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领会各科课程标准,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交流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云南教育报刊社承办的“走进新课程”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日前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新创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我国各科新课程标准陆续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观念的更新决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教师将面临一系列历史性的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新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必将促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发生质的变化。 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靠广大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两份重要件,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开始的重要标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到广泛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逐渐被看成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关键部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信息技术课程首次确立了技术领域的科目之一的地位,这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深入,课程的改革已经提到重要的教育议程。各中小学根据教育目标。对各科的教材、内容、进度和课时进行试验、研究、编辑和审定。实现课程设置优化组合。笔者认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必将促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我国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出发,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农村课程主要存在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农村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加以阐释,目的是让政府、社会、家庭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我国各科新课程标准陆续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观念的更新决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教师将面临一系列历史性的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新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的出路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作了明确回答。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它的名字就叫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书名可以看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预期,新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进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科学素养。文章根据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现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稳步推进,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正一步步深入人心。然而,这些可喜的变化往往还只是局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课堂之内,基础音乐教育课外教学尤其是中小学课外器乐教学情况并没有太大  相似文献   

13.
杨翠玉 《天津教育》2022,(18):186-188
<正>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背景下,学校都投入了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课程理念,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各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学工作的重点从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转为现在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为什么会举步维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等问题的存在,让在途中的新课程改革出现了举步维艰的情况。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为什么会举步维艰,本文试作探讨。一、新课程改革:关乎利益的重新分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改革都会触动利益的分配问题,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有一位睿智之士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新课程改革成…  相似文献   

15.
进入二十一世纪,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无不把创新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政府也及时地对中小学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社会各界如何看待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甚至成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5年秋季开始已全面推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六大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在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使用新课程能力的同时,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出路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作了明确回答。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它的名字就叫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书名可以看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预期,新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之下,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确实有必要“审视”一下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并从这种“审视”中找出改革与发展的出路。从1949年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教育改革深入 ,课程的改革已经提到重要的教育议程。各中小学根据教育目标 ,对各科的教材、内容、进度和课时进行试验、研究、编辑和审定 ,实现课程设置优化组合。笔者认为 ,中小学课程的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点 :一、发展性 :课程改革的重点发展性是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应有利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 ,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 ,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每一个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必须从新的视角改革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一、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从表层看指向的是课程开发和  相似文献   

20.
建议1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对这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人教网(www.pep.com.cn)课程研究栏目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www.cbe21.com/re-form/)等都有大量相关内容,人教网更有各科新课程、新教材的详实介绍、交流和探讨。建议2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