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如何评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在我国史学界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议论。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已经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急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已由急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但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认为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不过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1921年他虽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但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假马克思主义者。直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种议论就被林彪、“四人邦”的文化专制主义所窒息。林彪、“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他们任意篡改党的历史,他们武断说陈独秀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派,天生的机会主义者与叛徒,并不得有任何异议,否则,就是为叛徒翻案,为机会主义招魂,为民主派、走资派树碑立传。林彪、“四人邦”的垮台,为我们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科学地评论陈独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是一个多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历史过程。北大文科学长的解职、被北洋政府逮捕以及逃避重新抓捕、第三国际代表与陈独秀接洽发起共产党、在南方被守旧势力的围攻、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总书记等,这些因素综合起作用,促使陈独秀一步步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向往欧美式民主,相信威尔逊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初的陈独秀并不热衷于宣传十月革命,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彻底失败后,陈独秀对威尔逊总统也彻底失望,追寻救国真理的目光开始由法兰西转向苏俄,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开始宣传十月革命。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更直接促成陈独秀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同志在介绍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关于陈独秀的新评说时说:“要肯定陈独秀从建党直到大革命运动前期,都是有巨大功劳的。”“他是我们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从党的‘一大’的‘五大’一直是党的主要领袖。他那时的威望盖过了其他任何人。”石仲泉说,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把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中的错误从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否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学术界观点不一。文章认为,陈独秀是在1920年下半年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但是其转变存在着很多缺陷,因而他是一个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陈独秀,历来就有不同意见。打倒“四人帮”以后,在党的“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学术界又开始了对陈独秀评价的讨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是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与此相联系的是承认不承认他是党的创始人。从目前讨论情况看,凡认为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般都承认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一,相反,则只承认是党的发起人。我认为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基本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一个不够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是大家熟悉的人物。五四运动前,他主办《新青年》,亨有很大的声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有很大影响的急进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后,他又成了有很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党的一大到五大的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一直是党的主要负责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陈独秀叛党成  相似文献   

8.
浅谈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王才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而极其复杂的人物。纵观其一生,前期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叱咤风云人物,后期从时代前进的列车上跌落下来,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角色。而现在有些人在评价他时,往往注重看其后期而忽略...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社会历史观述评建一关于陈独秀的社会历史观,一般都认为是历史唯心主义,如孙思白在《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1963年3月《历史教学》)一文中即持这一观点。无疑,陈独秀早年是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他在第一篇文章《扬子江形势论略》中说,“然南朝数代享年...  相似文献   

10.
“打倒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革命任务之一,此时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一直围绕着这个革命任务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了关于“打倒军阀”的思想与策略。对陈独秀这一思想与策略的考察和研究,不但是对陈独秀历史评价和个人研究的深化,而且从一个方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和平与统一不懈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对共产国际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推到他身上的做法极其不满,继而接受托洛茨基的观点,加入托派。在随后的中东路事件中,他反对中共中央提出的“保卫苏联”的口号,与中共中央进行了反复的辩论,最后被开除出党。本文根据共产国际档案文献,对共产国际与陈独秀被开除出党的前后历史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万多胜 《师道》2011,(6):4-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众所周知陈独秀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党的前五任总书记(委员长),也是辛亥革命的急先锋,可殊不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先生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的时候。他正在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任上.于广东进行艰难的新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陈独秀社会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早年陈独秀是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早期,陈独秀宣传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主流是唯物史观,大革命中后期,陈独秀逐步背离唯物史观,思想的主导倾向是唯心史观,最终,陈独秀归属于唯心史观;其伦理观、宗教观、群众观表明,陈独秀是一个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是一个不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宜笼统地说陈独秀是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党组织建设面临严重困难,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中共最高领导人陈独秀,果断采取措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党组织短期内获得了迅速发展,实现了从宣传小团体向群众性革命政党的转变;在中国政党史上,首次使用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党的基层组织以支部取代小组,为中共现行的基层组织体制奠定了基础;开始了党的组织纪律建设,树立了防范与惩治意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为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土地革命准备了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何叙 《教育探索》2006,1(12):56-57
陈独秀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主张教育要“德、智、体三育并重”发展。他提倡要用“兽性主义”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陈独秀的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史学界对陈独秀的评价基本趋同于:他是一个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是一个不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这很能反映在他一生中的两个发展阶段中——从秀才到中共总书记,从总书记到反对派。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倡导和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之先风,1920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于1921年领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国共两党合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习》1999年第1期发表了韩长代先生的《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未参加党的“一大”》的文章,文中说陈独秀当时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提出辞呈尚未获准;同时,他还在筹集广东大学的预科班经费,也抽不出身来。这种解释,最早的出处是1936年陈潭秋发表的《回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无疑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陈独秀研究已成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相关学科的一个经久不衰的重要课题.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贾钢涛博士的专著《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是作者在中共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潜心十年系统深耕陈独秀研究而成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县人。他一生的历史波澜起伏,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国际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其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党史界一般把陈独秀五四时期的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15年他创办《青年》杂志到五四运动以前,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以后到1923年。关于他在第一阶段的政治思想,人们基本上认为他是急进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而关于第二阶段的政治思想,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分歧的焦点是:陈独秀是否曾经是一个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