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我国仅公开发行的报纸刊物就有数千种,而且不少报纸都有了电子版。文摘报刊如何应对同行的激烈竞争,如何占有一席发展之地?这是所有文摘类报刊从业人员所应认真考虑的。新闻实践证明:报刊市场竞争无情,热心的读者有情。新闻媒体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就越给文摘类报刊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越能后发制人。关键是看文摘报刊本身有无一个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否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2.
蒋旭光 《传媒》2004,(12):44-4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报刊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加快转型,是行业报刊保持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加快转型的紧迫性 1.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面临新形 势.一是报业进入全面竞争时期.表现在读者和广告两个市场激烈竞争、整体的相互渗透、各类报刊原有领域的重新分割,加之我国入世后国外文化产业的逐步进入,必然使原有报刊业的竞争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读者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 资源是报刊社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市场资源。在报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新形势下,报刊竞争日趋激烈,报刊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开发、争夺读者资源的竞争,因此,全面认识读者资源的特点,掌握开发读者资源的营销策略,提高读者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读者资源在市场运作中产生更大的市场回报,已成了世纪之交发展报刊产业的重要课题。 报刊的读者资源是由报刊读者构成的,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报刊读者与非报刊读者的区别在于,报刊读者是指有一定文化程度和…  相似文献   

4.
张玮 《新闻实践》2008,(8):29-30
作为面对青少年读者的教育类报刊媒体,如何在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中找准读者定位、稳固市场份额,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笔者就青少年读者新闻消费的需求变化以及教育类报刊的应对措施提出一点看法。青少年新闻消费的趋势性变化就青少年新闻消费的变化原因而言,主观上来看,目前青少  相似文献   

5.
报刊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表现为市场意识增强,主动贴近群众,办报办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摆脱了简单的说教等特点,因而,更受读者的欢迎。然而,报刊的发展仍处在以官办为主体、依靠行政手段竞争的态势之中,也就是说,报刊还处在产品经济的阶段,而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仍然主要以行政的方式运行,而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表面上,报刊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这种竞争还是在行政手段和政府部门利益调控下的无序竞争,报刊的质量高低,还不能正确反映出它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当前,报刊业发…  相似文献   

6.
苏林森 《当代传播》2011,(5):57-58,61
中国报刊长期“只生不死”的体制严重阻碍了报刊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建立.报刊数量居高不下,但单张报刊发行量小、广告盈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报刊退出势在必行.报刊退出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退出人员安置、债务问题、与读者和相关部门关系的处理,只有妥善处理报刊退出中的善后工作,才能减小报刊退出对报刊单位、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从而为全...  相似文献   

7.
且前,我国每年出版报纸1938种、期刊9468种,如果从市场占有量和读者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期发行量最大的当属教学辅导类报刊。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但是期总发行量却超过1.5亿份,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中间,占教育报刊发行量90%以上的又是教辅类报刊,中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中的巨大实际需求,催生了独特而广阔的教育报刊市场,形成了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报刊风景线。但毋庸讳言,教辅类报刊巨大的发行量、过细的分版以及传统上对行政的依赖,掩盖了自身品牌的创建,以致影响了报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教辅报刊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无形的手”主宰有形的市场我国进入WTO后,面对国外雄厚资本虎视眈眈的挑战,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作下,报刊竞争日趋“白热化”,报刊按行政区域和行政部门均衡分布、“衣食无虞”的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变化,报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日渐明显,具体表现为“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读者爱不释手、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报刊,其刊期、(开本)页码都出现“扩容”的趋势,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开本)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在低水平线上的报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开本)页…  相似文献   

