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顶尖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探究和总结。结论如下:1)发球及抢攻:外角发球结合抢攻空当的调动是主要战术,内角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的弱点攻击是次要战术。第二次发球及抢攻战术以中路发球结合击打对手反拍位为主;2)接发球:遵循"球往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接中路发球的回击变线率最高,一般以回击对手反拍位为主;3)相持段:攻击对手技术弱点是相持阶段的主要战术,纵横调动则是次要战术。击打对手反拍位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均值高达48%;4)得分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正手击球和侧身攻在内的正拍进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两项技术的得分贡献率之和为58%。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李娜参加的三大满贯赛事中发球、接发球、相持球、网前技术等竞技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李娜在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打法特点。结果表明:李娜在三种场地一发落点分布相似,以内角和外角为主,中路发球较少。在平分区一发主要发向外角,且得分率最高,二发以中路和内角为主;在占先区一发主要发向内角,其次是外角,中路发球使用最少,二发主要是外角。三次大赛李娜接发球赢球率分别为:澳网>法网>温网;接发球的落点与角度较好且具有攻击性,接发球质量明显好于对手。其底线相持球能力较强,技术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3.
有问必答     
《网球天地》2013,(2):131-131
黄欢:怎样判断对手的发球是内角还是外角?还有,如何找出自己的最佳正手击球点? 梁双强:要想判断出对手发球的落点,首先要观察对手的发球特点和习惯。很多选手发球的隐蔽性不是很高,抛到身体的右前方通常是一区的外角和二区的内角(这样比较容易发出侧旋球),抛到身体的左后方一般是一区的内角和二区的外角(是要加上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2017年乒乓球亚锦赛女子单打第一名的日本年轻小将平野美宇技战术特点及优劣势情况,结果显示:平野美宇主要特点为技术先进、进攻性强;反手相持技术扎实且主动性强;发球技术变化多、旋转强;战术较为主动以快节奏提升球的速度压制对手;正手技术较弱,尤其第一板下旋球抢攻技术;防守技术较弱;主要得分手段为勾手发球,反手快撕,正手拍打进攻及半出台抢攻.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运用发球抢攻战术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发球的落点和旋转,阐述了发球后的各项技术以及发球后组合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中发球主要以对手正手位近网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为主,并配合底线长球;其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以发近网短球的抢攻为主,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期名将赏析为大家带来了三组不同类型的发球抢攻。第一组是马龙在关键局的关键比分,采用非惯用发球套路,利用变化干扰对手,轻松完成的一板抢攻得分。站在中路使用反手发球,本来就是一项自带“进攻性”的战术,使用者很大程度上都是要寻求两面上手,抢占回合的主动权。敢在关键时刻使用这样的战术,也充分展现了马龙的主动意识,以及围绕正手的特长技术组织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李娜在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得出:李娜对破发点有较好的控制;发球技术稳定,且接第二发球得分率较高;正手击球优于反手,过顶高压球技术优于对手;抗外界干扰能力不足;发球速度较慢,发球落点单一,角度变化不大;双手反拍击球失误较多;比赛中各种技战术运用单一,得分点不多。建议今后应加强发球角度、落点的训练,注重回球深度的练习,强化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综合运用的训练,提升临场心理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落点(T内角、Body追身和Wide外角)网球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规律。方法:采用2台三维高速摄像机拍摄10名网球运动员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使用北京体育大学视讯解析系统采集运动学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处理等(Fc=10)。结果:1)抛球引拍阶段:抛球时左肩水平投影角呈显著性差异,左肩、右肩和左膝关节角速度变量呈显著性相关(R=0.82),站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2)"挠背"阶段:不同落点发球时发力顺序协调一致,由下至上逐步将力量传递至击球点;3)挥拍击球阶段:击球时刻不同落点间分速度和击球角度差异性显著,外角侧旋>追身侧旋>内角侧旋,内角上旋>追身上旋>外角上旋,外角Angle>追身Angle>内角Angle。击球点高度与身高的倍数为外角(1.32)、追身(1.25)和内角(1.21),击球点由内至外逐渐向右偏移;4)随挥阶段:击球后重心位移和速度分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膝关节角度变化均值39.7±1.8°。结论:我国高校网球二级运动员亟需储备发球隐蔽性、击球点空间位置、挥拍轨迹和击球速度分量等方面的意识体系。应当继续以运动生物力学为手段加强网球各类型发球技术动作、各环节运动特征和发球所致损伤因素等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段指标评估和技战术归类的方法对王皓和波尔近期的4场国际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将波尔发球的类型和发球抢攻的方式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弥补了以往只研究发球和第三板单个技术的片面性,更好地将战术和技术相结合.三段对比中,波尔相持与王皓有一定差距.争夺前三板是两人比赛的关键;波尔发侧旋球较多选择反手抢攻;发逆旋转球较多选择正手抢攻.  相似文献   

10.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11):105-107
提到“发抢”这个词,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发球抢攻是战术体系中最重要得分手段。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横板正手发下旋球后接侧身抢攻”,是横板打法中最常用的一个套路。尽管它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但很多业余球友在实战中运用后,不仅未能确立进攻优势,反而被对手看破用意,反客为主。比如有时发完球刚刚准备侧身抢攻时,被对手直接摆短或劈长到正手大角度,难以上手:有时侧过身后却发现来球是一条“追身”的路线,在拉球时难以发力,只能勉强搪塞:有时抢攻后被对方轻易地防回来,自己难以连续进攻,找不到下一板进攻的击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