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高中生》2009,(23):22-22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由于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没有主动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让资助者寒心,因此资助者决定取消对他们的资助。那么受助贫困生到底该不该感恩呢?  相似文献   

2.
近日,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主办方宣布:5名受助过一年的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相似文献   

3.
【事例一】2007年8月在湖北省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原来该市总工会曾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     
在时下的中小学校园里,一股拜金主义的奢侈风越刮越厉害。"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孩子们互相攀比,"一掷千金"大把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购买"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名牌衣裤和鞋子;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  相似文献   

5.
[案例]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住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时间,关于感恩的争论沸沸扬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感恩?需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怎么进行感恩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再次被揪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保障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受助群体,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然而,笔者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发现,部分受助学生在生活上脱贫了,但在精神上还没有"脱贫"。他们在享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自强自立的主动性不强,感恩意识欠缺,只懂索取不懂回报,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感恩教育急待加强。本文分析了内观疗法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探索了内观疗法理念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旨在深入学生内心,培养其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大,各大高校普遍都建立起了一整套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受助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阐述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讨论和分析导致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提出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权利与义务"是现代公民最为本质的价值意识与行为.在实现资助主体与受助客体平等的基础上,明确资助主体与受助客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和意识、推动学生资助法制化和建立科学有效的义务约束机制,继而构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实现资助主体与受助客体的独立与平等、资助主体道德的完善和受助客体尊严的实现、规范资助主体与受助客体行为.  相似文献   

9.
某报曾刊出一篇题为《受助学子为何难说"谢"》的文章,讲的是西部地区一媒体组织捐资助学活动,使1000多名学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几年下来,"没有一人通过电话或书信与他们联系,更没有人通过他们向捐款人士表达感谢之情."据此作者认为"一些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8,(11):12-12
据报道,一家企业在给予43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助学捐赠时曾提出要求,受助者必须汇报学习成绩,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在校学习、表现等有关情况的汇报材料。一年后,有14名大学生没有一点消息反馈,结果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相似文献   

11.
6月1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研究生受助不感恩案"——受助人段霖夏与资助人李富华达成和解协议,由段霖夏返还李富华3.7万元。李富华是万州区的一名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受助却没有感恩之心的报道不断浮出水面.笔者注意到,无论是舆论还是资助者,往往用一种责备的眼光和惩罚的举动来对待这些冷漠的受助大学生.但是,社会是否也应反思一下,贫困大学生的冷漠是其个人的人性之恶,还是社会的教育之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  相似文献   

14.
独立思考被普遍认为有助于锻炼学习能力,但线索标记、提示等辅助信息可能对学习者学习有潜在帮助。为探索多媒体教学中受助类型对学习效果的促进原理,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别让参与在独立学习时获取工具型受助和情感型受助,开展完全随机实验。其中,工具型受助按照添加位置分内线索受助、外线索受助和综合线索受助;情感型受助按照情绪诱发性质分积极情绪受助和消极情绪受助。结果表明,内、外线索受助在不同学习环节各具阶段性优势,内线索受助适用于迁移学习,外线索受助适用于保持学习;学习者获取内线索受助时师生交互体验最佳,视觉注意最集中;消极情绪受助能激发学习者竞争意识,增强学习投入,促进新知识迁移。上述研究结论为优化多媒体教学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感恩,何以如此沉重:由感恩缺失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时间,关于感恩的争论沸沸扬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感恩?需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怎么进行感恩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再次被揪出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曾经参加过市里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位平日十分优秀的孙老师竟没有通过评审,被残酷地挡在"门槛"之外。在我的记忆中,孙老师的工作一向踏实认真,还担任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但让我惊诧的是,在孙老师的申报材料中竟没有一次校级公开教学,没有一篇发表论文,没受过一次市级以上的表彰。反观现实,的确有一些教师,甚至是工作多年的教  相似文献   

17.
刘里 《江苏教育》2012,(26):51-52
我曾对某县小学、初中和高中的300名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91%以上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外出交流学习:10年左右教龄的教师67%没有到过外地交流学习;20年左右教龄的教师有55%没有到过外地交流学习;甚至有个别教师从教30多年没有跨出过学校"大门"。笔者认为,这就是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因为教师大多是学校化的而不是社会化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难有成效的原因,因为教师大多是"近视眼"而不是"千里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奖、贷、助、补、免"等多维资助体系的建立健全,"育人"逐渐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新热点。针对近些年出现的学生竞贫、依赖、缺失诚信等不良现象,"双向付出"模式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它强调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同时,也提倡受助学生主动参与助人的公益活动,从而达到锻炼受助学生奉献能力、传递社会爱心、优化高校资助工作等目的。  相似文献   

19.
项天 《初中生》2007,(32):11
美国政治家福克斯有一次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有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有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2,(5):42-43
谎言密布的世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拉·迪包洛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147个人参与一项测验,要求他们详细记录自己一周内所说过的"不实之词"。测验结果显示,除7人声明自己在此期间没有撒过谎,其他140人总共记录下高达1535次"无害的谎言"——对配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