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王伦信 《中学教育》2009,(7):38-40,21
我国中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男女分校、合校、分校复现与合校并存这样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学,尤其是高中,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学阶段的男女分校合校也较小学和大学更引人关注。在男女合校成为主流的今天,单性中学仍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男女分校或男女合校的教育形式自开始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着论争,各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受启发于新西兰惠灵顿女子中学闻名于世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探析男女分校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男女分校"有利于"因性施教"教学模式的进行和遏制现阶段极端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滋生以及可以保障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的观点,以期对中国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陈诗若 《新读写》2012,(9):24-25
单性学校的创办者们普遍认为:男女分校体现了当代社会“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平心而论,确实,男女分校从某种程度而言,使男女生从成长阶段就建立了一个明确的社会性别视角,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美国教育尽管以男女同校教育 ( coeducation)为主流,但是男女分校教育(single-sex edmation,也可译为单一性别教育)从美国教育形成、发展的早期开始就始终也没有停止过与前者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反映了宗教力量与世俗势力的斗争,同时也表现为学术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孰优孰劣的问题。并且,男女分校教育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二者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学术界的研究与论争也愈加频繁。 一、美国男女分校教育的现代发展 关于美国学校的发展,公立学校方面,19世纪初期…  相似文献   

5.
1935年北平当局为响应新生活运动,着手整顿北平风化,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推行私立中学男女分校。此令颁布后在北平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各私立中学纷纷表示拒绝执行。随着抗议活动的持续,南京教育部被迫插手。此次北平私立中学男女分校最终未能得以彻底贯彻,以不了了之告终。回顾这一事件,有不少值得思索的东西,本文试图对这一事件做一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男女分班条件下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学都 是男女同校实行男女同班的 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最 大特点是有利于“促进男女平 等”,有利于实行“适当的两性教育”而“促进两性和谐相处”,但可能由于性别差异影响着女生的成长。而实行男女分校,兴办女子中学则是另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女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但这可能使得学生在“单一性别环境里的女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要么过分害羞,要么过分热情”。而男女学生同校又实行男女分班,学生的情况如何?笔者尝试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男女学生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校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在学生之中,而是在教师身上。最近,市八中学举办男子实验班的计划已经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而类似改变原来男女同校、回归男女分校模式的案例也并不鲜见。既有大学兴办淑女课程,建立女子学院,又有广东珠海女子中学在去年开始报名。这所以"因性施  相似文献   

8.
男女同校教育被认为是实行男女平等跨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然而,今天却出现了专门的女子中学。面对着此种现象,笔者试从男女分校教育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实行男女同校教育优点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西方男女合校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男女分校或合校之利与弊,我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并没有留下多少言之有据的科学结论。有鉴于此,文章拟简要介绍一些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供国内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中学教育经历了反复的"男女同校"和"男女分校"运动,最终形成了"教育形式上的男女有分有合,内容上有所区别"的局面。与之相伴随的便是学术界对"男女同学"问题持久的讨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论文集中在《教育杂志》,陆费逵、姜琦等当时著名教育学者都曾关注这一问题,对教育上"男女有别"的观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性别差异指男女两性在心理学方面的不同特点。男女两性不仅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在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尤其在性格和行为方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性别差异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而非生理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个体的发展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个性;既要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又不失性别本色。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广泛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并表现于句法、词法和语义中的许多方面。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英语性别歧视的形成根源显然不在英语本身 ,而是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涂皓 《教育》2014,(2):40-41
2013年,北京有30所城区名校在偏远地区或城乡接合部设立了新分校.自2005年开始,北京市推动城区名校在郊县建立分校项目至今,超过50所名校分校相继建立.项目本意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家庭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然而,8年过去了,从结果来看,名校分校并未真正达到预期期目的,尚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方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国际比较、性别与成绩、男女分校或合校三方面。中国英语教育需要结合文化和体制的实际状况,发现本国英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求同存异,将比较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国的英语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是在北京市名校办分校工程中诞生的一所学校,2005年6月正式揭牌。近两年来,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许多家长千方百计送子女到学校就读。是什么原因使这所新建校这样迅速地发展起来?我们的回答是,一靠名校办分校的政策资源,二靠名校办分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丹桂飘香的九月,会泽县东风小学迎来了百年华诞。地处曲靖市会泽县城古城东北角的会泽县东风小学,其前身为爱国小学堂及大英圣道公会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爱国小学堂的创始人为会泽籍爱国士子刘盛堂,创办于  相似文献   

17.
北京电大密云分校是第一批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分校之一。作为电大办学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环———区县电大,怎样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试点”的目的,并取得实效,是许多基层电大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  相似文献   

18.
张蕤 《云南教育》2008,(20):F0003-F0003
在丹桂飘香的九月。会泽县东凤小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地处曲靖市会泽县城古城东北角的会泽县东风小学,其前身为爱国小学堂及大英圣道公会华西分校会泽男女两级小学校。爱国小学堂的创始人为会泽籍爱国士子刘盛堂.创办于光绪34年.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28)
前不久,重庆复旦中学做了男女分班尝试,在4个住读班中分出一个男班和一个女班来。该校老师表示,男女分班不是害怕学生早恋,而是为了管理起来更方便。(9月4日《新京报》)我们姑且就当这种做法是"小范围的试验",然而也不能不说,这种"试验"对于推动教育的发展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总览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史,在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得到社会认可后的最初阶段,男女分校或男女分班并非"小范围的试验",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实践"。这种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抗大一分校是抗大深入敌后办学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办学成果卓著的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一分校采取战教结合的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教学任务。在大青山突围战中,他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成功地掩护山东党政军机关和群众突围。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参加政权建设,发动群众抗战。配合革命斗争形势需要,精心传播革命文化。一分校办学对山东教育事业亦有着重大影响,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当时的学校,并在解放后的教育实践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