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辞书是标准书。为了鼓励辞书出版,整顿辞书出版秩序,提高辞书质量,进一步繁荣辞书出版事业,新闻出版署设立了国家辞书最高奖——中国辞书奖。 首届中国辞书奖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辞书协会承办。于1995年7月20日在哈尔滨揭晓、颁奖(一等奖5种、二等奖17种、三等奖25种,共47种)。此届获奖辞书,加上首届国家图书奖的获奖辞书,基本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辞书事业发展面貌的主流。 本刊刊发一组首届中国辞书奖评审文章,着重分析了辞书出版现状与趋势,旨在为进一步做好辞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提共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辞书出版空前繁荣,一批大、中型辞书正在编纂出版。这些辞书中,各类专科辞书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我国学者编纂的辞书和翻译的辞书比例越来越大,少数民族文字的辞书出版也越来越多。这自然是我国辞书出版工作发展的一个表现。但是,辞书出版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品种重复。翻阅1979年以来出版的辞书,仅成语类词典就达一百三十余种,今年各个出版社的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维护读者权益,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特制定《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一、辞书包括语文类辞书、专科类辞书、综合类辞书。专科类辞书根据专业分工原则,继续由相应的专业出版社出版。语文类辞书中少数民族文字与汉语对照辞书由各民族出版社负责出版。本《规  相似文献   

4.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5.
业界关注     
总署规定: 不许超范围出版辞书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的辞书主要是“除专科类辞书、少数民族文字与汉语对照辞书以外的辞书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6.
辞书是供人们查检、为人们解疑释惑的工具书,提高辞书出版质量,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出版者,如果把出版辞书与出版一般图书相等同,不了解辞书出版的特点,就可能忽略某些特殊环节,而影响辞书出版质量。在辞书出版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殊环节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
文心 《编辑之友》2003,(6):13-14
辞书是无声的老师,辞书是评判知识是否正确的准绳,辞书是人们学习、成长的好帮手。辞书出版是整个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辞书出版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困惑,笔者采访了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李伟国先生。文心:李社长,您是中国辞书学会的副会长,又是最权威的大型辞书《辞海》的副主编,亲自主持了1999年版《辞海》的修订出版工作。请问,您认为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呢?李社长:现在的辞书出版,应该说总体的发展态势还是比较好的,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辞书市场上出现的仿冒辞书、劣质辞书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制定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并宣布于2006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指出,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同时,为配合《规定》的实施,总署今年还将做好两项配套措施: 1.对辞书的品质进行检查对原先没有辞书出版业务许可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辞书,都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出版管理部门进行品质检查,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以来,我国辞书出版在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选题思路,注重提高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辞书;尽管名不副实的辞书有所泛滥,但辞书整体水平明显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出版各类辞书达330余种(科技辞书不在计),呈现出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政治类辞书出版受到重视。两年来,政治类辞书共出版了40多种,其中不少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尤其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配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学哲学以及国情、社会主义教育等需要,出版了一些有时代影响的辞书,而且这些辞书从总体上看,在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上有较明显的提高。突出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辞书出版工作是我国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36年来共出版各类辞书3150余种。其间在工作中有兴盛,也有衰败;有顺利,也有坎坷。在这里,回顾一下辞书出版工作的历程,特别是总结一下原国家出版局1975年5月制订的第一个全国辞书编纂出版规划(1975年至1985年)以来的工作,分析一下辞书出版工作的现状,展望一下辞书出版工作的未来,是必要的,有益的。 (一) 1975年,我国正处于“四人帮”横行之时。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出版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辞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也几乎  相似文献   

11.
了解辞书出版现状的一个简单、便捷途径,是直接到书店查阅在架销售的图书.书店未能采购某部辞书或者某部辞书已经售罄的情形.当然会使调查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辞书出版信息.但于目标定位为了解辞书出版线索、辞书畅销与滞销行情、辞书出版选题格局与侧重面等的随机调查而言,借助对上架辞书的观察,仍是现实、有效的手段.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等设有辞书专柜,其在架辞书对辞书出版、销售的现状具有代表性,同时能为新出辞书的选题设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田颂云 《出版科学》2009,17(5):100-102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的重镇,一向以辞书出版闻名.近代商务印书馆辞书出版对我国当代辞书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仗群才的团队精神、严谨的质量意识和灵活的经营策略.这种辞书出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需要每一位辞书出版工作者坚守.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辞书出版的宏观监管与市场规范(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辞典之为典,在其对国民教育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非同凡响。保证辞书质量,提高辞书出版水平,就是维护辞典之为典的严肃性。新中国辞书出版从无到有,从短缺到繁荣,仅用了短短50年。辞书出版的繁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辞书出版的繁荣,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促进了辞书出版机制和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最近10年,辞书从编纂理论到应用技术,从出版主体到读者对象,从销售渠道到市场环境,较之以往都出现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辞书出版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盗跖横行、劣品充斥…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三次辞书出版规划.2013年的“第三次全国辞书出版规划”目标是建设辞书强国.要建设辞书强国,首先要在积极借鉴外国辞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我国本土辞书理论,其次要借出版企业进入市场之际培育良性发展的辞书业,第三应依托中国辞书学会等机构积极培养人才,从而尽快实现辞书强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给学生开设了一门“中文工具书”课程;并组织学生就“目前我国辞书编纂出版的成就及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发表了很多见解,既肯定了近年来辞书编纂出版的成就,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还对我国辞书出版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现归纳整理如下:一、辞书出版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1.种类繁多,数量空前。198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出版辞书300-400种,这是  相似文献   

16.
李亚明 《编辑学报》2000,12(2):87-90
辞书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随着国家辞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图书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制订一整套刮书出版工作规范及辞书质量检验和评价标准,日显必要而可行,本文试图建立由刮书编辑出版责任机制,辞书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构成的辞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1975年广州第一次辞书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以来,辞书的出版工作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把辞书的出版情况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分成几个阶段,稍加比较便可以一目了然。从1900年到1949年,计50年,共出版辞典320部;从1949年到1979年,计30年,共出版辞典890部;从1980年到1988年,只有七八年,总共出版辞典3080部,开创了辞书出版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兴旺局面。概括起来,能不能说有这样10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大型辞书出版的品种显著增多;基本学科大体上都有了自己的专科辞典;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11月在成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辞书编纂出版规划会议。会议交流了辞书编辑出版经验,讨论了第二次全国辞书编纂出版规划(草案)。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刘杲、图书管理局局长杨牧之分别在开幕式上和闭幕式上讲了话。这次规划草案项目比1975年在广州讨论制订的中外语文辞书编写出版规划草案,项目有所扩大,它包括中外语文辞书、专科辞书(社会科学专科辞典、科技辞典)、少数民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辞书出版由粗放型进一步向集约型转化。20世纪后20年,我国辞书出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推出的辞书就有8 000多种,是前80年的8倍。辞书品种的日益丰富,极大地拓宽了图书市场,基本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并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辞书出版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一些跟风出版的辞书滞销、积压。为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读者的需求,不少出版社已经开始注重精品辞书的锻造,一批优秀辞书相继脱颖而出,如《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辞源》(修订本)、《…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辞书研究》编辑部发起和组织的全国辞书研讨会3月在沪举行。这是辞书学界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会议就辞书学一般理论及辞书学理论对编纂出版工作的指导作用进行了研讨。与会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当前的辞书出版工作。一方面,目前辞书出版呈现一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存在着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