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部(或一篇)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某些关键性的语句,它们往往统摄着全局的构思或关涉着全篇的主题,因而一般也成为了作品中最响亮的名言或警句。我们不妨借用诗歌中有“诗眼”、散文中有“文眼”的说法,将这些一般由作品中人物之口说出的关键性语句称之为“书眼”。  相似文献   

2.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是“比喻”和“类比”在论证论点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前者是将两种事物之间某些相近或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通过比较用具体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如《拿来主义》一文,鲁迅把“文化遗产”比作祖上传下来的一所“大宅子”。后者是将两种或两类事物放在一起比较,通过比较由某些属性的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别的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鉴赏中,每读一篇作品,总得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因为它在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总之,文眼是关顾前后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能读懂、读透文章的标志。抓住文眼,就能提挈全文,统领全篇。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提炼标题法文眼有时就在标题中,弄清标题,往往就能抓住文眼。例如高考试题《话说知音》的侧重点,标题上就暗示应是“话说”二字,而非“知音”,换句话,从“话说”来,文章的重点部分应是对有关知音传说的评论或见…  相似文献   

4.
试论“文眼”袁士迎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眼”是比喻说法,人有眼睛最能表情、达意、传神,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所以,文眼就是一篇文章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入小说二十五篇,其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作品中有“我”这个人物。小说创作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本来是作家创作时自由选择来完成作品的一种手段。但是,有人却认定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作者的化身,或者干脆说“我”就是鲁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提出管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周汝昌先生的《千秋一寸心》里谈到古典诗词的鉴赏重在“熏出一颗诗心”。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才能深入浅出,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呢?关键在于一个“熏”。要通过鉴赏、品味、感悟,熏出一颗诗心: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二、由人及词,品他(它)千遍不厌倦。三、咀嚼回味,一字一句总关情。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文有文眼,诗词亦有诗眼、词眼。这是诗词的精神凝聚点,找出诗眼、词眼,就是读懂诗词的一个标志。古典诗词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钥匙。“文眼”是作品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且能笼罩全篇的词语。它是作者“临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结果,可以使伞篇更为生动,更为出色,更有意味。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找“文眼”,抓“文眼”,品“文眼”。  相似文献   

7.
我们读鲁迅的作品,进入鲁迅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之中,总是有一种凝重、典雅、厚重博大之感。“民国纪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但在鲁迅笔下却触处生辉。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开头鲁迅就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读者一下子仿佛被带...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文眼”之说。“文眼”乃“一篇之警策”,具有“揭全文之旨”的作用。在古典名篇中,“文眼”常见的三种基本格局是“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精神。茅盾曾盛赞鲁迅:“《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譬如,“重复”这一修辞格,在数量不多的鲁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而且在有的短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细节,竟几次重复。如《狂人日记》:“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这两句重复,旨在揭示封建礼教这个病毒已蔓延、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机体!“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两句可算是反封建宣言,是“文眼”,重复是起强化、渲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11.
诗有“诗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散文贵有“文眼”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何谓文眼,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散文中的文眼,就是一篇散文中用含义深刻的关键性的词语,贯串全文,成为照见全文的窗户;也是作者在艺术构思中所进行的艺术思维的凝聚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鲁迅的《鸭的喜剧》必须同研究爱罗先珂的《小鸡的悲剧》一并进行。爱氏的“小鸡的悲剧”在于它“无所不爱”,而鲁迅的“鸭的喜剧”则在于“无所不爱”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因此,“鸭的喜剧”实是爱氏的悲剧,无疑是对爱氏“无所不爱”主张的讥讽。现实生活——包括爱氏自身遭遇证明,“无所不爱”就必定会“不得所爱”。两文不仅仅在题目上对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联系、对比、承接与歧异。刻有爱氏生活与思想印记的作品的主角,被鲁迅小说中与之对应的生活与主角所得到的评价所评价,而其中恰好表现了鲁迅同爱氏的“共鸣”或意见不同。当然,鲁迅对爱氏的感情是同情、关心与怀念。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朱自清先生是善于在散文中设计“文眼”的艺术大师,他借鉴了传统的经验,并有自己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一抓“文眼”。“文眼”是文章精要之所在,或揭示题旨或点明写作缘起,它像人的眼睛特别传神,通过这个心灵窗口,窥见作品的感情基调。抓“文眼”就是要抓住表现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白杨礼赞》中“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是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眼”。抓住这句话,就能更好地把握主旨,领悟中心。二明“散聚”。理解“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不要被它材料“松散”的表象所迷惑,要抓住它的“神聚”的实质。明白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词解,有的似属曲意引申,以致词与诠义相悖;有的或可有两种解释,但究以何种为佳值得商摧;还有的是失之偏颇,阐明词义不够精当。为此提出陋见,以就教于高明。第三册《阿Q正传》里出现了一个“躄”字,第一册的《药》里两次出现了“蹩”字,这两个字原是意义完全相同的异体字;“蹩”或“躄”是浙江绍兴、金华一带的方言。它们有两种用法:一、单纯作动词“走”解;二、作“脚扭了一下”的“扭”字解。鲁迅用“躄”或“蹩”代替“走”,既是出于习惯口语,也是有意识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故乡色彩,再无别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高考考查阅读的比重非常大,所以阅读教学受到普遍重视,许多老师都在寻求高效的阅读方法。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几种阅读方法,现整理成文。点眼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眼者,即在一组文字或一篇文章中的最紧要的语言,对提示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清代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现在我们阅读文章,如果确实有明显的文眼,能“揭全文之旨”,则不妨用“点眼”之法。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文眼为“心里颇不宁静”,它把全文贯穿起来,从而构成了这样的思想感情的线索: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想借…  相似文献   

17.
郭尧  刘腾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36-138
在鲁迅的作品中,“坟墓”这个意象频频出现。对于鲁迅来说,这一意象中包含着两大主题信息——“埋葬”和“留恋”,这两种共存的情感在鲁迅作品中有明显体现。通过解读鲁迅创作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对鲁迅作品中“坟墓”这一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挖掘出鲁迅作品中一系列“坟墓”意象传达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义和苦闷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根据《摩罗诗力说》一文得出“屈原可说是我国‘摩罗派’诗人之祖”的结论,认为屈原的作品,尤其是《离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两种误解: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误解,其二是对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的误解,试将理由述列如次。  相似文献   

19.
颜色与人生     
生命可以用长短衡量也可以用颜色来比较。不管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还是有着复杂人生经历的伟人或恶人,甚至是“是非功过非两人,流芳遗臭本一身”的是非之人。综观其一生,他们的生命里大都有一种颜色贯穿始终,是底色,是本色,是生命的颜色。黑色·鲁迅说鲁迅是黑色的并非信口开河。他对自己的作品评价就是“太黑暗,有暴戾之气”。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之中,黑色都是文章的基调,如,《孤独者》《铸剑》等等。夜静,天黑,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寒气,难怪人们称其作品似冰冷的匕首。其实鲁迅肃杀的文风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有谁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地…  相似文献   

20.
叙事,也叫“用事”,是鲁迅杂文重要的艺术手段。或者说,鲁迅杂文都离不开用事,往往把“情”“理”寓于叙事之中,将“事”“情”“理”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事寓情,以物明理。通过叙事,启迪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或想像,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因此,鲁迅杂文的叙事就不同于小说的叙事。小说的叙事是“因文生事”(《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所谓“因文生事”,就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或者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大幅度地详尽地虚构故事情节。鲁迅杂文的叙事是“以文运事”(同上)。所谓“以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