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勣  李芳 《编辑学报》2018,30(2):111-115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 类项目支持创办一批能够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填补中国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一期(2013—2015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内外专业学科领域显示出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入选期刊办刊进展的梳理,总结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以及实践经验.为二期(2016—2018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以及更大范围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研究了成渝“双一流”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的匹配性。以9所成渝“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和ESI学科及其主办的59种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期刊数量与学科数量的匹配性、期刊归属学科与高校学科的匹配性以及期刊被数据库收录情况与学科的匹配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双一流”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数量与学科数量匹配性较好,中文专业类期刊数量与学科数量匹配性较弱,英文科技期刊数量与学科数量匹配性较弱;在此基础上,对成渝“双一流”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的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入选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本文以入选期刊为样本,研究"卓越计划"对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学科方向的布局特点、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分析"卓越计划"入选期刊的学科分布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之间的匹配度.研究发现,两者匹配度较高,"卓越计划"的优先建设领域大多也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投入较高的学科.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作用不可或缺,一流学科建设必将助推"卓越计划"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芙蓉  赵勇 《编辑学报》2020,32(2):216-218
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密切相关,高校专业科技期刊更与高校专业建设共生共荣。作为高校烹饪专业期刊,扬州大学《美食研究》伴随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起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烹饪专业期刊在树立扬州大学烹饪专业的品牌知名度、引领烹饪专业学科建设、充实烹饪专业教学科研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专业科技期刊与专业学科协同发展,为烹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添薪加火。未来高校专业期刊在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一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期刊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回顾国外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发展路径,在分析比较我国现有科技期刊集群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专业性学科刊群是当前我国刊群建设的核心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专业性学科刊群的建设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提出发挥优秀期刊的品牌效应,基于现有集群进行品牌扩张和强强联合,以集群平台项目的建设为纽带推动刊群的建设,由期刊出版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等专业性学科刊群的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科技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以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炭领域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当前刊群建设的主要进展:设立了期刊出版部、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和新媒体事业部;推动建设了行业第一个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主要建设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实施“煤炭精品期刊建设工程”,增强行业期刊凝聚力;加大“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新刊吸纳力度,扩大刊群规模;加大“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创新力度,推动期刊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打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集群运营模式,以期建立起一套与“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发展相适应的集群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杨旺平 《编辑学报》2018,30(4):401-403
全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出版实践中。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为例,探索了科技期刊基于全媒体技术发展的多种出版模式:“网”模式、“移动”模式和“刊”延伸模式。实践证明,多方位的出版模式可以推动期刊的多元发展,增加期刊的影响力。指出科技期刊多样化出版模式必须遵循“多样联动、以刊为主、内容为王”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黄延红  严谨  彭斌  朱作言 《编辑学报》2019,31(6):638-640
如何加快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为“两刊”)为例,从优化期刊布局、推动学部平台办刊、发挥专家办刊作用、提升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介绍“两刊”的改革举措与发展实践,并从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4个方面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世界一流期刊建设,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了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并于2019年发布了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分级目录在促进期刊不断提升质量的同时,也加剧了非T1级期刊的稿件分流和外流。本文以此次分级目录中列入T2级的《针刺研究》办刊实践为例,探索小众类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出了在引领针灸学科发展、争创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下,不忘初心,坚守引领创新之路;不纠结,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另辟蹊径,闯文化自信的中文期刊国际化之路等策略。以期为小众类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梯队期刊项目的100个中文刊为样本,统计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的发布情况,结合实例提出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多平台分发策略:将微信作为主发布阵地,同时根据各刊自身特点选择其他合适的平台,使新媒体内容一次生成、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以增加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国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的产生背景、现实意义及整体概况,以数学领域为例,从基本信息、学术影响力、学术传播力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入选我国数学领域高质量期刊目录的期刊现状,发现无论是学术质量还是期刊影响力,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仍存在很大差距,建议通过学会、"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引领汇聚国内外优秀学术成果,加快期刊融合出版扩大学术影响力,中英文期刊各守初心担使命,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九慧 《编辑学报》2006,18(6):471-471
