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图像题的类型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是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核心 ,并且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本章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主要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化学平衡》和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是在已有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可逆反应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化学平衡的建立 ,以及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第三部分是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以化学反应速…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12月,宁波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象山县的一所中学举行,其中一个内容是一节数学“课题学习课”——“怎样选择较优方案”.这节课取材于浙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是新课程改革后变化最大的地方.“课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和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都是一种挑战,选择这类课题学习课进行优质课评比是对新课程实施及理念认识的考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这种情况下画出分段定义的函数的图像,并形成图解法的思路.带着对这节课重、难点的了解听了几节课,其中有几节设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本课例是依据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第三部分内容“活化能”为蓝本进行的教学设计。新课标[1]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我市1999年“精品课大奖赛”选择了“分子热运动”这节课作为主讲内容.竞赛中.在讲授关于布朗运动“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以至观察不到”这一特点的原因时,参赛者的处理颇有不同.一种说法认为:悬浮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颗粒越小,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教学探讨□李虎(江苏省泗阳中学)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是全章内容的理论基础,掌握它有利于理解地球上海洋水、陆地水的特性和基本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现状和前景,本节是全章的中心环节。水循环讲三个方面的内容:概念、类型、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7.
1教学背景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之后,本节将继续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的理论,使他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框架是:  相似文献   

8.
张乃剑 《物理教师》2009,30(1):18-18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物理考试说明》中是作为第7个知识点来考查的,是力学实验中最基本的一个,是考试说明中第2个要求掌握的实验.以前课本是作为一节内容,要到实验室去上的.而新课程人教版教材把它放在“力的合成”这一节,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淡化这一内容,还是作为一节实验课来上的.实验的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强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6):35-35
“血糖调节”是高中《生物》选修本“人体稳态”中的一节内容,包括血糖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调节和糖尿病及其防治三部分知识。该节内容既与必修本中“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联系密切,又与选修本“基因工程成果”“发酵工程”等相关联,对学生进行人体健康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对阿佛加德罗定律理解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反应热、化学平衡,影响平衡的条件等知识的掌握。这一节是教学中的难点,这部分内容很抽象,无分子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1.1由一堂公开课引起的反思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教学片断如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函数中非常重要的性质.从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到:图像在y轴的右侧部分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教材分析】“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水的平衡和调节、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本节内容主要是生理知识,包含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细胞水平的结构知识以及个体水平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具体表现,内容相对抽象,教和学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初中、高中多个章节有关人体的物质、结构基础及生理活动等知识,所以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本节内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健康这条主线,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创设分析人教版第十三章《函数及图像》第二节《函数》这一节“实习作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课题,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了解函数的概念,二是对实习作业提出基本要求和方法。函数的应用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4.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A4):143-144
<正>本节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章“机械波”中,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这一节内容.现就本节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笔者与同仁提出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林 《物理教师》2000,21(4):12-12
现行物理教材必修本(第二册)第八章“光的本性”中的第一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较难教的一节内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条:(1)本节内容基本上是叙述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史,没有练习量,课堂时间显得多了,出现“没事干”的现象.(2)有些教师不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认为各类考试根本不会考查这些内容,因此上课时照本宣科,上不出新意,从而心理上惧怕上这节课.(3)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不足,甚至把本节课当作是听历史故事,弄不清楚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本节课的处理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选修④<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前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延续,也为下一节"化学平衡"内容作铺垫,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的地位 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沈天全 《生物学教学》2008,33(11):42-43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该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对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测量、统计、绘图、分析等明白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它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它是难点的原因有三:一是花生长度测量的误差问题不好解决;二是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少.测量出的数据可能是不连续或部分数据偏高偏低,给学生绘制曲线图带来困难;三是学生通过对数据、图像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