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精彩纷呈的信息时代,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就要加快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一种新思路、新观念的有信息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2.
赵淑巧 《甘肃教育》2008,(17):52-52
高职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的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仅是信息社会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必备的基本技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和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要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人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宋晓青 《新疆教育》2013,(9):172-172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海风 《学子》2013,(5):29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一门与信息社会紧密结合的前沿课程,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充满了科技元素,在中学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信息技术教育影响学生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网络的普及,使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包罗万象,真假难辨,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在多种方案中挑选出合情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5,(7):38-43
计算思维是信息社会学生解析问题的一种普适的基本能力。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新需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可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与核心内容,可使信息技术课从实用性教育转变为基础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潘刊 《成才之路》2009,(20):88-88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独立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对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准确使用能力,包括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的到来,以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准,已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今乃至未来教育的特征,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兴趣、能力,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着"一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于茂海 《学子》2013,(11):13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是一种通用工具,同时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方面有其优势,是培养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于茂海 《学子》2013,(9):13-13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是一种通用工具,同时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方面有其优势,是培养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前具备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即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为的就是加快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是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想要促进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教师从调整教学方式入手,对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皮亚杰曾经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有能力做新事的人,而非简单重复前辈已经做成了事情的人。可见,好的教育是要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课堂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呢?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笔者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出发,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竞争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也与许多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要想全面推行信息化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就要全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学逐步实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  相似文献   

20.
俞晓 《贵州教育》2005,(24):32-33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信息素质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同传统社会中要求人们具备"读、写、算"一样,是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和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的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会学生上网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