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问题:“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l米”、“大卡车载重15千克”……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上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王少平 《教书育人》2007,(12):42-42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数乘法的练习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0元买0.75千克香蕉,钱够不够?”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而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也附和赞同甲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4期中秦家华老师的《课堂因意外而精彩》一文,感受颇深。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9页第7题的结果是53.38,用“四舍五入”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都约等于53,所以很容易使人误以为这里是用了“四舍五入”法。因此,秦老师认为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1升可装柴油0.85千克”改成“0.9千克”,结果就是56.52,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并根据“去尾法”取近似值。  相似文献   

4.
在一节小数乘法练习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元买0.75千克香蕉,够不够?”经过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5.
在上“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形油桶,内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5分米.如果每升柴油重0.85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学生经过计算以后,却得出了两种答案:一种是59千克,另一种是58千克.持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持第二种答案.双方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对方的答案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好让双方陈述理由.持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说“:得数的精确值是58.718千克,因为题目要求保留整千克数,所以用四舍五入法精确为59千克.”持第二种答案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教室里的练习课上,还是在办公室里的补差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喊:“快点把这些题做完。”、“快点把作业订正完,就剩下你没做好了。”催促学生“迅速”达到老师的要求。然而,事与愿违,学生照样慢吞吞,令老师无可奈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催促语言强调了学生的弱点,挫折了学生的自尊,反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比如: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自暴自弃;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的感觉等等。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等等学生呢?等,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些答案:“五年级共栽了45棵树”,“1克=1000千克”,“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0.5千克”,“小明今年105岁,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小红每分钟走1米”……对于这类司空见惯的错误,教师往往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即使是文盲也能看出这些答案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可我们一个在小学阶段已学了五、六年的学生却做出了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联系实际想一想,怎么这点“数”也没有!对于这些错误,我们教师一般会认为学生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并且从此入手去解决问题,而很少去研究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其实这是…  相似文献   

8.
写故事可以不拘一格,解应用题可是有“格式”的。但今天的数学课上却出现了“异端,而且台下还坐了许多听课老师。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一批梨,每筐装48千克,正好装53个筐,现在只有48个筐,要把梨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 很快,学生想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用现在每童装的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装的千克数,列式为: 48 ×53+48-48。2、用原来比现在多装的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列式为: 48 ×(53- 48) ÷ 48。 这的,一位同学眼睛一眨巴,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  相似文献   

9.
黄春梅 《考试周刊》2011,(74):172-172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法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是要求学生参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硬性要求学生参与.就会让学生感觉参与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背离了新课程理念.必然后患无穷。我根据某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有位教师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出了这样一个例题: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7.56元,王成买1.4千克,李勇买1.6千克。两人应各付多少元钱?  相似文献   

11.
于杰 《内蒙古教育》2005,(11):44-44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及至感情。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算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呢?其途径之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比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求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求哪些物体分别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相似文献   

12.
何谓“整体把握、关键突破”?就是说不论是教学两步应用题或者教学三步应用题 ,都要从整体上抓住关键的基本数量关系 ,进行突破 ,从而布列方程解题。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题就不至于有“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觉 ,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 ,卖出7袋以后 ,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袋饺子粉?”所列的数量关系式 :每袋的重量×原有的袋数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千克x袋5千克7袋40千克以上关系式中虽然将条件和问题一一列出 ,进行逐个分析 ,但用这种方法显得烦琐 ,也不易…  相似文献   

13.
薛芳 《山东教育》2002,(25):51-5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第四册第四单元42、43页“千克的初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通过一掂,称一称,看一看等实际操作活,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2.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通称体重和书包以及小黑板的重量,进步认识千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千克的多知识,到底1千克有多重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千克重沙子,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下,试试到有多重?(小组活动,轮流掂1千克重的沙子)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  相似文献   

14.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些答案:“1000千米=1米”、“冬冬今年210岁,冬冬的爸爸今年26岁”、“蜗牛每分钟爬1千米”……对于这类司空见惯的错误,教师往往感到又好气又好笑。我们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联系实际想一想,怎么这点“数”也没有。实质上,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造成的。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分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如此荒唐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类似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可见我们的学生数感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18.
蒋蓉 《现代教学》2007,(5):30-31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学生“我感觉是这样”或“我想大概是这样”的回答,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给爱心加分     
一年级学生毛毛参加数学测验,试卷上只有一道题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一分。这是一道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一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学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打动老师的是毛毛的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0.
在上“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形油桶,内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5分米。如果每升柴油重0.85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