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协调好三方关系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家庭与学校的协调是通过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来实现的.家访、家长会、"家校通"都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家庭、学校、社会,是教育子女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环节,而家庭则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家庭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绝不能低估它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教育者——班主任,更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理应与家长主动沟通,使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只有坚持这样做,对学生的成长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法、观察学习的角度与教师存在着种种差异,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时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班级教育任务的完成。为了妥善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沟通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飞  杨坤 《中国教师》2006,(8):63-64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忽略哪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由于其身心发展水平及社会生活经验,总要先于子女,这就决定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子女,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通过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使他们在家里成为好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社会成为好公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设出道路。所以如何有效地同家长进行沟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为前提,信任和尊重是与家长沟通的保障由于独生子女在我国社…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学校。本文着重论述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关注孩子言行,及时与家长联系;信任、尊重家长;把握好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让老师与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下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做了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从三个方面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协调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家长会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联系的一个好的形式。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如果会开得好,它的确能够起到老师与家长达到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地发布考试成绩和向家长揭学生的短,忽略对学生成长的展示,不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造成家庭对学校教育抵触的恶性心理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9.
不知打什么时候开始,学校里流行起小学生每天的作业要给家长签字的做法。起初也许是从每五周发一次的《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要求家长阅后签字得到的启发(其目的是明确的,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以便沟通学生情况,互相配合教育),发展到学生每次考试和测验的卷子要给家长签字,最后就演变成每天的作业都要家长签字了。学生的作业要家长签字,无非有两个意图:一个是  相似文献   

10.
白瀚 《陕西教育》2008,(7):100-10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与家庭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就显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是教育学生的好方法,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开通家庭学校热线电话,甚至也有学校在网上让老师和家长通过网络聊天的形式进行交流。那么,  相似文献   

12.
刘金燕 《教师》2011,(36):19-19
"校讯通"的开通,为学校与家长架起了一座快速沟通的桥梁,提供了一个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孩子的平台,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和谐沟通,也方便了学校、老师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而面对当下众多的"独二代"家长,需要班主任分析这个家长群体的特点,探索与"独二代"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以平等的原则与家长沟通;利用多种灵活的沟通手段与家长进行常态化沟通;创新家长会形式,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开展主题式交流沙龙,让每一位家长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雪 《宁夏教育》2008,(10):30-30
实践证明,学校与家庭配合密切、协调,学生就能全面发展;班主任善于做好家长的工作,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显著。因此,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也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家访     
家访是协调学校与家庭的一种方式,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做法。家访的目的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及学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作为班主任,不只是担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还需要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而家长会正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有效形式。可如今一说到家长会,学生会畏缩,家长会头疼,部分教师也感到无奈。究其原因,是我们错误地把家长会定位为告状会、揭短会、批斗会。接到家长会通知,子女成绩好的家长还会欣然前往,  相似文献   

17.
家长联系卡是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情况、为学生家长提供家教知识和方法、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沟通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运用好家长联系卡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如何才能运用好家长联系卡呢?一、突出...  相似文献   

18.
家校合作是立体教育网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与每一个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支持学校工作,配合班主任共同搞好班级建设和管理。那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  相似文献   

19.
老师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得到家长的有力配合。但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却有可能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情况。本文认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老师对家长的尊重程度不够有关。老师除了爱每一个孩子之外,更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家庭和学校联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好下一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学生平稳地度过小升初这一关键期,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携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