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洋 《大观周刊》2012,(1):177-177
毕业后的跌跌撞撞 在经历了大学四年后.音乐学专业毕业的我选择了一份完全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宣传专员。虽然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由于有了学生干部、院报记者的经历,这类以执行为主的工作还是能够胜任。  相似文献   

2.
<正> 一、自己办学解决青黄不接切实可行我馆藏书33万卷,专业人员27人.他们都已从事图书馆工作15年以上,平均年龄已51.8岁,人员老化青黄不接非常严重.从几十年的实际情况看,自己办学是定向培养人才,迅速可靠地解决专业人员青黄不接的可行办法.经过三年酝酿,几经周折,最后在校长和卫校领导支持下,并经卫生部同意和省卫生局批准,我馆于1980年经统考办法择优录取15名学生,学制三年,毕业转正后定职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曾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但是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毕业数量激增,研究生就业难开始凸显出来,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近几年来,新闻专业学生就业难,引起了新闻学研究者以及大众的广泛关注,当前新闻专业女研究生更是碰上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专业的女研究生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劣势、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4.
我的办公桌     
《兰台世界》2014,(Z4):33-34
<正>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1982年我终于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档案局。我能分到档案局,还有个插曲。大三的时候辽宁大学与辽宁省档案局签约开设了我省的首个档案专业班,是从历史专业中选出38名学生改学档案专业组成的。这是我省自己培养的首届大学本科档案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历史系从中选三人留校任教,为补足双方当时签约人数,就又从历史专业毕业生中选出3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幸进入"统分",被分配到省档案局。不然像我这样的条件——从工作单位考入大学、  相似文献   

5.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2,14(6):457-458
姚远,1955年1月出生于周文化故里陕西岐山县.1977年在西北大学物理学系激光专业毕业后留校做学生工作.1980年,在科学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走进<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之门,开始了编辑生涯,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6.
<编辑管理>编辑部: 因为档案学教育背景,毕业后初试笔刀,几篇小文被杂志刊用,自此与<档案管理>结缘.后因"档案界"诞生,专业感情使然.自己偶然的注册,不料竞与之续缘.  相似文献   

7.
当下,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可谓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招收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方向的院校在200所以上,每年毕业的学生在8000人次左右.①然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激化.不少非"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深得受众和媒体的青睐,而"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却不被看好,这种"供需矛盾"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孔军强 《青年记者》2016,(31):41-42
我失聪后,没想到会从事记者这个职业,因此考大学的时候,我选的是果树专业.知道自己耳聋,就早点为自己做人生规划,万一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当一名果农.回想走过的路,我也吃惊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记者.许多人问我聋人能否从事记者这个职业,我说一切皆有可能,命运掌握在你手中.  相似文献   

9.
《新闻爱好者》2012,(13):35
刘梓良,本科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硕士免读,1996年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原理专业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博士毕业后,在中国记协国内部调研处工作,任负责人。现任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四川大学新闻研究所兼职教授。其学术专著《社会.教育.人——赤峰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获赤峰市"五个一"工程奖;博士论文《主体性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被很多人所向往的专业.我们在进行戏剧专业学习中,与普通的文化课程有所不同的是,需要经历一段专业培养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非常累的,但是我们都愉快地度过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不同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在专业训练的基础上更为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后都成为了"杂家".所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毕业之后就成为专业人士,而仅仅是处于起点,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本文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本人从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20年的工作经验,谈了图书馆学系的专业教育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评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评价的话".人物评语的种类,从评价的主客体看,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从评价对象的特点看,一般有"学生评语(含期末评语、学科评语、家长对孩子的评语)、工作评语(鉴定)、毕业评语(鉴定)"等."工作评语"又可根据人物的职业特点分为教师工作评语、银行职员工作评语、税务干部工作评语,等等,每个行业都可有自己行业对各类工作人员的评语.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人们的印象中无疑是份体面的职业。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记者这份职业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尤其是像我这样刚入门的记者,工作中屡屡发现的是,这份期待已久的职业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专业性低,难带来满足感现在但凡有媒体招聘,总会对学历、经验、专业等有诸多限制,"985、211高校毕业,研究生学历,三年工作经验"等要求并不鲜见。以中部某省的一媒体招聘为例,在  相似文献   

14.
徐鹏 《今传媒》2011,(12):141-142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动漫专业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总体来讲还是水平较差。大量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动漫专业已连续被教育部列为"红牌"专业。纵观近几年的中国动漫发展真可谓是风风火火,形势是直赶"大跃进"。各地动漫节,动漫大赛也是风声水起,各大高校等培训机构的动漫专业疯狂扩招。但是大量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残酷的现实和各种夸张的广告形成无情的对比。到底是动漫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还是我们的动漫教学与社会企业完全脱钩?本文就第二种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认清现实:走出心理"亚健康"的起点 2000年6月社会学硕士毕业后,我来到浙江一家地市级媒体工作.之前其实对新闻单位没有什么具体印象,甚至都没到新闻单位实习过;当时只是觉得自己文字功底还可以,在读书时也有几篇文章公开发表,于是找工作时就斗胆找到了新闻单位.没想到,刚工作一个月后就感到了工作上的压力,记得自己有一次曾跟同事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能坚持多久?"如今,10多年过去了,我还在新闻单位的一线工作着,业务日趋熟练,并且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记者摇篮》2008,(2):F0003
我于1990年从锦州师范学院政史专业毕业,1993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朝阳电视台新闻中心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4年来,无论是在采访一线从事记者工作,还是从事新闻节目管理工作,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严以律己,无怨无悔地工作,常以"老黄牛"精神自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我完成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用传播学专业三年的硕士课程,结束论文答辩,静等毕业的临近。在将近一个月的等待中,自己也一直比较徘徊犹豫,毕业后何去何从,是回老家嘉兴还是留在上海,是呆在上海财经类媒体中静等机会,还是回到基层报纸从头锻炼。现在回过头来想这段日子,很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嘉兴日报》工作近一年后,我发现这里能提供给我的平台远远大于我自己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正> 毕业的日子临近了,当我考虑要给母校留下一些什么的时候,恰逢翻译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先生的重要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Five Laws of Libray Science),看到了高校图书馆为毕业校友服务的内容.这位图书馆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在论述他的第二定律——"图书为一切"(第二章)时,专门向大学图书馆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虽然学生毕业之后,学校已经没有对他们施以正规教育的义务,但她却有责任通过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对毕业校友们继续进行教育.图书馆学第二定律的成就之一就是努力促成学校承担起这一新的责任.……第二定律对学校提出了这样的忠告:应当利用图书加强这种新型服务,否则你们就会失去毕业生们对学校的兴趣和忠诚.必须使他们保持较高的知识境界;……".这位先生还指出:"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她向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成果是培养起他们思考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应当牢记,教育并不是在教室中结束.我(第二定律)必须从学生们离开学校时开始自己新的工作.……因此,我(第二定律,决不反对你们(毕业校友)依赖于我,甚至比你们授业于学校时更加欢迎你们,……".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系统完整的管理.它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纪律考勤、升级与留、降级,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与考取各种资格证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因此,可以说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个世纪40年代来到中国,参加过"大男孩"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物理学硕士寒春与畜牧专业毕业的丈夫阳早一道,为了让中国人喝上好牛奶,在中国养奶牛.这一养就是50年,半个世纪过去,阳早先走了,寒春身体状况也不理想,但她们给小王庄试验站,给中国乳业的,除了肃然起敬的感动之外,还有如他们生活环境一样简朴但非常实用的IT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