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学练需要,及时"叫停";制订策略,提升技能在技术动作学练过程中,出现大面积待改进、待完善或学生在自我修正出现难点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叫停",防止学生错误动作或者不规范动作的固化形成,导致技能目标达成度不足。案例:小学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滚动时身体松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堂中的"叫停"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中断学生学练活动的一种教学行为。在学生的动态表现中,如果教师能捕捉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叫停",并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对提升课堂效率、避免意外伤害事故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叫停"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暂时停止学生学练的教学行为。"叫停"后及时进行指导、教育、展评、总结、警示等,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一、德育渗透"叫停"体育除了育体的基本功能外,还要注重育人。当教学中教师发现德育的良机,要抓住时机"叫停",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引起学生共鸣。如:比赛中,没有遵守比赛规则和要求而取胜,教师"叫停",指出违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20,(1):67-68
<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直持续完成,中间可能会被打断数次,这其中教师有意为之居多。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经常会用到一个教学组织手段——"叫停",目的在于进行总结、纠错、提升等,以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安全进行、高效达标。由于"叫停"的时机多由教师把握,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时机是否正确,教师的做法对与否,直接影响"叫停"的实际效果,最终影响课堂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1):66-67
<正>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叫停"的方式来组织、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可是,不恰当的"叫停"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正确把握"叫停"的时机,"叫"在关键之时,"停"在恰当之处,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一、技术重点教学,即时"叫停",避免错误动作固化体育课堂教学中,初期掌握动作过程时,如果技术重点出现错误而不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形成错误动作概念,一旦固化,以后就很难纠正。  相似文献   

6.
<正>"体验—发现"教学形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根据学生体验练习产生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较、纠错等学习从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用示范、讲解、纠错等方法,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积极构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观。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最终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方法"的关联性策略方法的关联性可以体现在单一的身体练习、动作的组合练习与运用上,即单一的身体练习是动作组合练习的基础,运用是二者的综合体现,三者在教"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为了较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学练内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练方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纠错过程的缺失、纠错失当和低效等问题,主持团队策划了"体育教学如何有效‘纠错'"的研讨,旨在引领教师厘清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选择适宜的教学时机,找出有针对性的纠错方法,进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话题研讨过程中,参与教师对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探寻到学生自身的主观错误因素(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原有的动作技能和注意力问题等)和客观错误因素(内、外教学环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足球技能的训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模仿学练"贯通于小学低年级脚内侧运球课堂,实现"热身、提升、调节"三环节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在技能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兴趣低、学练不积极的现象。一方面,在技能教学时,教师往往讲得过多,学生静立的时间过长,会让急于运动的学生感到焦躁;另一方面,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组依次练习时,一人做,多人看,学生等候的时间过长,也容易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何改进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练的热情?体育  相似文献   

11.
<正>一、借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技能学练积极性消极表现:在技能学练中,一部分学生出现不知道怎么做或做什么的情况,总是独来独往,没有目标。产生原因:学生的理解能力差,体育运动认知水平差,对技能练习目标不明确。解决策略: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前制作课件或微课,图文结合,用简单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前精心设计实施分层教学,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很重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和技能基础上,做好分层教学的预设。在深入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经过精心细致的前期准备,分层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跨越式跳高》一课,教师预设为:集体学练分解动作,初步掌握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学生练习完整动作达到一定次数后,再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将其分  相似文献   

13.
<正>学者将分层教学定义为:"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师认识分层教学,必须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分层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助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体育技能知识有了"附着点",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凝练了体育课堂教学情境"五锦囊",将其融入体育课堂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一、创设"动物模仿"情境,教学辅助提兴趣通过创设"动物模仿"情境进行教学辅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进行模仿体会,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演欲,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达成。如,模仿青蛙跳荷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前预设,早谋划,避免手足无措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纠正学生错误时,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纠错时习惯地将课停下来,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等,还有的因课前准备不足,对学生犯的错误分析不到位,抓不住重点,纠错时手足无措。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技能经验,对课堂中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水平一目标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指出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本文围绕实施意义、教学目标、内容和效果等设计了以“森林运动会”为主题的18课时移动性技能单元教学方案。同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优化了单元课时顺序,实现了集零为整的结构化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促成学生健康行为和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借助灵敏、速度发展敏感期,进一步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带来的乐趣。最终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体育思维,助力学生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探索”的模式新授课课时重点对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情景(不先给结论),启发、引导、定向、点拨、示范、评价。对学生:质疑问题(感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体验)→解决问题(内化、得出结论)→运用问题(正确练习、升华)→分层递进发展。对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发现式的学练体验、自评→体验进步幅度;对学生群体:小组合作、讨论式的学练交流、互评→形成正确动作及要领、练习方法。对师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对学生探索问题进行启发指导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对问题的探索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这里的…  相似文献   

18.
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所有学生的网球技术有所提高、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终生体育的意识得到启蒙和培养,并努力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并不被网球运动的难度所吓倒,是我面临并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他们原有的基础,进行分组:分别分为(1)技能组、(2)技术组、(3)基础组。然后在每一节网球教学课上,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流,同一基础和水平的同学站在一起为一个练习小组。不同的小组不同的练习内容,练习的强度、密度也各不相同,尝试网球课的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技能学练的同时发展体能,而不是单纯地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体育课上成单一的训练课、体能课,该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本研究结合所学技能项目特征,积极融入、协同和发展学生专项体能,探索实施专项体能融入技能学练全过程,旨在实现体能和技能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朱杭锋 《体育教学》2013,33(7):30-32
体育课堂中出现了"课课练"等看似热闹有序的场景,但学生更多的只是按部就班机械性地练习着。为何简单的技术动作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却是那么的艰难,教师不断地言传身教学生练习的满头大汗就是学不会,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实现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的时代要求,是我们大家所关注的。如何避免"技能教学蜻蜓点水,学而不会"的现象,让课堂更富有内涵及智慧的生成,实现课堂师生真正的互动和智慧的交流,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