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822.1 20024169浅谈牵引训练对短跑步幅的影响[刊,中,A]/孙杰//内蒙古体育科技.-2002.-15(2).-16-17,19表3参2(SJ)牵引训练//短跑//步长//运动生理学//运动员//速度本文通过用牵引训练的手段来发展运动员的步幅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牵引跑时的步长必定大于行进间跑的步长。牵引速度快的步长增大比牵引速度慢时步长增大更明显。6822.1 20024170从贺红英的训练谈少年女子400m 训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短跑途中跑是起跑、疾跑结束后最长的一段跑程,其任务是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 影响跑速的因素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这在体育界已达成共识。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然而影响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都要求运动员能跑得快,有良好的跑速。众所周知,影响跑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即:跑速=步长×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在运动训练中,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在跑的过程中究竞有什么作用呢?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它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肌纤维长度,特别是放松肌群,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增加肌涨力,增大步长。  相似文献   

6.
步长和步频是跑步时身体位移在空间与时间方面运动学特征的表现。在跑的项目中,跑的成绩取决于跑的平均速度,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对1 00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长=1 00米/步数,全程平均步频=步数/1 00米成绩,故可推导出1 00米成绩=1 00米/(步长×步频)的公式。这个关系式直接表明了步长、步频的值越大,则成绩就越好。因此,通过保持一个因素增加另一个因素、或两者同时增加、或一个因素增加的幅度超过另一因素降低的幅度等都可以提高成绩。然而,步长和步频是发展速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跑速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7.
1 影响栏间跑技术的因素1.1 步长:步长的大小直接影响栏间跑节奏的好坏,栏间每一步步长的比例应该由最适应的自然步长决定,合适的步长对提高跨栏成绩有着直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QYSD系统,是专用的短跑训练系统。水平牵引跑是系统的主要功能。牵引力0~200N,牵引速度0~13m/s,其值大小均可用遥控器选择。根据100m跑的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设计了两种试图更有效地发展100m跑专项素质,提高100m跑成绩,以水平牵引为主的不同练习组合。通过应用QYSD系统,将受试者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后牵引和前牵引练习的A、B两组的成绩,均高于用小上坡跑和下坡跑练习的对照组的成绩。其中后牵引力较大的A组成绩提高最大。  相似文献   

9.
李春雷 《体育学刊》2004,11(1):117-120
对近20年世界女子100m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女子100m跑成绩数据(100m各段落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世界女子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60m之间,即起跑后6~7s,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m,下降幅度达到6.18%;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呈高度负相关,年龄与步长呈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100m跑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一、身高身高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对于110米栏运动员来说,高身材可以轻松跨过栏架,并且在栏间3步跑时保持适宜的步长,如果身高较低,不但跨栏时身体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影响跨栏速度,而且在跑栏间距时需要努力加大步长,耗费体力,影响栏间节奏。而对于400米栏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一、改善短跑的步频和步幅1.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极限速度15秒×5组)。2.以提高步频为主的踏格跑,每格距小于正常步长(距离为30米) 3.极限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极限速度10~15秒×5组)。4.快速后蹬跑(30米计时)。5.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原地进行,计时(20″~30″)。6.牵引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相似文献   

12.
少年运动员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应首先侧重于加大跑的步长的能力和技术培养,才能更好的提高运动成绩。 一、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中增大步长培养的必要性。 (一)提高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步频与步长。无论是保持步长加快步频,还是保持步频加大步长或两者同时提高,都能提高跑速,而这两者在训练中又是相互制约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 (二)单纯通过提高步频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存在的缺点。 1、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在快速奔跑时所表现的步频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与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的距离,步频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快速的步频和适宜的步长都要通过跑时的合理技术来体现。在教学和训练中常遇到由于跑的技术不合理而影响速度的提高,这是产生速度障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实践证明,这种速度障碍往往来自某一部位肌肉力量薄弱的缘故。如小腿和踝关节力量差,会引起着地时间过长,动作弹性差,足跟提不起来,影响重心高提和送髋动作;髋部和髂腰肌力量弱,就  相似文献   

14.
弯道跑的百米成绩可比直道跑百米成绩慢0.2~0.3秒.研究表明,跑弯道时短跑速度下降是由于步长缩短,还发现跑室内弯道时步频下降,而跑室外弯道时,(从第3这起)步频增加.这是由于在半径小的弯道上,沿运动员内侧斜轴产生了巨大离心力,由于离心力  相似文献   

15.
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它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肌纤维长度,特别是放松对抗肌群,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增加肌涨力,增大步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与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同时发现,在各分段中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著性差异。 1.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步频、步长变化表1是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全程跑的分段步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2009,(5):64-64
跨越水池的第一阶段,跑近栏架时必须加速,加速始于栏前8步。像跨栏跑一样,最后一步步长应缩短。步长加大会引起制动,这样会使速度降低。攻栏时看上去一点也不像跳,而是一个加长的跑步。最理想的身体重心轨迹是尽可能的低平,同时应是连续的曲线,而不是两个由栏上身体下沉所连接的短曲线。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重点:1、短跑途中跑教学中应首先抓好轻松自然跑的技术。2、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抓好步长和频,在一定的步频的基础上增加步长。3、在途中跑整个教学中,也应当抓好两臂的摆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前言当前各国短跑运动员的水平日趋接近,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必需寻求有效的训练手段,创造专门的条件来提高速度。牵引跑是通过助力来达到超过本人最高速度训练的目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专门的科研证明:采用非传统的训练手段能显著地加大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在提高动作技能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跑速和速度力量水平。例如英国国家教练员L.马修里尔介绍说,牵引跑可以使50米成绩提高0.3秒左右,并认为:“牵引跑可以提高运动员增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1、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