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出版界从开放初期摸索试探两岸市场合作空间到1988年台湾图书由联经出版公司在广州举办书展,台湾出版界大量引进大陆图书版权,1992年达到最高峰。台湾业者进人大陆多年后,逐渐熟悉了大  相似文献   

2.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期间,台湾出版界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等组成近百人的参访团前往参观交流,据华品文创总经理王承惠介绍,目前两岸版权交流大部分已有固定合作的出版社,现场针对两岸的版权交易其实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期间,台湾出版界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等组成近百人的参访团前往参观交流,据华品文创总经理王承惠介绍,目前两岸版权交流大部分已有固定合作的出版社,现场针对两岸的版权交易其实并不多,  相似文献   

4.
台湾出版界学者对祖国大陆出版工作,进行了访问,在台发表了演讲,其中对两岸出版交流合作问题,有如下看法: 首先是,大陆出版集团在两岸交流时,会产生下列现象与问题: 一、由于台湾出版业者都以中小型出版公司居多,因此交流合作都以购买对方现已出版的书目,经授权后以适合各自市场的字体,修改增删部分内容,在各自市场出版发行。这样的合作交流纯系版权交易或交换,  相似文献   

5.
两岸出版合作议题一直是华文出版关注的焦点,1988年开始两岸进行接触,严格来说,起初的几年里两岸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一些互访与版权贸易.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少数的几家出版社藉由与大陆出版社版权贸易,进而进行试探性的合作,所谓试探性合作就是由台湾出版社派人到大陆,以一人领着几位大陆编辑挂着涉外编辑室的名义做起了出版.  相似文献   

6.
魏玉山 《出版参考》2015,(19):28-29
2014年两岸出版领域的交流合作,虽然受到《两岸服务贸易协定》没有正式签署的影响,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版权贸易、图书贸易、展览论坛互动、企业间合作等都取得了新进展、达成了新成果. (一)两岸版权贸易较快增长 2014年两岸版权贸易总量3682种,比2013年增加500多种.保持第三大版权贸易关系.其中从台湾引进版权1270种,输出版权到台湾2412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陆和台湾的往来不断增强,大陆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深化与提升,经济交流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流. 一、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贸易的现状 (一)2013-2014年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引进统计分析 2013-2014年,我国大陆共引进版权数18167项,从台湾引进版权数1215项,占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6.69%,其中,图书为1100项,占大陆全部引进图书版权引进的比重为6.62%;录音制品为83项,占大陆全部版权的比重为21.96%;录像制品为1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0.19%;软件为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1.18%;电视节目为2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5.77%.详见表1.  相似文献   

8.
50年代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所出版的图书也逐渐采用简体字版的形式,而台湾出版的图书还继续沿用繁体字。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来两种版本在发行上不能互通。自198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作者同等的版权保护。近几年版权贸易开始成为海峡两岸间出版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隔绝40多年,大陆与台湾的出版社在作业习惯上已大相径庭。目前基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交流还不对等,这就使得两岸版权贸易工作困难而又复杂,版权贸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多家出版社陆续与大陆出版社合作,但在合作方式上有不同的做法,目前主要以出版社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合作两种,而大多数的出版社都采取自行接洽。联合文学目前考虑以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各半的方式往大陆发展而皇冠出版公司、联经出版公司及远流出版公司都采用自行接洽的合作方式台湾角川则授权"台湾华文轻小说暨插画大赏"的得奖作品给广州天闻角川公司,以简体版出版。  相似文献   

