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IP地址空间不足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的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IPv6应运而生,它将以其在IP地址数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改变现代信息生活。  相似文献   

2.
浅析IPv6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IP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迅速增长,IPv4协议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早在90年代初,有关专家就提出用IPv6协议来取代IPv4。IPv5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尤其在IP地址量、安全性、服务质量、移动性等方面,其优势更加明显。采用IPv6的网络将比现有的网络更具扩展性,更安全,并更容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日益严重,支持128位大地址空间的IPv6技术被推上了历史舞台,IPv6技术不但能彻底解决目前日益增大的IP地址需求量问题,而且相比于IPv4技术有着更完善的设计理念和更多的技术实现优势.目前,移动IPv6技术尚不成熟,有很多由于实际的应用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它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IP地址的极度匮乏,被迫大量使用转换地址,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本身的效益及安全。针对这种现状以IPv6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随之提上日程。IPv6的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地址资源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5.
浅释IPv6     
黎慧  唐友刚 《科技广场》2007,(5):251-252
本文主要介绍IPv6的地址格式、地址类型、地址配置,并阐述了IPv6提供的安全技术及IPv4到IPv6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6.
徐利 《大众科技》2008,(9):53-54
IPv6以其丰富的IP地址资源、安全性、网络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替代IPV4的新一代网际协议。由于IPv6协议不能完全兼容IPv4协议,因此IPv4协议向IPv6协议过渡的过程,将利用现有IPv4互连网络资源,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CNGI网络(即下一代互联网)作为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目前的IPV4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7.
IPv6-构筑下一代网络的技术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面临的问题也开始凸现,其中IP地址空间不足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IPv6逐步替代IPv4的步伐已渐行渐近。本文简单介绍IPv6、IPv6的技术应用以及IPv6的商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IPv4地址资源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私有IP地址结合网络地址转换(NAT/PAT)的技术来攻克,但是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网络传输的速度,且安全性等方面也难以得到保障,由此更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使IPv4网络面临各种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IPv6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IPv4协议存在地址空间匮乏、安全性差、不支持QoS等先天缺陷,使IPv4难以承担网络应用的重任。随着Internet的日益膨胀,下一代Internet将启用IPv6协议,从而彻底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IPV6同时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IPv4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如地址空间危机、安全性差和服务质量不高等,IPv6协议是为解决IPv4协议的不足而提出来的。首先介绍了IPv6协议与IPv4协议的区别,然后介绍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IPv4、IPv6 DNS服务器的研究,总结了在IPv4向IPv6过渡时期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重要作用,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域名服务器,能够同时成功解析IPv4、IPv6地址,实现了IPv6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2.
IPv6技术简析     
当前因特网所采用的是TCP/IP协议族。IP是其中的网络层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不久的将来将被IPv6完全取代。文章介绍了IPv6的技术基础、如何从Ipv4向Ipv6过渡和Ipv6的一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IPv4地址资源的紧缺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尽管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上做了多项改进,但是其引入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使用的基于IPv4网络协议下的地址数显得越来越匮乏,因此IETF提出用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IPv6具有诸如海量地址、组播、邻居发现、自动配置等许多新特性。然而,怎样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以及怎样在现有IPv4网络上进行IPv6组网仍然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隧道和地址翻译机制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IPv6技术简析     
当前因特网所采用的是TCP/IP协议族.IP是其中的网络层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不久的将来将被IPv6完全取代.文章介绍了IPv6的技术基础、如何从Ipv4向Ipv6过渡和Ipv6的一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目前解决IP地址短缺的两种方法NAT和IPv6,针对P2P介绍了穿透NAT的方案,将P2P与IPv6相结合是必然趋势,但由干现存大量的IPV4网络的存在,这个过程的实施还是有待时日,所以对于目前基于P2P穿越NAT的研究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IPv4到IPv6过渡的兼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实施势在必行。现行基于IPv4的互联网络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简述了网络IP地址的相关知识:IPv4与IPv6的概念,国内外IP地址分配地现状,国外IP地址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IP地址的发展与规划。本文简述的IP地址知识对网络IP地址的初步认识和理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最新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亿个,拥有IPv6地址21188块/32。全球的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IPv6地址则呈现不算太快的增长。"IPv6"是什么?在互联网普及率超  相似文献   

20.
IPv6面向Internet2的IP协议,介绍了IPv6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探讨了通过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实现由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转换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