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旧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审批权力的下放,全国各地新成立了不少职业技术学院.这些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的。考察这些新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举办高职,又保留中职,高职  相似文献   

2.
齐鲁  张军 《教育与职业》2007,(31):84-85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扬州农业学校,建于1956年.2003年7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晋升为高职学院. 中专校晋升为高职院校是一次飞跃,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新升格高职院校如何实现脱胎换骨、凤凰涅磐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一些中职学校通过“三改一补”新升格为高职院校。随之而来,新的教育形势对这些新升格院校教师劳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高职教师劳动基本特征,对照新升格后高职办学与原来中职办学教师劳动管理冲突分析,指出应该在加强教师心理影响、实行目标激励、提供教师职业发展机会、营造文化价值体认等方面加强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管理。  相似文献   

4.
由中专校升格的省属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高职教育的主力军,由长期从事中职教育提升为从事高职教育后,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F0002-F0002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学校——广西林业学校。2000年招收首批高职学生。2002年8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校。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近两年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上百花齐开,先后与淮海工学院、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技术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和高职校之间的中高职衔接,有序实施"3+3""3+4"分段培养。2 014年,学校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和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招生630人,占学校总招生计划的22.5%,改变了学校原有的以中职为主、高职为辅的办学格局,提升了学校  相似文献   

9.
中东部高职"校-校-企合作"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的人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及东部模具企业通过实现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现了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和相互促进,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在升格后,学生的数量和层次均发生了转变,这给学生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个案,就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建设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新平台,高职学生创业园成为高职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的理想港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迈进,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如何看待这些迅速成长起来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前途和命运呢? 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职业技术学院的景况并不乐观,特别是许多工科中专升格为高职的情况不容乐观。与大学本科院校的学生求学校的景况形成了学校求学生的鲜明对  相似文献   

13.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原常德农业学校、常德卫生学校、常德机电工程学校三所国有公办中专校合并而成的高职学校,在成立之初一直面临着管理观念、管理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矛盾和挑战,发展步伐受到了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19日,"2015年湖南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中青年教师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竞赛设有建筑工程算量及计价、工程测量、建筑制图与构造三个项目,来自全省的13所高职学院的85名选手和7所中职学校的41名选手积极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高职院校有9位教师获一等奖、18位教师获二等奖、24位教师获三等奖。中职学校有7位教师获一等奖、9位教师获二等奖、8位教师获三等奖。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获得竞赛优胜单位。举办这次中青年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是湖南  相似文献   

15.
一、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1997年,我国首批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到2006年底,高职院校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校升格而来,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借用本科院校成熟的做法,但因后勤管理基础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新升格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对开展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认识不足、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缺乏系统性、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理解不够全面、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明确,新升格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今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5所本市高职院校可以自主招收优秀应届中职毕业生,总招生规模250名,比去年增加50名。这些学生可以不经过高考,直接由所在学校推荐,升入高职院校读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改名升格为科技大学,除了能减少创建新学校的教育投资、提升实用专业人才素质、增强技职教育质量、解决专科生盲目升本问题,也能打通技职体系学生的升学通道;同时,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后在生源、教育质量、学校发展定位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台湾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内地高职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校。学校2019年入选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全国前十),是全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产教融合、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学生管理、育人成效、国际影响、服务贡献等多项“50强”学校。  相似文献   

20.
坐在记者面前的宋正富,文质彬彬、内敛含蓄,典型的学者风范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缔造了"西部高职教育典范"的高职学院掌舵人.但事实不容争辩,一部宋正富的创业史就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史——短短几年,这位高职圈里绝对的"新人"率领着一所由三所中专校"撮合"而成的高职学校,不仅完成了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成功转型,而且迅速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良好"学校和重庆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完成了从草根到"示范"的华丽转身. 几经岁月更迭,饱经事业磨砺.挑战面前,是什么赋予了他从容跨越的神奇力量?他的回答简短有力:决策、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