10.
港澳台之窗     
台报著文谈两岸竞逐华文翻译版权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专刊发表萧继元《两岸竞逐华文翻译版权》一文。文章说,1996年4月,漫画家史考特·亚当斯自1989年起操刀的漫画“呆伯特”系列,出版《呆伯特法则》,连续43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更摘下11周榜首荣冠。台湾的中译版权悬宕多时,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向     
第七届大陆图书展暨艺术图书展在台湾举办“书画千年——第七届大陆图书展暨艺术图书展”于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台北联经艺文天地展出。这次书展是由第七届两岸图书展览组委会主办、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北京美缘艺联图书有限公司与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上海书店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湾与大陆两岸出版活动的频繁应该是明显可以观察出来的现象,例如才刚刚在台湾登上排行榜的知名作家,如:几米《向左走、向右走》、王文华的《蛋白质女孩》,同样一上市就立刻登上了大陆的畅销书排行榜,而在台湾大学里的文史哲科系,老师的参考书单更是8成以上的书是大陆地区的出版品,学生们早就将简体字看得非常习惯,无怪开放大陆地区书籍进口的呼声会愈来愈强烈,因为早在未开放之前,专卖大陆出版品的书店就已经林立在各大学附近,他们只要花上比大陆书籍定价贵上10倍左右的价钱就可以轻易取得,书店甚至还提供订货服务,近年更由于两岸先后加入WTO,让原本已经十分活跃的两岸出版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与白热化。关于两岸版权交易的相关信息如下,以供了解台湾目前在版权交易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两岸的传统出版业在不断萎缩,而且萎缩的速度很快,台湾出版业进入萧条期,而大陆的出版业也面临转型的问题.目前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最基本形式还是版权贸易,除此之外,近年来,台湾的主要出版企业几乎都曾在大陆以独资或合作的方式推动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4.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9,(15):30-30
两岸的传统出版业在不断萎缩,而且萎缩的速度很快,台湾出版业进入萧条期,而大陆的出版业也面临转型的问题。目前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最基本形式还是版权贸易,除此之外,近年来,台湾的主要出版企业几乎都曾在大陆以独资或合作的方式推动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9,(23):6-6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当前两岸出版合作重要领域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内容提供。在出版内容合作方面,两岸出版企业可以共同从海外遴选版权资源,一起引进版权,共同分摊成本和费用,以提高谈判能力,增强竞争力;其二,现代印刷。台湾在书刊印刷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其技术开发能力也较为超前,今后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大陆的数字印刷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6.
产业     
本刊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将在出版合作和多元化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出版合作与台湾出版界出版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与台湾同行的出版合作主要包括:1.共同购买版权,共同翻译…  相似文献   

17.
最近台湾出版界两位知名人士陈信元(幼狮出版公司总编辑)和陆又雄(淑馨文化集团总经理)先生进行一次对话,就海峡两岸出版市场的合作与竞争问题,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并对今后发展趋势作了判断和分析。 陈信元在回顾两岸出版合作的情况时说,目前在台湾市面上看到的大陆出版物,至少在万种以上,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由大陆授权出版;一是由两岸合作出版。但这些书在台湾一般并不是十分畅销,文学类只有阿城与张贤亮的书卖得好,艺术类只有中国美术全集赚到钱,这表明大陆出版物并没有在台湾出版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因此,未来的景况应是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他还谈到,目前大陆发行体系虽在逐渐完善之中,但台湾出版业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1,(19):41
台湾出版业者在购买海外版权时,常会因为本地市场小、成本高受到限制,在利益上也比不上大陆,翻译人才的不足更导致出版时间都比大陆晚。由此,台湾业界希望两岸能合作购买国外版权,组织编辑翻译再同步发行,有效降低双方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九二共识以来,两岸版权贸易越来越频繁,出版合作进一步加深.目前,台湾已经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版权输出地.两岸出版交流是跨越体制的文化交流,文章梳理了当前两岸版权贸易中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主要有重复授权问题、无权授权问题、出版作品侵权问题以及中国内地作者维权难等,提出促进两岸版权贸易合作、解决两岸版权贸易纠纷的法律和制度协调方案包括制定区际版权贸易法律冲突法、构建两岸著作权法律法规数据库、完善中国内地著作权法附属型立法.  相似文献   

20.
(记者 安琪)随着两岸相继加入WTO,两岸三地尤其是大陆与台湾地区出版界的往来日渐热络。以往两岸出版界的交流与接触,大多集中在图书版权贸易及互访联谊活动范围内,而双方对各自内部的出版交易行为了解甚少。另外,入世后,大陆出版市场将对零售业和发行渠道顺序开放,这无疑给了港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出版业无限契机。因此,从去年开始,台湾业界就陆续有业者积极参与大陆相关的图书订货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