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寒停 《钓鱼》2009,(21):20-20
黄毓省很早就报名,准备参加十月在云南举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分站赛。谁知,一场轿车大奖赛问鼎之后,他在忙于办理手续把获奖轿车开回云南,而耽误了时间。当他10月12日夜间回到云南时,没能赶上11号的“读者杯”比赛。13日中午,当黄毓省知道我还在昆明几小时后就要回南京这一消息后,不顾连夜行程的辛苦,很快相约在海仙渔具店,他带着未能参赛的一点点遗憾,围绕“读者杯”我们相互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孙吉、孙祥这哥俩的时候,是在上海,那时中青队正在为阿根廷的世青年赛做最后的备战,在这之前听同行的朋友们说过在中国队里有一对儿孪生兄弟,名字合起来就是“吉祥”。当时见到这哥俩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一副清清爽爽的样子,很有一股子年轻人所特有的清丝因为这俩人是亲兄弟,而且是孪生,所以就成了媒体追逐报道的特点。或许是因为彼此“看对方眼”,这哥俩开心地告诉我们分辨他们哥俩的“密决”,到他们为在上海02得不到高水平的比赛机会而惹出的“青春烦恼”一并给我道了出来。之前,彼此间经常会联系一下,随便地聊一聊天。九运会后,一次闲聊中,聊起了他眼中的上大哥范志毅,聊起了九运会前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在我的鼓动下,平时就有写日记习惯的孙祥拿起了笔,为读者呈上了这两篇文章。听说哥俩明年要到申花去发展,让人由衰地感到高兴。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愿哥俩新的一年一“吉祥”。  相似文献   

3.
《篮球》2002,(1)
COOL之一:KOBE扣篮后的SHOW肌肉动作。KOBE在一记战斧扣篮之后,再在爵士球迷面前SHOW他的肌肉。看到爵士球迷气得要死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我知道KOBE的家人要被他们“问候”几次了。正所谓艺高人胆大,MILLER敢在客场和球迷较劲,KOBE这一动作一点也不输于MILLER。有时候就要有这种气势,你主场又怎么样,我就  相似文献   

4.
刘蓓 《钓鱼》2005,(17):50-50
领导有安排,让小女子我速做钓鱼文章一篇。我几时去河边与鱼儿有拉扯的接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在头疼,脑海中浮出表哥。对了,何不以利诱之,让他带我实地体验一下生活。可“师傅”说,风大不宜出门:水大不宜钓鱼。我只得将送给他的CD没收,他才同意开口讲,钓鱼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六字,但字字真言。我不得不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我们几乎都已经忘掉了罗马里奥。或者说,我们正在从记忆中努力把“他”踢出去,把“他”蒸发掉,倘若成功的话,我们决不会感到惋惜。忘掉就忘掉吧,罗马里奥算不了什么。我不太喜欢罗马里奥─—这一点我必须与球迷同志们坦白清楚.就我所知.跟我一样不再欢这个人的“同志们”相当不少,十个人里至少有六、七个罢。可是,这世上有些人们们是你想忘也忘不1。譬如说迭戈·马拉多纳,他没事就提醒你.弄出点动赢来,让你往他那瞧。但我是在欢马拉多纳的,因为他“坏”得阳光灿烂和透明,““坏”得单纯,就象一个孩子,他海气、任世、…  相似文献   

6.
卫平 《钓鱼》2005,(18):44-44
野钓场所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大家都不上鱼,而有人却频频上鱼,钓绩遥遥领先。商城钓友称这种情形是“一入主演,大家看戏”。钓友蒋青是常常会领衔主演的角色之一,而且,每次中鱼得意时,他会发出一种喜悦的笑,这种夸张更加重了1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数年前他当了鱼儿宝鱼饵公司的试钓员,而公司里有一款鱼饵叫必杀,当他在众人面前再次发出他富有特色的笑声时,就有人说:“跟他没比,人家是蒋必杀”。于是“蒋必杀”的绰号就不胫而走,在商城钓友中慢慢叫开了。  相似文献   

