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学教学重在启导,而启导之法,贵在善问。合理而巧妙的设问,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去解疑除惑,去探索新知,实现获取新知与发展能力的双重飞跃。那么,如何设问才合理呢? 一、清晰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易懂,使学生易理解、易归纳、易表达。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具体或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就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使学生思维误入歧途。如,在复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将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3×4后,问:“为什么把3放在前面?3是什么数?”这里的第二问就很 难回答,是回答:“3是…  相似文献   

2.
1.Can you speak English? 你会说英语吗?这是询问对方是否会做某事的句型。其结构为“Can+you+其他?”,肯定回答用Yes,I can.表示会做;否定回答用:No,Ican’t.表示不会做。Can是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例如:  相似文献   

3.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7,(1):116-116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它等于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出示一杯水,问:水有什么用?学生从生命、生活、生产方面回答。  相似文献   

5.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下课前,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大声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听——懂啦!”老师喜不自禁地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齐声高呼:“没问——题啦!”真得没问题了吗?这样的课堂仍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不重视或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说:“装满了。”接着,教师往瓶子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有的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往里面装沙子,使劲地拍了拍,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没有装满!”最后,  相似文献   

7.
1、How is sb.?常用来询问某人的健康状况如何,其回答通常是:“主语+be+fine-OK/all right/wery well”等。例如: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接到某报社一个电话.问:“揭秘”还是“揭密”?我回答是“揭秘”:又问:“泄密”还是“泄秘”?我回答是“泄密”:再问:两词结构相同,为何一个用“秘”、一个用“密”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秘、密同源,音同义近,混为一谈是常有的事。这里,试作一点辨析。  相似文献   

9.
问 where用来引导什么样的问句?Where is your book in?这个句子对吗? 答 where意为“在哪里”,常用于引导对地点提问的特殊疑问句。回答的时候应选用适当的介词。例如: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乘加、乘减”时首先出示下图,并提出“谁来看图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苹果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的问题。生1: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连加:4+4+4+2=14。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教师问:“4×3+2表示什么意义?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你先算什么?”生2:4×3+2表示先求出3盘苹果的个数,再加上最后一盘的2个苹果,所以先算4乘以3得12,再算12加2得14。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3:2+4+4+4=14。生4:2+4×3=14。…  相似文献   

11.
Unit7 1.【原句】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些短袜多少钱? 【解析】这是询问商品价钱的句型。问"某物值多少钱"用句型:How much is+单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和How much are+可数名词复数?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师道》2014,(6):18-19
有人问:你是搞教育的?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是吐丝的春蚕,你是化泪的蜡炬?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大家所赞颂的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一个家长对我讲起他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学习趣事。这个同学家是贩鱼的。他从小跟父母卖鱼,学习一塌糊涂。在学校,他不会算3+5=?,逼得数学老师没有办法.问3条鱼+5条鱼=?,他算得快而准,回答说8条鱼。再问,3+5=?,还是不会;但是在卖鱼时,问如果1斤鱼2块钱,2斤鱼多少钱?他会很快回答,4块钱。  相似文献   

14.
沉默不是金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说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场景1:一年级学生组。小学生们看了黑板上的圆圈之后,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是个月亮!”“怎么是个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是个乒乓球!”“是烧饼!”“是鸡蛋!”“不,这是老师的眼睛,发脾气啦!”场景2:初中生组。一个常考第一名的尖子学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起了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节目主持人问:“他答的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节目主持人又问:…  相似文献   

15.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老母鸡。”黄鼠狼带着一份礼物,哼着歌去给老母鸡拜年。“丁冬,丁冬丁冬”门铃响了。“谁呀?”老母鸡问。“我呀!”黄鼠狼回答。“你是谁呀?”老母鸡问。黄鼠狼回答:“我是黄鼠狼呀!”老母鸡问:“你来干嘛呀?”  相似文献   

16.
郑尧天同学提出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镇的路口坐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糟透了!人们自私、尖刻、互相利用、不懂得帮助与尊重别人、没有同情心,我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待下去了。”老人平静地回答:“这里和你们那里差不多。”又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好极了!人们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每天欢…  相似文献   

17.
张冬云 《语文知识》2014,(12):16-20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语文教师问他的学生,假如给你最后一天上最后一节课,你想上什么课?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学生回答:语文课。教师感到很欣慰,面带微笑地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因为语文课度日如年,我想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8.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19.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20.
1.What does he look like?他长得怎么样? (1)What does he look like?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其结构为“What+do/does+主语+look like?”相当于“What+be动词+主语+like?”。该句型用于询问某人的外貌,意为“某人长得怎么样?”回答时可用“主语+be动词+形容词”或“主语+have/has+形容词+名词”。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