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俊  童燕 《学语文》2010,(4):21-21
新课程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高二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就是为此设计的。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该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对于提升人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语文又是一门文化,许多语文课文都是从优秀的中华典籍中遴选出来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最好的文化载体。唐诗、宋词,以及各种寓言故事,都充满深刻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寓意,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本文旨在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要素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可见,"联系着教"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统编教材的新常态。一、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联统编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双线组元"。其中,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相似文献   

4.
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教学。所以说,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语文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包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知识分子无不受其惠泽,从中汲取营养,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句话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一、挖掘蕴藏在高中语文课文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有思想有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养分。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主动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透视传统节日文化逐渐被遗忘的现状,追根溯源,寻找传统节日文化感知缺失的原因。结合语文课程具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性特点和语文教师需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尝试把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教学,着重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相似文献   

12.
朱红珍 《教师》2019,(4):45-4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礼敬文化始终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典范和内在素养的集中写照。而语文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优秀礼敬文化的历史使命。优秀传统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能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的人文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化的优秀人才。文章主要从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方法,为全面有效地提升礼敬文化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渗透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基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势必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重语言、轻人文,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古诗词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且韵律性强,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传统儿童语文及修养启蒙教育的重要题材,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行,而且现实意义重大。文章就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十分深广。语文教学必须把握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得以感染,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体会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些话都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博爱、宽容、责任等优秀传统人文思想融入其中,对于中职学生发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力伟 《考试周刊》2013,(56):38-3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重语言、轻人文,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古诗词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且韵律性强,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传统儿童语文及修养启蒙教育的重要题材,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行,而且现实意义重大.文章就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职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不仅要传授高职学生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高职语文教学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下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高职语文教学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文章具体围绕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探讨,为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