7.
和王勇峰之间的交往始于1991年,那时的他就已经是国家登山队的“新五虎将”之一了。按理说,无论从年龄、经历、名气,当时刚出校门还在“追星族”的行列里驻足的我都有足够的理由把他当偶像追上一把。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确乎是极其虔诚地仰视过他。不幸的是,这种崇拜实在短暂得很,我自己也不曾想过会如此迅速地与他熟稔了起来,这种熟稔导致的结果是“可怕”的,“距离产生美”的训诫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对这一点今天我和王勇峰都颇有同感。但直到今天当我回过头去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发现除去那些“史实”以外,这种采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多余的。因为王勇峰就是那么一个无须雕饰自自然然的人,一如我对他多年的观察与了解,包括感觉。  相似文献   

8.
加利是卷发,乌黑浓密的卷发。甚至连眉毛,和那薄薄一层刚长满的胡须,都是弯弯曲曲的样子。深陷的眼窝,雕塑般的五官,如果不带着笑容,你会认定眼前站着一位“成熟男士”。不过当他露出那份开心的表情,就“露馅”了,“我可以这么跟你说,”加利最喜欢用这句做引语.“我这半辈子都在中国生活,我最喜欢北京,我最喜欢功夫。”  相似文献   

9.
于晨 《乒乓世界》2004,(10):i022-i022
“菊迷会”过去快一个月了,一天在编辑部的来信中我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文字谈不上优美,可它记录了一段难忘的经历,那份真实的情绪依旧会感动我作者于晨也亲历了“菊迷会”,以前他很少上网,可这次在南通他答应大伙,回了北京要好好学习电脑,为“李菊在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克克 《新体育》2007,(2):22-24
“姚明也上网,也知道自从他进入NBA之后,一直有‘姚蜜’(Yao-lover)和“姚黑”(Yao-hater)两大阵营。这个赛季,他的超级强势表现已经歼灭了“姚黑”,但他明白还有“姚黑”,所以他会说:“还有一些人认为我不是第一中锋。”  相似文献   

11.
“一线话题”的朋友,你们好啊!读完第一期“一点通”储老师的文章《心灵的震撼》,我的心也被震撼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也有一名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活动不方便,在课上却表现得非常顽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十分喜爱上体育课。 记得去年的一次县级公开课,我想:为了学校的荣誉,仅仅就是这么一节课不让他上能怎么样啊!于是我就决定不让他上这节课了。我似乎比储老师处理得更利索,课前我直接找到班主任老师,请她告诉那名学生公开课那天干脆就别出来了。课后,我们同组的一位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怎么没让他上课…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的欧洲优胜者杯足球决赛中,马克·休斯以其令人折服的精湛表演,轰动了欧洲足坛,成为当今英伦之岛最引人瞩目的风云人物。雷·威尔金斯,这位英国昔日著名射手,在评价他的曼彻斯特联队队友马克·休斯的时候曾说过:“我一生没有看到会有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我不相信还能够有比他更出色的选手。”“他身材魁梧,健壮如牛,然而却又十分灵巧,与队友配合天衣无缝。他看上去的的确确是一个完美的中锋。”最近,英国《射门》杂志特地邀请了一些著名教练和球星,让他们来论证一番雷·威尔金斯的观点是否正确。谈论的中心内容,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谁还能够比休斯更好?下面就是诸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公司的财务总监老姜,和我一样爱钓鱼爱得一塌糊涂。 每次快到双休日,老姜只要不出差,我的手机就会放声高歌,不用“喂”,就知道,准是老姜一看老天爷给面子,约我明(后)天一道去亲近大自然。我要是回答不干脆,他肯定下了班找我抓落实。那股认真劲儿,叫你不得不服:姜还是老的辣。  相似文献   