9.
教辅类报刊的市场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教辅类报刊凭借读者群相对固定的优势,经营业绩好于其他行业报刊。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一市场,纷纷加入到切“蛋糕”的队伍中来,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减负”的呼声不绝于耳,教辅类报刊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压力。教辅类报刊如何抓住新的市场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0.
媒介定位概念缘自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媒介以其特色和价值有选择地吸引相关的受众,这就叫市场“定位”。“定位”是报刊经营管理者对读者心智所下的工夫,是报刊媒体所要寻找的市场空隙,也就是读者心智中的空隙。因此,报刊社要想成功运作自己的媒介产品,就必须时刻监视媒介市场环境,精确判断受众观念和态度的变化、竞争对手变化、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等,不断修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不少国有企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纷纷裁员减人的情况下,报刊业却出现了少有的繁荣景象,一些报刊接二连三增加刊期,扩充版面,招聘人员,从月底薪2000元加提成、提供住房等优惠待遇中,显示了报刊业投入产出的可观回报率,这种不均衡的发展,表明了作为第三产业的媒体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朝阳产业。在报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中,随着报刊结构的调整和报刊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报刊跳出发行靠摊派,经费靠拨款的圈子,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立足本行业,面向全社…  相似文献   

12.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13.
李超 《传媒观察》2004,(10):9-12
众所周知,在报刊业的经营过程中,受众、广告和发行是报刊竞争的三大核心内容。一份报纸内容办的出色,拥有足够多的受众,客观上才能保持一个比较可观的报纸发行量。而广告主选择媒体投放广告的重要依据,对于报刊来说,其主要参考因素就在于报刊的发行量。报刊发行量的多寡,又客观上影响报刊到达受众的数量。报刊竞争力的三大核心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过程。(附图)  相似文献   

14.
张琴 《新闻窗》2007,(4):128-128
少儿报刊是一种以目标受众的年龄来界定的特定报刊,其特定服务对象是18岁以下的读者。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统计,2007年少儿报刊已达28家之多,分属教育、新闻、共青团和妇联等系统,大多数以学习辅导和综合性定位。在我国,少儿报刊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有限的服务区域内,其发展颇为艰难。少儿报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就必须创新办刊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武晓慧 《传媒》2006,(1):38-39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度,报刊界感到了阵阵的寒意,中国报刊业似乎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形势严峻,报刊业经营者也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中国报刊业的从业者、研究者都对广告市场做出了各自的判断.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作为连续7年监测中国报刊广告市场的研究机构,在2005年我们做了年度分析报告,也从广告市场的变化状况做一些梳理和分析.(受到数据时效性的限制,我们把分析年度做了重新的划分,即不按自然年度进行数据分析,按监测年正在收紧,报刊广告经营的整体环境似乎在恶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了最宝贵的资源,谁能从社会公众中吸引更多的关注,谁就拥有了宝贵的市场资源。报刊竞争也是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报刊市场竞争就是吸引注意力的竞争,就是报刊品牌的竞争。报刊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否在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品牌,成了市场竞争致胜的关键。报刊实行以创品牌为中心,以创意策划为  相似文献   

17.
这次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是列入今年新闻出版署重点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自1997年在昆明召开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近4个年头。在这4年中间,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用3年时间对报刊的散滥问题进行了治理整顿,又用1年时间对报刊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两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报刊业的管理,促进报刊业的繁荣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春阳 《传媒观察》2003,(11):25-26
对于一份新创报刊而言,如何入市获得快速扩散是市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新报刊获得读者的认同,一方面要靠对读者阅读需求的满足,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报刊定价对读者接受报刊的影响。价格作为新报刊营销中的重要手段,其灵活性和易操作性优势使其成为新报刊营销中最敏感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我国报刊经营必然发生转化。“3报刊发行的营利额”、“报刊广告收入”和“多种经营收入”使部分报刊业成为我国经营业绩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之一。中国报刊业出现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养主、以主促副”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从一定意义上说 ,报刊市场竞争就是吸引注意力的竞争 ,就是报刊品牌的竞争。报刊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能否在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品牌 ,成了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报刊实行以创品牌为中心 ,以创意策划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竞争 ,标志着报刊竞争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品牌优势是现代报刊的根本优势报刊的身份具有两重性 :既是出版物 ,又是出版单位。作为出版物 ,报刊具有传播媒介的优势 ,可以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中营造一个独特的视觉世界 ;作为出版单位 ,报刊在成立期刊社或报社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法人资格登记 ,以法人资格所赋予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