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彤 《浙江教学研究》2009,(4):47-48,34
复习课有整理知识与技能,巩固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复习课要上出新意来,在教学设计上应有所创新,其关键是找出另一条线索把“旧”知识贯穿起来。以新的知识内容为线索把旧知识贯穿;以新的逻辑顺序、思想方法为线索把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新的问题角度为线索把旧知识进行串联,是高中数学复习课创新设计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重复智能训练是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避免遗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高三总复习阶段,通过重复智能训练,不但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原有的智能结构发生改组,而且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即智能创新应用.下面结合高三化学总复习实际,浅谈体会.一,抓住在点,注意训练针对性在总复习阶段进行重复智能训练,要以教学大钢为依据,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变缺找弱,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重复训练.通过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揭示新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内…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复习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呢?根据教学实践,以《二次函数》一章复习为例,谈两点体会。一、设计比较型问题,在求同求异比较过程中整合知识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是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整合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而设计比较型问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是以巩固学生阶段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所以,复习过程要简约,避免琐碎化;复习方法要整合,避免简单化;复习要从内容入手,避免机械化,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积累,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新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数学复习课设计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果,是每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好复习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使之能让学生像对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引导、指导复习,体现出一定的设计艺术,以此吸引学生,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是小学阶段的总复习。如何上好复习课是人们一直探讨的课题。长期以来,有人误认为复习课只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其实,复习课教学要通过旧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用新的题材,新的结构,遵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编组网络,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以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四点体会。一、抓自主归纳,促概念理解数学概念的用词一般都很严密、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概念不清会导致解题错误,复习时,教师应先提出具体的归纳要求,然后让学生采用…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同化新的知识,有利于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因而,设计总复习是必要的。总复习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提供线索原则和兼顾教与学原则。在具体设计时,要提供梳理知识的线索,提供适切的数学活动,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习题,提供探索的空间。这样设计总复习,超越了知识的强化,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优化;超越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总复习为学生的发展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8.
徐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4):115-115,122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必出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题型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型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由于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一定的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类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的题型在高考复习中显得由为突出,也是令学生非常头疼的。下面结合本人两年来如何进行高三实验设计复习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首先,从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的课程理念.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职能、关系等等问题。如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学生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控制的管理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复习课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系统化,运用知识去探索与解决问题,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提高复习效率,而复习课的例题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在复习课中怎样设计例题呢?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高中数学复习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高中阶段每上完一章内容,往往要进行复习j目的是借助精心设计好的习题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复习课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最忌讳的是“炒冷饭”,所以很多老师都抱怨复习课难上.难在哪里?难在概念定理的合理再现?难在基础知识的有序梳理?还是难在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我认为上复习课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对探究式问题的设计,这样非常有助于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教师首先要读透复习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浅入深出,把握主线,可以用问题串的形式组合知识点,在流畅的课堂互动中完成复习工作.下面以四边形的复习课为例,谈谈对四边形探究式复习课的问题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对学生知识状况的掌握、对复习方法的选择和复习内容的设计,以及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等方面有关。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效率,应从上述几方面去努力。下面,笔者针对毕业总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全面系统的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与查缺补漏的临考前最后准备,高考地理第二轮的复习策略与设计则是承上启下、注重高考地理相关知识重组和突出核心知识重点与知识体系的阶段。此阶段为学生逐渐融会贯通、知识线索更加清晰和解题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从理论上讲,第一轮复习要求教师和学生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全面复习,注重基础.讲清概念,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是初中物理学习的收尾工作.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打破章节的界限,沟通各教学单元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学生头脑中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连成整体.通过复习课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上好复习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第一轮复习侧重于对具体章节基础知识的掌握,进入第二轮复习后教师要通过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各章节的知识串接起来,从而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网络,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想方设法以学生原有的以知结构为基础,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建立知识的联系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高三英语复习效益田振东高三阶段的复习不光是知识的单纯再现或搞题海战术,其重点是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尤其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如何利用每次复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尊重知识本身的生长规律,要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长点,体会知识的相关性,帮助学生以逐渐生成的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读条件的必要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就隐藏在条件背后.初三"三角形"的复习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教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机会.一、从整理知识结构说起复习课难上,难在学生都学过这部分内容,已经没有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高中物理总复习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总复习效率的问题,有不少同行作过探讨。笔者根据从事高中教学五年来的体会.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认为:要提高总复习效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领会高考改革的意图.在复习课教学中要更新教学和复习理念,使学生学会学习;其次,延展教学空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避开让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愉悦性;同时,倡导新课程模式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现。  相似文献   

20.
优化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讲根式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