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动作的连贯性、完整性上.从整体上讲,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在最后几步身体内顿,对起跳和顺利过杆都有良好的作用,屈腿摆又为发挥跑跳之间紧密衔接创造了条件,杆上的伸背、伸髋与起跳时送髋一致,又加强了起跳和空中动作的连续,所有这些正是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所在.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多采用以分解技术为主的教学法,偏重单个技术动作的学习,选用练习手段多是静止或有支撑情况下进行的,恰恰舍弃了背越式跳高的优点,破坏了技术的完整性,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研究了有关资料,采用以完整练习…  相似文献   

2.
程勇  付克涛 《考试周刊》2008,(24):180-181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现阶段有关"错误及原因"的研究水平整体有待提高:助跑阶段内倾不够是最主要的错误,同时也是引起后续错误的主要原因:起跳阶段最主要的常见错误是"倒杆",而"倒杆"动作又是由助跑、起跳的其他的一系列错误动作导致的;杆上没有形成很好的挺髋动作是过杆阶段的常见错误,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采用积极放腿"挺髋"技术较好.落地阶段错误较少是由其整体技术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时,过杆技术要求要助跑起跳后,背对横杆,迅速挂膝挺髋,收腹举腿,肩背着垫.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进行分析,阐释了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是否做到位,将影响到跳高的效果,揭示了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跳高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海棉跳高垫已进入普通学校,这给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笔者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摸索出点滴经验,现提出现同仁商讨。 主要技术动作的结构分析。助跑:直线加速沿内侧跑,步点要踏准,节奏要踩好。起跳:沿弧线放脚送髋要积极,提膝内扣臂腿要配合。直体蹬伸背对跳起要垂直用力,离地瞬间支撑反作用力应通过垂直重心的正上方。过杆:直角倒体挺髋挂膝,即应做到已过杆的上体下潜,应潜肩而不是抬肩,未过杆的两腿挂膝下垂,不要平伸和上举。离杆着垫:落腰举腿、腰背着垫后翻。 认识教…  相似文献   

6.
在背跃式跳高中头部技术动作对此项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结合背跃式跳高技术,阐述头部动作在背跃式跳高中的作用,有助于初学者更好掌握头部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今,在世界田径赛场上,跨越式、俯卧式等各种跳高动作早已被背越式跳高取代,人们公认的最科学的跳高动作——背越式已独领风骚。在我市的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跳高项目中夺取前三名的选手均采用背越式跳高动作。这足以说明小学教材中的跨越式跳高动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建议采用更科学的方法,从小抓起,循序渐进,用三、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先进的跳高动作。  相似文献   

8.
下蹲式抓举技术动作的力学原理与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力学和解剖学的角度对下蹲式抓举技术动作进行分析,阐明抓举技术动作的一般原理和内在规律,从而得出改进技术动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力学和解剖学的角度对下蹲式抓举技术动作进行分析,阐明抓举技术动作的一般原理和内在规律,从而得出改进技术动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跳高的起跳动作,通过使用Qualisys光学动作分析捕捉系统,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跳高专项学生在起跳中存在着问题,以及研究心理因素对起跳蹬力的影响从而讨论其对跳高成绩的影响。目的:研究跳高起跳阶段中起跳腿力学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跳高中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研究跳高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跳高成绩的影响。结果:(1)起跳过程中蹬力最大时,膝关节的位置在149.9±7.7°。(2)跳高专项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的技术动作与国内优秀运动员之间的比较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在髋关节与踝关节。(3)从不同的心理暗示的影响来看,适当的目标激励对与运动员的成绩的提高是有利的。意义:找出跳高起跳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对跳高成绩的影响,希望能为我国跳高项目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走步式跳远动作的第一步是腾空步的一种新观点。通过对两步半走步式跳远与蹲踞式跳远的比较可见,两步半走步式跳远只比蹲距式跳远在空中多走了一步,走步式跳远教学的重点也就在这“多一步”之中,其教学难点则在于与起跳腿相向运动的摆动腿由体前下放后摆至体后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训练中,由于跳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动作,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和训练背跃式跳高技术过程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提出纠正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有效改进技术,提高学生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 ,由于跳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动作 .本文就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是以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田径运动项目。是技术、速度、力量综合于一体的展现学生勇敢、自信、沉着、灵敏品质的运动项目。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重点应放在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技术环节上,利用教学中采用分段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套动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少儿体校跳高30名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调查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法讨论了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提出了对背越式跳高训练,比赛产生错误动作原因的一些认识以及训练方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关键技术,其任务是迅速地改变人体运动方向,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腾空角度,并为过杆动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按照动作的结构,可把起跳动作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蹬伸三个阶段。一、起跳腿的着地阶段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人体重心移过垂直部位后,起跳脚迅速迈向起跳点。此时要依靠摆动腿的有力蹬伸,保持身体内倾姿势向前送髋,使起跳腿一侧的髋超越摆动腿一  相似文献   

17.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动作,又叫做踏跳。跳远时运动员经助跑后,由固定在沙坑直道上的跳板踏跳;而跳高时沙坑边没有固定的跳板,横杆前的地面均可以踏跳。无论跳远和跳高,踏跳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助跑动作的延续,腾空动作的开始,运动员除了需要确定好起跳腿与摆动腿,以及踏正步点外,动作本身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迅速蹬直起跳腿是关键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求摆臂、摆腿与蹬地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分析及纠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由于跳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动作,本文就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西勇 《考试周刊》2008,(20):158-159
背越式跳高在学校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大高校体育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但是由于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动作速度快,节奏快,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而这些错误动作如不能及时地加以纠正,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上课质量.本文旨在为纠正背越式跳高的错误动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倒杆”错误动作,从运动技术和生物力学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使学生树立清晰、准确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用力技术;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富有实效的教学手段予以改进和提高,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掌握和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