10.
陈东阳  哈巍 《教育与经济》2021,(2):13-20,39
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有关来华留学教育的经济红利还有待深入讨论.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积累方面的比较优势,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进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基于1999-201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出口还是进口方向,来华留学教育均表现出了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出口方向的影响更为明显.分项目来看,非学历项目的影响要大于学历项目.这一研究发现对于调整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留学教育奖助体系、提升高校教学培养质量、培育来华留学跨国网络有着积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来自海外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回到祖(籍)国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应大力发展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并通过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凝聚世界侨心。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应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研究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全面把握华侨华人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培养华侨华人学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高度,把华侨华人学生培养好。三是要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华侨华人学生对祖(籍)国的感情,从而起到凝聚侨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ways to enhance overseas Chinese graduate employability by taking Finnish-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graduates as an example. In so doing, it understands that graduate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is a joint effort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cluding students, graduates, academics, program coordinators, employers, and policymakers. Accordingly, it provides argu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how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these graduates in terms of the labor market context, employers’ beliefs and action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udent/graduate commitment. It also points out two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overseas Chinese graduates as well as their educational providers, which are linked respectively to gaps between what graduates acquir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what is required in the labor market, as well as gaps from the employers’ perspective: areas where employers need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universities and catch up with new ideas generated by them.  相似文献   

13.
侨校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侨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华侨大学为例,从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出发,分析境外生的思想特点,探索其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而探索建立起一套较为适合侨校校情的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烹饪留学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烹饪留学生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及进一步推动烹饪留学生教育事业,能扩大来华高等烹饪专业留学生规模,并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华裔留学生思想特点,提出了华裔留学生思想教育若干建议。认为华裔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应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切实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其民族意识和民族特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境外生的学生社区工作成效一直是侨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存在的基本问题入手,构建境外生社区管理工作基本原则,从多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境外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探析提高境外生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发展华文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能否做出高回报的海外高等教育决策,与他们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了解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对全国东中西7个城市12961名高三学生所做的“留学海外高等教育的看法和意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高中生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以及可能影响这种重视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普遍重视海外高校的质量信息。同时,在各种因素中,不同留学付费方式、留学国家和专业选择偏好,以及学生个人特征(如家庭居住地特点、学业自评水平)因素,对学生对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自费出国留学成为我国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门方式。出国留学热在我国的持续升温有其特定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在享受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暴露出方方面面让人忧虑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生活与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对自费出国留学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丰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导入特色地域文化、帮助留学生重构社会支持网等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20.
清末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在日中国留学生教育史上的重要问题。拟从历史背景,教育学校,教育管理入手来探讨该时期在日中国留学生教育的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