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在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渊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慧宏 《教育革新》2007,(10):61-61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在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渊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肖富安 《时代教育》2007,(7Z):102-102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采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发生或者不存在教学。因此要通过交往、互动,组建人性的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把学生当成朋友。使师生密切合作,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相对于固定教材和统一教学计划来说.它是生成的。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以这样说: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就没有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的正本清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议的机会让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像蜜蜂一样自由、主动地采集花粉,酿造花蜜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这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和谐艺术地统一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中.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多维互动教学是把教育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往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通过利用和优化“多维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的“同频共振”,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万柱 《山东教育》2004,(25):37-38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即合作式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小学  相似文献   

14.
郑炳增 《小学校长》2006,(5):26-26,25
新课程首先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确保新课程的实施,思品课必须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机械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冯洁 《文教资料》2010,(32):92-93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不是“真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分享彼此思考、经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点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建裕 《考试周刊》2010,(22):82-83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适应信息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新课程强调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师生和谐相处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