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乒乓球俱乐部、学校乒乓球兴趣班及训练基地常用的训练方法展开研究,挖掘学员在掌握一定的上下旋进攻能力后比赛能力停滞不前的原因。目的是探究“前三板”技战术的专项训练方法与普通训练方法对水平三小学生比赛能力提高程度差异。研究结果:在水平三学员掌握了基本的上下旋进攻能力后,进行“前三板”技术相关的专项练习,不仅在发球轮和抢攻轮对比对照组优势明显且得分差异显著(P<0.05),在比赛中的平均得分数也非常显著性的提高(P<0.01)。并且通过回归模型构建出学生初步的“前三板”技术间的联系,其“前三板”技术间的模型公式为:比赛中前三板抢攻得分提升数=-1.369+0.534×实验组抢攻提升数+0.575×实验组发球提升数。  相似文献   

2.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进攻型打法仍是主流,除要求运动员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外,还必须能抢先上手,从前三板开始就把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可见,前三板技术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且把它作为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手段加以强化训练。一、掌握前三板技术的意义我国的快攻打法能统领世界乒坛数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发球和发球抢攻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队在第37届世界锦标赛时前三板的得分率为61.2%,在此届比赛中取得6项冠军;在第4()届世乒赛上,瑞典队的前三板得分率为592%,中国队是49.6%,中国队在比赛…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左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前三板击球线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旨在揭示左手运动员击球线路的普遍共性,为技战术多元化发展与创新提供借鉴,也为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以及在实战中如何摆脱线路依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修改,赛制的改变,球体变大,速度减慢,旋转减弱,相持球在比赛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如何处理好前三板,抢先上手,提高主动相持的击球质量,加强击球落点、节奏的控制,建立相持球攻防快速转换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主动,技术全面,更快.更凶,更狠是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流。女子技术男性化是一个符合乒乓球运动规律的趋势。女运动员在训练中只有树立积极主动的意识;结合新赛制特点.加强“前三板”的训练:提高正手连续进攻能力:加强训练中的对抗性,才能跟上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琳是中国直拍打法中非常优秀的一名运动员,他的前三板技术突出、技战术应用多变、灵活,他属于世界超一流行列的乒乓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王卿 《华章》2012,(2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发球是乒乓球项目中具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具有隐蔽性、主动性和突然性,是占据比赛主动的重要开端。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第一板球,会影响整个比赛的局面。发球好,在比赛中就会占得先机,乒乓球作为竞技体育中极为注重技巧的运动项目,研究发球技术对取得比赛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静涛 《考试周刊》2011,(21):139-140
文章从乒乓球发展史、技术风格、比赛规则和乒乓精神四个角度,探讨业余爱好者如何从专业角度欣赏乒乓球比赛的问题,以使更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更深刻地理解、欣赏乒乓球比赛并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竞技乒乓球的性质特征、教练员认识、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现状来探析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现阶段领先世界的原因。由竞技乒乓球的发展历程来解析该项目的性质、特征;通过对教练员的解读来理解他们的指导思想;依据王皓近几年大赛中与对手的比赛录像发现,2、3板在乒乓球比赛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第2板技术变得更加先进、有攻击性。乒乓球技术新、高、难的发展,以及比赛相持能力的提高都将是未来乒乓球比赛致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学校组织乒乓球赛,拉拉、果果和康康表现突出,他们三人都获得了一枚奖牌。 其中一人获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  相似文献   

12.
对乒乓球击球时间与拍形变化进行研究,能使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击球时间段,通过拍形变化的调整,来完成回击球的技术动作。不同击球时间能产生比赛快慢节奏上的变化;拍形变化的调整能打出不同性质的旋转球,从而争取比赛的主动。  相似文献   

13.
试析采用大树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式通过大球议案,并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改用大球。本探讨了大球与小球的不同,它对技战术的影响,对我国乒乓球王国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教育所遵循的生存、发展、享受三个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在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价值追问上,过多地注重于对外在技能价值的追求,对人本位的教育价值关注度还有所缺失.进一步研究和发掘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人本价值.旨在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培养完善的人格,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亮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102-10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90名三个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攻防成功率与感知觉因素相关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对乒乓球运动员发展专项速度训练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近几年乒乓球运动科学训练的成果,从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原则、技术战术、身体训练等角度来探讨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发展乒乓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积极进攻,取得主动,实现突击,进而取胜。因此,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速度,才能在现代乒乓球快速打法中占据上风。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在训练过程中的总结和体会,对训练中如何贯彻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乒乓球运动员提高成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乒乓球的起源、国际乒联的形成、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历程。同时,勾勒出我国乒乓运动成为国球运动的轮廓.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同质搭配和异质搭配练习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培养兴趣,充分发挥个性,扩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体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