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信票     
清代国家邮政根据不同邮政业务的需要,曾发行过多种邮资票品,其中一种是专门贴在快递邮件上的快信票。快递邮件是选择最快传递方式优先发运的邮件,这类邮  相似文献   

2.
邮政通信是实物传递,是劳力密集型产业,在邮件的接发、处理、转运当中,皆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房舍、车辆、设备。国内干支线邮路,遍及陆、水、空各线,但包裹、印刷品、以及大部分信件,仍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铁路干线和大部分客运列车,挂有邮政车厢。接发邮件,及时分拣,处理邮件,均需进出铁路车站,并需在铁路站区建立相适应的邮件处理枢纽。这个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王辉 《集邮博览》2011,(4):62-62
早期的邮件传递,要经过多次中转,每次中转均要在信封上留下一些邮政戳记或签条,这些邮政戳记和签条记载了邮件的运输、中转情况,是集邮者研究邮路不可多得的信息,然而近50年来实寄封上的中转戳记日趋减少,现在已寥寥无几,随着邮政电子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邮局特许邮资已付邮件是在邮政部门授权许可下由私人印制,且享受邮资折扣,具有邮政特权的免资减资类邮品,它邮寄的一般都是大宗商业信函,载体包括信封、明信片、邮简、信卡等。根据《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第3.1条:"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是:为了传递邮件或其他邮政通讯目的,有政府、地方和私人邮政机构,或由其他正式或被委托或授权的机构发行的、计划发  相似文献   

5.
(1988)邮政字155号《关于严格执行邮政快件处理规格标准和传递时限的通知》再次强调:邮政快件从收寄到投递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都要贯彻一个“严”字,要严格收寄处理。在邮政快件寄递之初,因其给据邮件性质,各局对该类邮件出口环节都设立了严谨的检查程序。  相似文献   

6.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邮政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1、邮政自动化成为现代邮政的重要特征“快捷简便”、“安全高效”、“普遍服务”是现代邮政生存的基本要素,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各国邮政部门一直不惜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进行邮政自动化的技术改造。无论是邮局营业窗口邮件收寄、称重计费、资费打印或盖销,给据邮件的登录、出口邮件的分拣、封发等的处理,还是进口邮件的登录和分拣,都广泛使用电脑、邮资机、盖销机、分拣系统等各种自动化邮政专用设备。我国邮政部门在50年前就组建了一些邮政科研机构,不断开发各种邮政专用设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邮件收寄、分拣封发、搬运装卸、运输投递等方面都配置了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  相似文献   

8.
分拣、封发是邮政通信生产的基本环节,它承上启下,在邮件传递过程中是全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它决定着每一邮件是否按最迅速最合理的路线和方式准确传递出去。国内特快专递业务的特点集中表现在“特”、“专”、“快”三字上。特快专递邮件的分拣封发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基本规定。分拣封发日戳,主要是加盖在“国内  相似文献   

9.
邮件查询,是邮政通信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邮政通信的质量状况和管理水平,是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寄件人查明所寄邮件、包裹、汇款凭证寄达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锡亭 《收藏》2001,(11):61-61
我国邮政部门使用的代封券,又叫代封纸、代封票、重封纸等。它是邮件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未封口、封口破损或者封皮破裂,为了避免内件遗落,邮政工作人员用来代为补封所贴用的一种专用封签票券。这种封签票券,按照邮件处理规则,由邮政部门专门设计、印刷、使用。  相似文献   

11.
何捷 《上海集邮》2000,(12):37-37
从9月1日起,国内各类邮件的传递速度将全面提升。邮政部门这一举措,广受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特快专递     
特快专递邮件业务,英文"Express Mail Service",简称"EMS",是当今各国时效最快的新型邮政业务,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与国内的紧急信函、文件资  相似文献   

13.
邮件袋牌     
邮件袋牌是邮政部门在封发邮件时拴在邮袋上的,标明邮袋内所装邮件的种类和收寄局复寄达局。邮政部门封发的邮件种类较多,邮政袋牌的标志也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4.
印刷品邮件,是一项带有优惠性质的低资费邮政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方便了长期寄递大宗印刷品邮件的企事业单位(如出版机构、有函购业务的书店等部门)。它在邮件上最直观的表示方式有:剪掉邮件的右上角部分,加盖“印刷品”戳记或者在信封明显位置预印“印刷品”字样。还可以申请邮政部门同意,可按标准自行刻制“印刷品”戳记等等。  相似文献   

15.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0,(11):37-40
1911年,英国进行了世界首次航空邮件传递。1918年,美国首先正式开办航空邮政,5月18日《申报》报道了这一消息:“东京电:纽约来电云,纽约至华盛顿之飞机邮政已于十五日开始传递邮件。”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99国际邮政技术设备展览会上。由北京市邮政科研所研制的YJY-99型邮政自助收寄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我国首次推出的邮政自助收寄机。整机由称重、现金收费与找零、邮资签条和邮件收据打印、邮件传输等部分组成。可以完成国内挂号与普通信函、明信片、印刷品,以及国际和港澳台普通信函等邮件的自助收寄。  相似文献   

17.
信函在寄递过程中,加盖在信封上的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办理邮政业务时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点的戳记,是确认邮政部门之间、邮政部门与用户之间权责关系的依据。盖销信封上邮票、邮资图案的邮政日戳邮人习惯称"销票日戳",或称为"销票戳"、"盏销戳","盖销日戳", 它是邮件收寄单位用来盖销贴在邮件上的邮票、邮资图案的,以表示邮资收讫。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邮政初期,海关邮政曾充分利用当时海上轮船运输快捷方便的优势,将北方寄到南方的邮件,以及转口邮件搭载于天津至上海、烟台等航线的商船上。对于这一史实,近年有些邮政史作都称,由德璀琳主持的天津海关利用商船搭载邮件是免费的。比如姜希河总编的《中国邮政简史》在“海关邮政”一节叙述:“海关试办邮政后,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德璀琳与招商局、怡和轮船公司、太古轮船公司商定了免费优先带运海关邮件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有些人把它叫作邮件艺术,也有些人称之为“邮政艺术”或是“通信艺术”。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邮件艺术确实没有人能对它漠不关心。邮件艺术(Mail Art)是一种可选择的邮政通信形式,通过邮政发送一件艺术品:不管是把原件只发给一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封是指20世纪初西藏刚刚出现现代邮政时,通过印度寄出来的实寄封,主要是国内封,是极为罕见的珍品。1897年,大清开办国家邮政,不久清政府责成邮政总办帛黎(T.Piry1850-1918,法国人)筹划在西藏设立邮政之事。当时,帛黎提出:“西藏,现有印度邮差可以帮助中国传递邮件,中国可以不必再支付许多邮政费用来自行开辟邮路。”这种以“印邮代中邮”的主张,当然不会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但是的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