教育部科技司日前公布了“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52种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获精品科技期刊奖,98种期刊获优秀科技期刊奖,100种期刊获特色科技期刊奖。此次评比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评比思路新。首次将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按主办单位分为3个层次(部委属院校、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按期刊专业属性分为6个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卫生类、师范类、体育类)。各期刊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参评,尽可能地保证了评比的公平和公正。二是奖项新。首次设立了“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析2023年度新获批CN号的43种英文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及学科分布,总结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项目的特点,整理2023年度SCI和Scopus数据库新收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信息并统计分析2022年度引证指标情况;结合文献调研和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卓越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的建设、AI技术对期刊的变革影响、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营模式、出版诚信问题的防范与治理等方面简要总结归纳了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集群化是当今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期刊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项目试点单位的刊群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总结试点单位集群化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突破属地管理制度、倾斜支持创办新刊、加强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办刊人才建设政策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判别分析法建立的期刊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抽取《200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收录的期刊方阵的医药卫生类期刊77种,组成研究样本,以期刊方阵“双效”、“双百”、“双奖”、“双高”四个类别的分类为依据,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从目前普遍认可的反映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多项评价指标中筛选出影响作用大的指标,建立一种简化的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郭盛楠  郝洋  韩焱晶 《编辑学报》2021,33(5):571-575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刊刊有责,特色小学科科技期刊如何高质量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3种期刊为例,探讨特色小学科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出寻求差异化发展,摸准学科发展脉搏,灵活实践,守正创新,促进期刊以集群化发展等方式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显示度.作为特色小学科期刊,需要坚守好自己的学术阵地,配合国家整个科技期刊产业布局,在创建世界一流中国科技期刊系统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亢列梅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21,33(3):242-247
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卓越计划的目标,即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然后对照卓越计划入选期刊的建设目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出入选卓越计划期刊应处理好目标与过程、质量与条件、重点与一般、理念与措施、中国与世界5个方面的关系,旨在为卓越计划入选期刊出版者和项目管理者以及其他期刊办刊人提供参考,促进卓越计划顺利实施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基础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梯队中文期刊的特征,思考如何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通过调研期刊网站和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全面了解梯队中文刊发文量、影响力、影响因子、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等情况,分析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因素.调研发现,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入选"卓越计划"的9种药学类期刊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13所高校的药学类(药学和中药学)学科为研究对象,从期刊涵盖范围与学科结构优化、期刊载文量与学科发文需求、期刊学术影响力与学科引领创新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卓越期刊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情况.结果 表明,药学类卓越期刊办刊基础好,二级学科基本覆盖,优势学科得到凸显,近年来载文量不断提高,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前沿学科还需完善,个性化服务有待提升,目前期刊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冲击世界一流的需求.在当前"破五唯"、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各卓越期刊和高校应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期刊为目标,在"卓越计划"实施"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时应瞄准前沿、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吸纳全球优秀稿源,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期刊在全球学术界的学术声誉和公信力,带动刊群整体升级,早日实现期刊和学科协同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入选"卓越计划"的9种药学类期刊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13所高校的药学类(药学和中药学)学科为研究对象,从期刊涵盖范围与学科结构优化、期刊载文量与学科发文需求、期刊学术影响力与学科引领创新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卓越期刊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情况.结果 表明,药学类卓越期刊办刊基础好,二级学科基本覆盖,优势学科得到凸显,近年来载文量不断提高,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前沿学科还需完善,个性化服务有待提升,目前期刊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冲击世界一流的需求.在当前"破五唯"、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各卓越期刊和高校应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期刊为目标,在"卓越计划"实施"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时应瞄准前沿、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吸纳全球优秀稿源,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期刊在全球学术界的学术声誉和公信力,带动刊群整体升级,早日实现期刊和学科协同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