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方法: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结果:(1)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2)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时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是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156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自我接纳、交往焦虑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自我接纳在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编制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并通过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评价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分析,各项指标的结果表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或研究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量表、大学生自尊量表、大学生社会焦虑量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我灵活性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t=3.221,P<0.001),其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相关显著(r=0.379和0.126,P<0.05)。(3)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的作用(R2=0.224)。(4)自尊是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起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在大学生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应对幽默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前期研究中初步构建的大众跆拳道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为基础编写评价量表测试条目,经过条目筛选、项目分析后初步形成初测量表;再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量表的因素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其因素结构效度,并检验了量表的信度和实证效度。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能有效区分优秀组与一般组教练员。  相似文献   

10.
以毛新华等人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2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技能量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根据该量表的初步检验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社交性、关系主义、对方面子和利他行为,共计28个条目。再以重庆市68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重测对象,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系数均较高,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也满足统计学要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1),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最后,以此量表为施测工具,在全国1035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发现: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可用于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86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及实验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参加健身跑锻炼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和抑郁分值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跑锻炼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军校学员长跑考核成绩与运动竞赛焦虑之间的关系,探讨提升学员长跑成绩的措施。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军校368名2011级男性本科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竞赛焦虑量表(CSAI-2)测试学员考核前的运动竞赛焦虑水平;考核后,将5000 m跑成绩的前60名和后60名分别归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析长跑成绩与运动竞赛焦虑的关系。结果:高分组与低分组的状态认知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得分有显著的差异,状态自信心无显著差异。结论:学员参加5000 m跑考核前心理状态是影响考核成绩的重要因素;考核前的焦虑心理状态具有运动竞赛焦虑的特点,可以参照中长跑运动员心理释压的方法,结合竞赛心理学原理对军校学员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3.
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本研究以"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和李克特量表为基本研究工具,对大学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过程产生的焦虑情绪做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处于低度焦虑状态,低度焦虑情绪有助于听力学习;中高度焦虑情绪抑制听力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体育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相关性。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40名初中生,采用《运动中的任务和目标定向量表》(TEOSQ)和《同伴关系量表》(PRQ)测量其成就目标定向和同伴关系。结果:(1)相关分析(Bivariate correlations)发现,体育学习中任务定向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而自我定向与同伴关系显著负相关;(2)经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发现,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三类复合目标定向类型:高任务/高自我型、中任务/中自我型和高任务/低自我型;(3)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0ne-way MANOVA)及事后比较(Tukey post-hoctest)发现,不同复合目标定向型的同伴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同伴关系总体表现为高任务/低自我型组〉高任务/高自我组〉中任务/中自我组,且高任务/低自我型组和高任务/高自我组得分显著大于中任务/中自我组。即高任务定向结合适宜自我定向与高水平的同伴关系相关。结论:高任务定向单独或结合适宜自我定向与初中生体育学习中较高水平的同伴关系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的焦虑与体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效方法及科学依据。方法:针对广州市20~65岁非体力劳动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1300份,采用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同时进行体质指标的检测。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284份,回收率98.77%;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的焦虑现患率为14.1...  相似文献   

16.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借助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层次、学校类型和生源地中学生的心理应激进行身体锻炼干预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锻炼强度下,对照组中,男女生和初高中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实验组中,中小强度锻炼组实验前后差异显著,大强度锻炼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2)相同锻炼强度下,实验前女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而实验后男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女生,差异显著;重点学校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高于乡镇中学生的心理应激;高中生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显著大于初中生,毕业学生的心理应激显著高于非毕业学生的心理应激,不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都是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最大,其次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且相互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体育活动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原理,我们对35名长江大学男生(实验组n=35,身高170.2±6.02cm;体重59.2±8.11kg)进行了健身健美训练。采用准实验设计,利用SIMH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了四个月训练前后男生和另外35名未参加训练长江大学男生(控制组n=35,身高170.7±5.68cm,体重59.2±6.38kg)的心理变化。通过组间的秩和检验发现:后测实验组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心理因子比较控制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组内的添号秩次检验发现:实验组前、后测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心理因子变化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P〈0.05,P〈0.001)。研究结果表明,器械健身健美训练对大学男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子具有良好的健康效应。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的三个心理因子表现为消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