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被收编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通篇采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极写江南雪的柔美和朔方雪的壮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眷恋和对朔方雪的热恋、执着追求。一、江南的雪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暖国的雨与朔方的雪进行对比,突出朔方雪的冰冷、坚硬、灿烂,同时自然引出江南的雪。写江南的雪,作者只用了"滋润美艳之至"几个字就高度概括了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于鲁迅的散文诗《雪》的理解和分析,历来有着分歧。“历来”姑且不谈,只说今年。今年《破与立》第三期上,发表了曲辰同志撰写的《谈鲁迅的散文诗〈雪〉》。作者说:《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雪》当然也很不易解。为了不让大家“死于句下”,作者便对《雪》的“象下之义”,做了一番寻求和揣摸。他认为鲁迅当时已经“把希望寄托在广  相似文献   

3.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学版)去年第二期上的周锡贤同志的《谈〈雪〉中的“雨”》一文,认为《雪》中的“雨”是“春风化雨”的意思,是革命大好形势的象征。这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也是全文主题之所在。他认为《雪》中的“暖国”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地区”,而“当时的广州是全国革命的中心”,所以《雪》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喛国’形势的赞美、向往之情”。据此,作者认为《雪》“表达了作者为争取革命胜利的前途而坚持战斗的信心和决心”。首先,我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实际。包括《雪》在内的《野草》  相似文献   

5.
“情”是散文的灵魂,语文教师在解读散文时,可从多维度提供阶梯,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铺设道路,搭建桥梁,感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湖心亭看雪》是一篇精致的小散文,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前往湖心亭看雪这一事体,在这苍茫寂寥的天地间,包含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况味,笔者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探微钩沉,例举解读文本的多重维度。  相似文献   

6.
雪的遐思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小作者遇见了雪,于是在电先火石之间感悟了人生,生发了感慨:人心似雪,那么生命会更加灿烂。文笔清新自然,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意境优美,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相似文献   

7.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南方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孤独奋飞。在《雪》的教学中,我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在欣赏的同时,层层推进,力图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其构思和选材的精妙,  相似文献   

8.
峻青的《第一场雪》以优美的文笔,记叙了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的和下雪后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淡雅质朴的瑞雪图.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冬雪的喜悦之情,阐述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很明确.教学重点是:知道作者是如何按雪前、雪中、雪后的记述顺序,有条理地把这场大雪的经过写出来.难点是:作者是怎样在写景中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南方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孤独奋飞。在《雪》的教学中,我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在欣赏的同时,层层推进,力图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其构思和选材的精妙,引导学生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0.
唐代有个叫张打油的人,惯以俚词俗语作诗,所作诗歌幽默诙谐,自成一体,人称“打油诗”。有一首题为《雪》的打油诗是这样写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乍一看这下里巴人的诗作实难登大雅之堂,可细细玩味却觉它别有情趣。作者无非要表现“雪大”这一景象,可既不用“燕山雪花大如席”般的夸张,也不用“银装素裹”类的比喻,甚至通篇竟不写一个“雪”字,而仅取雪天两种物象——井和狗,就它们因雪而造成的视觉形象的变化简单勾勒,便境界全出。“江山一笼统”总写天地之间大雪漫飞苍茫迷漾之雄浑景象:“井上黑窟窿”色彩对比强烈鲜明;“白狗身上肿”,一个“肿”字绝妙无伦,无可更替,极具浮雕性。全诗无一处写雪又无一处不写雪,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正是作者巧妙地运用间接描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的理解和分析,历来存在着分歧。去年大约就有十多种刊物发表了研究《雪》的文章。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为散文诗《雪》于情景之外还有寄寓、象征,写南方的雪景是寄托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美好的憧憬,写北方的雪则是抒发了作者否定和反抗冷酷现  相似文献   

12.
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师:通过预习《第一场雪》,你知道了什么 ?  生:我知道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师:还知道什么 ?  生:我知道“瑞雪兆丰年”有充分的科学根据。   生:我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这篇文章的。   师:具体说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  生: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还知道什么 ?  生:雪后景色非常美丽。 (板书:雪美 )  生:我觉得这场雪下得很大。 (板书:雪大 )  生:我觉得作者很喜欢第一场雪。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13.
《雪》在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意境明朗,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在北方的雪与江南的雪的对比中,用不同的情调表现了作者的追求和情感倾向。比较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却不能持久和朔方飞雪如粉如沙绝不粘连的孤独、自由的抗争精神的描写,在北方的"凛冽的天宇"下孤独而坚硬的雪的抗争精神更让鲁迅倾心。本文着力表现作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为自由和民主奋斗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小作者用清丽的笔触写了对雪的细腻爱恋,从小作者出生第八天开始的不解之缘,到如今与雪的合影、共舞,那一桩桩一件件,在小作者笔下无不俏丽可人,让人读来意趣盎然。  相似文献   

15.
雪中小城     
清晨雪中的小城,是怎样的光景呢?跟随者作者悠悠然然的脚步,我们恍若身临其境。雪中的小城,宛如泼墨的写意,跃然于长长的画卷。它安然而静谧,仿佛离群索居的隐者;它浪漫而唯美,如同幽谷中的佳人。  相似文献   

16.
观雪     
天下好文章怕早已将雪写尽。面对一场大雪,如何突破这一写作的困境?那就要写出你眼中充满灵性的雪来。除了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更须聪颖的运思。习作《观雪》就是这样一篇佳作。作者从遇雪始,继而写“淋雪”、“听雪”,最后写了“观雪”与“悟雪”,从雪写到了人,写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并以“雪者、学也;雪者,师也”收束,给人美的回味与沉思。  相似文献   

17.
感情的精魂     
鲁迅的散文诗《雪》是一篇绝妙的内心独自,作者在短小的篇幅中奏出了憧憬、追求和呼号、抗争的二重奏。由眼前的朔方之雪,想到了暖国之雨,由暖国之雨想到了江南之雪,由江南之雪想到了逝去的童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雪花就是诗人乐于吟咏的对象,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这首《对雪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武将高骈。雪花纷纷扬扬飘入窗户时,诗人正坐着看雪景,那青青竹枝因雪覆盖而变得犹如白玉一般,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从眼前的景致,诗人联想到人间路途上  相似文献   

19.
<正>雪,大自然天工造化之骄子,"北风散作花,巧丽世无种"(王安石诗句)。因其天姿丽质,晶莹洁白,装点江山如画,深受人们喜爱。雪,也是对联作者灵感的触媒,以雪入联的佳作,呈诗情画意之神韵,历来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研究者将《雪桥诗话》诗学思想界定为推崇雅正敦厚,将其成因概括为作者眷恋前清、人生遭际以及"以诗存史存人"的诗史观所致。通览《雪桥诗话》,我们发现《雪桥诗话》实则既推崇温婉雅正的诗教传统,也推崇"以论示法"、"以诗存史存人"的诗话传统,并表现出专注满族而又兼及他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既与作者杨钟羲"上三旗"家世、人物交游的影响有关,也和清末民初时代剧变期的特殊遗民心态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