14.
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安排我任教初三的体育课。那时,我一心想做个好老师,就想把大学里学到的“十八般武艺”全部搬到教学中来,轰轰烈烈地干番大事业,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异常严格。有一次上课,我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了枯燥乏味的队列队形练习,并以军事教官的眼光审视着学生的练习情况,而学生朱××一开始就显得“心不在焉”、“吊儿郎当”,动作总是慢半拍不到位,经过反复的集体练习他就是跟不上集体的“步伐”,我一气之下就在全班学生众目睽睽之下把他“揪”到前面,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勒令他单独当着大家的面练习!导致他下课时带着愤怒…  相似文献   

15.
近日,接受电视采访较多,为电视台小做“筹划”也就较多,于是“打的”机会必然会多。隔三差五,我就得坐着“面的”中长速奔跑。司机见我不是“老人”,也就愿意聊天,聊不上几句就定会跑到“足球”。这“打的”的生活,足为我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经历”,并为我提供了随车调查的机会。如果大家都有机会听“面的”司机“侃”足球,那么,中国足球的所有症结,都会一“侃”而出。一会儿是说“脚法”不行,一会儿是说“素质”不行;有的说在于教练不行,有的则说营养不足,等等。听他们侃球.足可了解球迷心态和足球问题。昨天,从北京电视台…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与范红斌的一段对话令我至今难忘.当时,我请这位到国家队仅几个月就夺得广岛亚运会吊环冠军的河北小伙谈谈初到国家队的体会,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我知道我将跟随黄(玉斌)导练时,激动得浑身直哆嗦.”“为什么?因为他严厉吗?”“不,因为他教的运动员几乎都拿了世界冠军,能跟他练,说明我也有拿冠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FOrever “V”     
我也曾是一个菜鸟FoV,一直都是最为友善和最有礼貌的魔兽选手之一,因此他一直因为好的品行而为人所称颂。因为有了打星际的背景,FoV在他还没有达到星际顶峰时,便很自然的由星际争霸转到了魔兽争霸3来,而正如他自己承认,他当然更适合魔兽,“我付出了势力并决定从TFT开始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于是,FoV成为了魔兽中最强的亡灵族选手之一。那么在他崛起的背后有什么秘诀呢?答案是“练习”,这是FoV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起点和我们多有人都是相同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要面对“菜(?)合症”也(?)过打(?)“我当时只是打着玩,输了的话我就会看replay的,(?)到他(?)这个方(?)我一直用到现在。”(?)50(?)人并赢(?)  相似文献   

18.
在四年级一班的一节篮球课上,离下课还有15分钟,我按照课的计划安排同学们做一个篮球游戏,就是“争做小小篮板王”,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同学们一下欢呼起来:“耶!太好了!我肯定会赢!”。于是在分好小组并讲清游戏规则,再让同学们练习一遍后就开始进行抢篮板游戏。  相似文献   

19.
徐益 《上海集邮》2007,(8):18-1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邮票公司工作,曾与阿罗同事过一年左右时间。1982年2月我离开邮票公司后,还与阿罗通过电话,写过信。记得他也曾到电视台来看过我,我还请他在电视台对面的“红甜心”吃过面。大约是1984年冬季,我有一次去邮票公司,问起阿罗,说他调走了,从此与阿罗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20.
难以割舍的11年老车“我开车喜欢开快的。”徐根宝坐在驾驶室里,平静地说。他脸上的表情,与100多迈的车速,似乎有点不太协调……徐根宝开的一直是桑塔纳,从最早的普桑到现在的2000型,至今已经开了11年。尽管他也一直想换,但到最后一刻却总是舍不得。徐根宝说:“这辆车通人性的,它对我很有感情,我也舍不得丢下它。”去年,徐根宝从申花队“下课”那天,就在他想驾车离开康桥基地的时候,这辆车却突然发动不了了。徐根宝呆在驾驶室里,想了很长时间。“或许,我还会有机会,这是老天爷给的暗示吧。”有关徐根宝的这辆车,还有一桩轶闻。徐根宝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