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29-1933年发生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付。有学生提出疑问:30年代大萧条,使还未摆脱战败国身份刚刚复苏的德国元气大伤,经济倒退了30年,为什么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短短几年,德国就成了一个使西方大国恐惧,到处侵略扩张,以至横扫欧洲的国家?法西斯专政是如何使德国克服危机的?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主义恣意横行,对民主政体形成巨大冲击之时,美国却能抵制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完整地保存了民主政体.未走上法西斯道路。人们往往认为这是罗斯福新政的功劳,其实不尽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制度的建立、法西斯运动的产生,并非偶然的,它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趋向集中和反动的极端表现。美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和理论家威廉·福斯持在1933年希特勒攫取德国政权后,曾作过这样的分析:“德国资产阶级所采用的法西斯途径,并非是德国一国所…  相似文献   

3.
刘飞 《历史学习》2006,(12):4-7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以其来势猛、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对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走上了资本主义良性发展的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政治走向呢?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穆公 《新高考》2007,(7):52-56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①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毛泽东依据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即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把资本主义划分为四种类型:反动的法西斯资本主义、民主的资本主义、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历史启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7.
1945年初,随着德国法西斯走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已胜利在望,如何安排战后和平和处置德国便成为美、英、苏同盟国极为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日本还在继续顽抗,为了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美英等国希望苏联尽早参加对日作战。为此,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于1945...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国统一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思考栾树森德国法西斯怀着统治欧洲和世界的狂妄野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结果却是帝国的彻底崩溃,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被肢解,美苏建立起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制,并保持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随着美苏两国地位的相对下降,欧洲局势出...  相似文献   

9.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对日本法西斯战犯的一次严正审判,它与同盟国对德国纳粹战犯进行的纽伦堡审判齐名。这两次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战争罪行进行清算的国际审判,尤其是东京审判,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一、东京审判的历史背景德、意、日法西斯蓄意挑起和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为了严惩法西斯战犯,早在1941年,欧洲的比、希、卢、挪、荷、波、南、法8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就设置了联络会议,专门研究战后如何处罚战犯的问题。次年1月3日,他们联合发表宣言,决定通过司法手段惩罚战犯。  相似文献   

11.
二战初期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齐康(一)30年代是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战争危机不断增长的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动荡不已,德国、日本继意大利之后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倾轧和军备竟赛日趋激化,战争成为迫在眉...  相似文献   

12.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埃塞俄比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到1939年九月初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与英、法对德宣战时,欧洲的战争全面爆发了,成为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1941年六月,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与同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与美国参战后,西方战场与东方战场互相连接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扩大了。战争的一方面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另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0月,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各国失业人数共计有五千万人之多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和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一方面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对外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相似文献   

14.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们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工业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国和德国的高度发达是以近代工业化为基础的,而近代工业化的实现又取决于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德两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探讨美、德两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不仅仅属于世界历史领域的研究范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成就突出。德国工业革命从19世…  相似文献   

16.
说明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在德国确立后,在疯狂扩军备战的同时,广泛展开外交活动。一九三四年德波协定的签订动摇了法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从一九三六年起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结成集团,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其侵略扩张作好了外交上的准备。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德国在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吞并捷、奥,侵略气焰十分嚣张,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7.
这是二战前英国漫画家所作的一幅漫画,图中的恶狼为德国法西斯,两名救护员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该画讽刺了英、法等国纵容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猫哭老鼠假慈悲的丑态。学习相关内容时,可展示这幅漫画,让学生思考:该漫画讽刺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后果?该漫画揭示英法等国推行了什么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该政策产生的原因、实质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在政治上长期保持分裂愕面,各城市不为国家统一作国努力,却为了自身利益而建立各种联盟,违背了历史潮流,因而汉萨同盟从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衰亡的种子。加上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城市平民反对城市贵族斗争此起彼伏,同盟本身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却享有各种特权,衽垄断、封建因素过多、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各国绘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汉萨同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导致最终同盟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9.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国际同盟组织。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进程及其最终胜利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斗争过程,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未有的、深刻持久的经济危机。“一切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革命危机,使得帝国主义除了战争找不出第二条挽救死亡的出路。”市场狭小、原料缺乏、无力与英法美进行经济竞争的德日两国垄断资本,在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建立了法西斯恐怖专政,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相继燃起侵略战火。1931年和1933在亚洲、欧洲先后形成了战争策源地。德意日法西斯妄图用武力征服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使世界人民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20.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俄日两国从此步入现代化进程,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同时,俄日两国现代化的途径:即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实施经济和社会大规模改造,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并逐步适应现代化世界发展环境的特殊经验,以及改革后半个多世纪各自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分析和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